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哪些基本的汽车知识?自从购置了电动汽车,我的出行变得极为便捷,同时还收获了丰富的知识。热泵空调也是有了电车后才了解的。我的极狐 T5,它配备了热泵空调,所以我有下功夫去研究一番。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成果。 热泵空调是电动汽车专属的配置。传统燃油车制热无需单独能源,依靠发动机运转产生的热量,经由传导机制,再通过鼓风机带入车厢就行。然而,电动汽车没有这种多余的热量可供利用,所以必须配备专门的热量生产单元,消耗的自然是电能。 空调热泵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通过液气转换来实现热量的转换。在此先给您科普一下:液态变为气态时会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则会放热。 当下,电动汽车主流的热量产生有两种组合方式。其一,是 PTC 和传统空调的组合,PTC 依靠电阻丝加热来产生热量,而后由空调系统传至车厢。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但其缺点是耗电量较大。其二,是 PTC 和热泵空调的组合,当外界热量充足时,热泵空调单独工作;当外界热量不足时,PTC 和热泵空调共同运行。采用这种组合的车辆,制热速度通常较快。 可能有人会质疑,既然要开空调制热,外界哪还有热量可供转换?实际上,我们所谈论的冷暖是相对于人体感受而言的。哪怕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相比绝对零度仍要高出许多,所以空气中是存在热量的。只是温度越低,空气中的热量就越少,可供热泵交换的热量也随之减少,制热速度就会变慢。此时,PTC 同时加热就能提升制热速度,确保车内迅速温暖舒适。 据调查统计,PTC 的热转换效率为:1kw 电能约等于 1kw 热能;而热泵空调的热转换效率为:1kw 电能约等于 2.5 至 5kw 热能。通过这个数据,我也理解了刚提 T5 时为何开空调会导致里程大幅缩水,因为当时只是 PTC 在加热。 24 年 1 月份刚提车那会儿,天气正寒冷。每次开空调都会纠结,不开手冷,开了又心冷。如今回想起来,真是感慨没文化太可怕。于是没事就对着那些参数加以研究,究竟都是些啥,可别浪费了其功能。
#聊聊自动辅助驾驶该如何使用?自从购入 T5 之后,我才开始接触辅助驾驶功能。犹记得首次使用辅助驾驶时,紧张得手心冒汗,那种感觉几乎能与刚拿到驾照时相媲美。经过几次磨合,我逐渐适应。先来瞧瞧我的使用频率。 虽说我的使用频率颇高,然而我的使用场景大多是在车流量稀少的高速路段,那种体验简直太棒了。城市的快速路偶尔也会使用,但车流量大、路口复杂的道路我从来不用。 T5 的辅助驾驶属于 L2 级别,具备自适应循环和拨杆变道功能。全速自适应循环,通俗来讲,就是定速巡航、智能跟车与车道保持的结合。拨杆变道功能则是通过拨动转向拨杆就能实现变换车道,无需主动操控方向盘。这周还有个新发现,它能够识别车道线是实线还是虚线,实线状态下拨动拨杆也不会变道。 不使用辅助驾驶时,全程需精神高度集中,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丝毫不敢疏忽,行驶 200 公里就必须停车休息,精神极度疲惫。自从使用辅助驾驶后,轻松了许多,只需投入少量精力关注即可。不过双手要始终握紧方向盘,随时准备接管,要时刻牢记车机只是辅助,司机才是第一责任人。 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在超车时存在主动避让功能,会适当远离被超车一侧,尤其在超大车时很有安全感。当车辆密集时,会有车辆频繁变道、超车,T5 设定的安全距离较远,经常会被加塞,这十分考验心态。还有,在陌生道路行驶时,一定要留意车道线是否缺失,一旦发现车道线丢失,必须第一时间接管。 前段时间,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四部门有序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通知,中国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门正有序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并研究确定了 9 个进入试点的联合体。其中,极狐也在列,难道自动驾驶时代即将来临?
