简介:高工咨询旗下关注燃料电池及上下游产业链资讯及研究报告发布平台
高工氢燃料电池
继丰田Mirai、现代Nexo、本田CR-V e:FCEV、长安深蓝SL03氢电版等车型后,以宝马、奔驰等为代表的更多的车企于近期公布了其氢车车型量产计划:宝马2028年量产氢燃料电池车3月14日,宝马集团宣布其2024年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查看全文
目前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脚步放缓,但并没有完全陷入困境。依旧有一部分国内外企业选择在燃料电池电堆/系统与供应链技术上孜孜不倦地“攻坚克难”,不断推进产品的更新迭代,带动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下游应用发展进程。...查看全文
在四年示范城市群政策的收官之年,行业迎来新的变局。继京津冀、上海、广东等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后,山西吕梁、河南济源、濮阳、河北沧州、新疆哈密、辽宁大连等六城近期先后传来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消息。...查看全文
当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陷入低迷之际,来自各地区的补贴政策开始出手了。...查看全文
质子汽车正以氢能重卡“黑马”之势,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今年3月18日,在秦创原氢能产业创新聚集区重点项目投用暨产业链协同发展签约仪式上,质子汽车100辆氢能重卡正式签约,未来将针对商洛至西安区域高速场景开展运营,拓展氢能重卡在长途物流运...查看全文
最新消息显示,目前国家电投旗下氢动科技在全国终端应用环节累计推广氢能大巴、氢能重卡、氢能轻卡、氢能环卫等车型千余辆,纯氢行驶里程突破4000万公里!...查看全文
2025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全年的行业走势会怎样,从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通常可窥探一二。本文重点介绍第一季度燃料电池车辆的交付投运情况,从这个角度向业界呈现当下行业发展之特点及背后原因。...查看全文
以动力电池的驱动方式划分,新能源汽车有两个主要的赛道:以锂电池驱动的动力方案,广泛用于乘用车和客运商用车;以氢燃烧电池发电驱动的方案,正在加速应用于商用车和船舶等行业。...查看全文
多家燃料电池车企宣布破产倒闭,燃料电池企业“卖身”求存或改变战略,全球范围内氢能投资收紧,每一个信号都在暗示:这场洗牌,比预想中来得更猛烈。...查看全文
在氢能汽车的成本构成中,车载供氢系统是占比在15-25%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车全链大降本的背景下,原来降本缓慢的车载供氢系统也“松动”了,2024年市场价格较前一年下降了30%左右!具体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车载供氢系统价格走低?下一步是否还会再...查看全文
谈起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潍柴动力”),燃料电池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这家头部燃料电池企业配套燃料电池汽车的上牌量在2024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查看全文
国际氢能巨头企业的战略调整或最新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风向。近来,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有深入布局的现代汽车、博世、道达尔能源、丰田、Bloom Energy、庄信万丰、Plug Power、法液空以及宝马在氢能业务布局...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交强险口径),2024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氢车”)上牌销量为7075辆,同比下滑5.4%。...查看全文
还未等到氢车崛起的春暖花开,全球氢车厂商在近期接连传来倒闭风波。半年内6家氢车厂宣布破产、濒临倒闭当地时间2月19日,美国新能源卡车制造商Nikola在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称将探索出售资产。...查看全文
相对于2024年国内氢能汽车发展不及预期的整体势头,氢能环卫车作为代表性车型之一却快速起量、异军突起。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交强险口径),2024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氢车”)上牌销量为7075...查看全文
当前的燃料电池汽车就像个孩子,正处在临近商业化的关口,扶持政策是母乳,这口奶需要及时跟上。2025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收官之年,接档政策在哪里?...查看全文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运营平台——渝鸿创能,在推动成渝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上再落新棋!1月23日,新春临近,在华夏大地即将迎来跨年这一盛大节庆的喜悦时刻,“川渝氢航氢航未来”成都青白江氢能车辆交付暨首发仪式在成都国际铁路港隆重举办。...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交强险口径),2024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以下简称“氢车”)上牌销量为7075辆,同比下滑5.4%,不及行业预期。从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来看,2024年国内氢车系统装机量超817MW...查看全文
飞驰科技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领头羊”企业,目前示范运营约3600辆,遍布华南、华北、环渤海、西北等地区,总安全行驶里程约1.8亿公里;其中氢能重卡数量超1600辆,运行里程超6000万公里,对我国氢能重卡乃至整个产业发展都有着卓越贡献。...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交强险口径),2024年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销量合计达到7069辆(不含乘用车,下同),同比小幅下滑1.5%,结束三连涨势头。2024年1-11月,国内燃料电池商用车累计销量6366...查看全文