#工信部征求意见禁止汽车单踏板模式前段时间,工信部发表了一份有关乘用车制动系统的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其中第 5.2.18 f)条提到:对于 A 型及同时具备 A 型和 B 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位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所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得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翻译过来就是:电动车松开电门实现的制动效果,并把车刹停。倘若征求意见获得通过,就无法刹停了,若要刹停就必须老老实实踩刹车踏板。 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的意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人举双手赞成,觉得单踏板模式属于反人类设计。也有一部分单踏板的忠实粉表示不服,声称:“你取消了,我还怎么开车呀?”为何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对立现象呢?按照我的认知来解释一下: 先说赞成取消单踏板模式的。这主要是出于行车安全与舒适性方面的考量。原因之一,在未采用单踏板模式之前,驾驶习惯是右脚要么在加速(电门/油门)踏板上,要么在刹车踏板上,时刻做好踩下刹车的准备。然而,使用单踏板模式后,右脚只能在加速踏板上,如此一来,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就容易误把加速踏板当成刹车,结果是越“刹”越快,最终酿成悲剧。还有一个原因是,当采用单踏板模式时,稍微松开加速踏板,就会产生减速效果,相当于轻踩刹车。由于电车提速快,便会出现频繁加减速的过程,致使其他乘客产生晕车的感觉,不过对司机影响不大(因为司机自己提前有预料)。这便是很多人乘坐电车容易晕车的缘由。这部分人认为这是反人类设计,坚决支持禁止使用。 还有一部分人则持完全反对的意见。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单踏板模式的甜头,一旦习惯就难以回归传统模式。原因之一,单踏板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电能回收,提高续航里程是比较关键的因素,省钱倒是次要的。就我个人的两次行程而言,电能回收差异明显。原因之二,真的可以一脚到底了,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基本不用踩刹车,一个“爽”字了得,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踩刹车的次数减少了,刹车片的磨损也就少了,有车友表示使用单踏板模式后,终身都不用更换刹车片了。这些人也并非单纯为了偷懒,在他们看来,误把电门当刹车的情况属于个人能力问题,自己完全能够避免。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顺便表明一下身份,我是典型的迷恋单踏板模式的那类人。您是支持取消单踏板模式还是反对呢?欢迎交流讨论。
#用车心得体验过 T5 的车友都清楚,T5 的座椅配置还是挺有料的,智能化程度也比较高。那么,如何正确开启并使用其功能呢? 首先,座椅的乘坐感受相当舒适,触感柔软,对腿部的支撑恰到好处,毕竟咱并非拥有 185 的身高。一键小憩模式令人称赞,若能再搭配...查看全文
#众测主题赛我们时常会被问到:“你贴车衣了没?”我的极狐 T5 是今年 1 月份提的车,颜色是海岩灰。在此,仅以 20 万以内车主的身份,来谈谈我的看法。 不可否认,隐形车衣的确具有一些显著优势。它能够有效地守护车漆,避免日常行车中一些轻微刮擦对车漆造成损害,让我们的爱车始终保持光鲜亮丽的外观。而且车衣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抵御酸雨、鸟粪等腐蚀性物质的侵害,为车漆增添了一道额外的防护屏障。 然而,对于 20 万以内的车去贴隐形车衣,也有一些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从成本方面来说,车衣本身的费用加上施工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能会达到好几千元甚至更多。对于这个价位段的车辆而言,这可能会让一部分人觉得不太划算。同时,车衣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择了质量不佳的车衣,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发黄、起泡等问题,这不但会影响车辆美观,后续处理起来也会相当麻烦。 再者,虽说车衣对车漆有保护作用,但它并非万能。在一些较为严重的碰撞事故中,车衣或许也无法完全阻止车漆受损。并且车衣同样有使用寿命,到了一定时间就可能需要进行更换,这又会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 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 20 万以内的车主往往更注重车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他们可能会觉得把这笔钱用于其他车辆保养项目或提升车辆性能方面会更有意义。当然,如果个人对车漆的保护极其重视,且有足够的预算,那么去贴隐形车衣也无可厚非。 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的海岩灰,在选车时第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颜色,它给人一种低调却又不失个性的感觉,尤其是在阳光下会呈现出微微的金属光泽,让整车看上去更加时尚、大气。我非常喜欢这个车漆颜色,所以我的车没有贴隐形车衣,目前也没有要贴的打算。 总的来说,20 万以内的车到底需不需要贴隐形车衣,并没有一个绝对明确的答案。这需要综合个人的经济状况、对车辆的重视程度以及日常使用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来权衡。最终的决策还是应该依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毕竟车是给自己使用的,只有自己觉得合适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爱车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吧!