纵观近年国内燃料电池电堆发展,自2023年单堆功率实现300kW的跨越后,长时间都鲜见新品公布,主因在于业界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产品耐久性及寿命上,而且单堆功率再做大,会遇到很多棘手的技术难题。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2024年下半年清能股份推出40...查看全文
1月6日,河南省政府官网发布了《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25年1月25日至2025年12月31日,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氢能货车免收通行费,对通行河南省收费公路的电动货车实行7折通行费优惠。河南省打响了...查看全文
作为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化推广的主力,氢能重卡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氢能重卡产品进步很大,尤其是续航方面,康明斯、奔驰、金龙、中国重汽等多家车企的氢能重卡续航超过1000公里。康明斯氢能重卡更是以2906公里创纪录的单程续航创造新的吉尼斯世...查看全文
临近十一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早已入秋,然而这个秋天对韩国现代集团来说却不见得是个“黄金”季节。近日,现代汽车北美公司宣布召回1568辆氢车,可谓遇上了“多事之秋”。它将如何应对?...查看全文
低温冷启动是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季运行(尤其是北方冬季)的一大挑战。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性能好坏与膜电极、电堆性能、系统结构息息相关,如何使所有环节都能在低温情况下达到最优匹配,是提升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技术水平的关键。当前国内燃料电池冷启动技术发...查看全文
供氢问题一直是制约国内多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运行重要问题。2023年国内氢气供应中心的建设数量与速度是否有所提升?本文根据公开信息,对全年供氢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梳理。截至今年12月下旬,中石化在全国已先后建成11个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推动...查看全文
近期,国内推进“氢能高速”建设又释放出强烈信号。12月1日,《共建中国氢能高速行动倡议》发布;种种迹象来看,加快氢能高速网络建设,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步入新阶段已是大势所趋。...查看全文
当前燃料电池技术进步显著,但是在商业化推广上仍面对诸多困难。“根本的原因在于燃料电池产业整体成本太高,燃料电池汽车很贵,氢气价格很高,加氢站少致使加氢也很不便利。”三一氢能科技总经理宛朝辉博士在2023高工氢电年会上表示。...查看全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被认为是电动车的终极主力电源,目前提高耐久性、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及发展加氢站是氢能利用的主要努力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院士在2023高工氢电年会开幕...查看全文
近期,广汽集团、奇瑞商用车、东风汽车、凯傲集团、飞驰汽车、一汽解放、启辰、长安汽车、北汽福田、长城汽车等10家主机厂发布新进展,正加快布局氢车及核心部件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氢能汽车的发展比想象中更快。...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2023年1-9月,国内累计上牌销量达到4060辆,同比增长56.8%,但距离全年氢车推广目标尚有不小距离。时间来到第四季度,氢车陆续交付投放,开启冲量模式,预计全年氢车上牌销量在6...查看全文
11月5-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进博会如同一个窗口,让世界来到中国,也让中国看到世界。众多海内外企业也带来了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最新成果,纷纷展出最新氢能产品和解决方案。1、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宝马iX5氢燃料电池车今...查看全文
燃料电池性能的发挥除了取决于电堆等核心部件的品质,高效的控制方案也是燃料电池系统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当前不少企业正在采用多合一控制器,助力燃料电池系统进一步降本增效。...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合计达到4060辆,同比增长56.8%。从上牌车辆燃料电池系统装机功率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系统装机量达到394.6MW,同比增长60.4%,平...查看全文
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除开展城市群示范外,还可进一步构建跨区域联通的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线,以重大示范工程建设加速燃料电池商用车跨区域推广应用。...查看全文
随着国内燃料电池企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燃料电池产品的制造成本正在大幅降低。其中,不少企业正在研发燃料电池自增湿技术,进一步降低材料成本和运行成本。采用自增湿设计提升了燃料电池堆系统的紧凑性,降低了辅助系统成本,被认为是燃料电池发动机未来的发...查看全文
现代汽车在多年战略规划与产品积累下,实现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零的突破。中国燃料电池行业“大鲶鱼”来了!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显示,今年9月,现代汽车实现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上牌销量零的突破。该车是4....查看全文
从规模化应用角度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尚未大规模普及。在燃料电池汽车扩大推广的制约因素中,经济性是当前急需突破的一个问题。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涉及车辆购置成本和燃料使用成本两方面。随着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提升,燃料电池购置成本越来越低。...查看全文
当前氢能重卡是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主力车型,在全国各地区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众多国内企业在持续投入研发的同时,订单招标、签约项目、示范运营等方面喜讯不断。以下是近期国内氢能重卡主要事件:1....查看全文
加氢站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氢站网络的建设速度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和商业化。作为投资大、周期长的氢能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今年1月至今,全国多个省市都通过出台针对性政策加速加氢站建设,政策涵盖发...查看全文
根据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燃料电池汽车数据库》,2023年1-8月,国内累计上牌销量达到3752辆,同比大涨82%。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在“双碳”战略的持续推动和各地氢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发展速度加快。...查看全文
受清洁运输的环保政策压力,国内北方多地化工能源类企业基于低成本氢源优势,宣布在厂区内短途倒运中投入使用氢能重卡,形成了“场景-车辆-保障(加氢)”的闭环。这会是国内氢能重卡走向规模化商用的一个开端信号吗?氢能汽车的商业模式没有跑通,是氢能汽...查看全文
随着各地氢能产业规划政策相继落地,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投运开始进入放量阶段。...查看全文
碳纤维除了用于汽车产业的同时,也可以用于军工、航天等领域,因此被称为“黑色黄金”。储氢瓶用碳纤维多采用T700及以上的高端碳纤维,占据车用储氢瓶大部分成本。此前高性能碳纤维技术一直掌握在以东丽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手中,并在2020年末对中国进行...查看全文
自2022年以来,众多燃料电池企业陆续推出了200kW以上的大功率产品,但是这些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却鲜有装车的消息传出。近日,高工氢电从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了解到,200kW以上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验证接近成熟,有望在今年年底前陆续装车试验。...查看全文
今年工信部停止发布推荐目录,为切实解决新能源小汽车车辆登记上牌问题,多地政府决定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作为新能源小汽车认定标准。...查看全文
近年来,国内燃料电池正加快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功率跃升带来的散热问题也越发突出。在相同的车辆运行条件下,燃料电池汽车对散热要求比传统车和纯电动汽车更高,燃料电池系统的散热量相比传统发动机高出30%左右。风扇作为重要的散热部件之一,传统的低压风...查看全文
重卡先行的燃料电池突围路线已经形成。翻开近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数据(交强险口径),氢能重卡的交强险上牌销量从2021年的777辆(占当年总销量比例为41%)上升到2022年的2465辆(占当年总销量比例为49%),销量大涨215%,大幅跑赢新...查看全文
70MPa储氢技术有利于提升氢车的续航能力和经济性。随着国内氢车对70MPa储氢需求的提升,车载储氢系统企业、加氢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及配套装备企业纷纷针对性地推出配套产品,联合助力行业加速发展。当前国内70MPa储氢技术各环节的具体进展如...查看全文
氢能源汽车清洁零碳排、长续航等特质引发人类对未来汽车的无限想象。随着全球 “碳本位”时代的到来,氢能源汽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车企对氢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截至目前,全球八成头部车企凭借强大的资源实力和产业协同能力已卡位氢车赛道,...查看全文
今年以来,关于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的话题探讨持续升温。10月25日,恒运集团与HTWO广州、文远知行签订氢能无人驾驶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氢能汽车示范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查看全文
车载储氢系统重要部件减压阀国产化“起风”。减压阀是车载储氢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之一,有密封气瓶、防止泄漏、有效控制氢气正常导通和启闭的作用,是守护燃料电池汽车安全的重要一环。...查看全文
东风集团踏上回归A股的IPO之路,同时在氢燃料电池领域踩下快进“油门”。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日前发布创业板上市审核信息: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集团”)登陆创业板的IPO申请已获得受理。招股说明书显示,东风集团此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