#懂车帝众测身为一个从油车阵营转换到电车领域的人,极狐 T5 的智能化让我产生了如同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般的新奇之感。在经过近小半年的使用与熟悉后,现在来分享一下我对于 T5 智能化的真实用车感受。 先来说说优点吧,毕竟大家都爱先听好的方面,而且其亮点确实不少。 其一,必须要表扬一下远程控车和 APP 多账号管理,这可是我老婆的最爱。24 年 1 月份提车时正逢北京的寒冬,提了新车自然要让老婆体验一番。老婆特别怕冷,这远程控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出门前 5 分钟开启加热功能,必须得空调、座椅加热一步到位,用老婆的话说那是既暖手又暖心。老婆上班大概 6 公里路程,开油车时空调还没热就到了,全程手都是冰凉的,手套、方向盘套都得安排上。想必怕冷的女生会更有感触。再有就是多账号管理,不仅方便了不同用车人的用车习惯,还让人有种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 其二,HUD 是我种草许久的功能。很早就曾在电影中看到过这种功能,其技术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当时应用于美国海军的 A-5 舰载机上,被称为平视显示系统,后来在一些高端且智能化的车型中开始配备使用。不到 20 万的 T5 居然配备了 22.8 英寸的 HUD,着实令人惊艳。第一次体验时就相当震撼,再也不用低头看仪表了,因为我开车必定会开导航,所以低头情况比较严重,有了 HUD 后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其三,智能座舱系统给我带来了诸多惊喜,早就听闻电车的智能化要比油车高出好几个阶段,亲自使用后才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巨大差距。其配备了 8155 芯片和 15.6 寸 1080P 高分辨率大屏,全面升级了智能化体验。可编程座舱,可以随心所欲地设置各种用车场景。各种电动化配置直接拉满,如:电动隐藏式门把手,电动外后视镜记忆及倒车下翻,电动充电口盖,电动尾门,再到车内的无感智能启动、电动方向盘加热、电动空调出风口调节,电动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电子门内开关,电动主副驾座椅记忆调节、加热,电子儿童安全锁等,彰显豪华便利,又不失简约科技 其四,还有那让我又爱又恨的辅助驾驶功能。看看我的辅助驾驶参与率,三月份总里程 4404.5 公里,智驾参与率 2581.4 公里,参与率达 58.6%。尤其是在高速路段,能够大大减轻驾驶疲劳感,同时还能提升行车安全。不过全程也需时刻关注车辆情况,准备随时接手。T5 的辅助驾驶号称 2.5L 级别,能够实现全速自适应续航,还能拨杆变道。随着使用时间增长,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使用辅助驾驶时总被插队,由于安全距离设置得比较保守,车辆稍密集就容易被插队。刚开始使用时出于好奇,不太在意被插队,现在看到插队的就想冲上去超回来。还有就是追赶前车时会急加速、急减速,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尤其是非司机成员感受更为明显。 优点就按照我自己的感受,着重写这几项。接下来谈谈缺点,也不能完全说是缺点,姑且算作有待优化的地方吧。 其一,语音控制有时不够灵敏,偶尔失灵。最近有多了一个困扰,前几天 OTA 到最新的 1.0.6 版本后,在车内说话偶尔也会唤醒助手,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其二,没有行车记录仪,这基本成为车主们必吐槽的一个点,厂家也已知错就改,据说正在增加记录仪功能,不知已销售的车辆能否实现。 其三,后排的出风口需要单独打开,不是很便利。打开空调系统,后排的出风口需要再单独打开,虽然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打开,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后排的人如果不知道有单独的开关,那体验感就会大打折扣,希望后续 OTA 能够优化这一点。 此外还有几项对我个人来说属于冗余设计,如果可以做成选配功能,我绝对不会选择: 其一,灯舞,没有合适的场景去使用它。 其二,娱乐生态,比如游戏舱、KTV 等,几乎不会用到。 其三,手机互联、互通,正常开车时几乎用不到。 就罗列这些吧,其实汽车企业也挺不容易的,今年的主题词就是“卷”,卷价格、卷配置,各种卷。既然选择了,那就多些包容、少些抱怨吧。
#懂车帝众测在端午这个满溢着传统氛围的佳节之际,我陪伴着亲爱的老婆回到了她的娘家——蓟县。蓟县,向来有着“天津后花园”的美誉,无论春夏秋冬任何一个季节,只要碰到节日的契机,大家都会满心憧憬地选择到这里来享受度假时光。而我们恰好具备便利的条件,自然就更不能轻易错过这样的机会了。 回想起昨晚,我给心爱的 T5 汽车充足了电,一直心心念念的蔚来超充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得以体验,那充电速度着实令人惊叹,简直没得说。 今日清晨大约 5:30 的时候,我们就踏上了行程,先是前往北辰老婆的小弟家接上岳母,因为岳母要和我们一同返回老家。在市区大概行驶了 35 公里,电耗显示为 15.6。让人惊讶的是,最高时速竟然达到了 118 公里每小时,我似乎也由此找到了电耗相对较高的原因所在。 接上岳母后,我们便沿着高速一路向蓟县驶去,全程 100 公里,平均电耗为 18。6:30 左右我们再次出发,7:30 便顺利抵达了家中。此时路上的车辆已经开始增多,但依然还能够较为顺畅地行驶,至于再晚些时候的路况,就难以知晓了。 在这次假期中,高速居然不免费,这着实让人感到有一些小小的遗憾。然而即便如此,我依旧会毅然决然地选择自驾游。毕竟电费相对较为便宜,到达目的地时还剩余 62%的电量,使用了 28%的电量,粗略估算大概用了 22 度电,昨天的电价是每度 1.03 元,那么此次行程的电费大概就是 22 元左右,而高速费则是 40 元。 自从拥有了电车后,对于高速费的感受确实变得比以前更加明显了,不像以前开油车时那般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自驾的热情,未来还是会在各个假期,驾驶着我们的T5,前往想去的地方,去探索更多的美好。
#众测主题赛极狐官方直播间居然公开全网征集极狐车辆自燃事故,这一行为乍看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嚣张”。然而,细究之下,这究竟是嚣张之举还是对自身产品拥有绝对信任呢?事实上,极狐汽车目前仍保持着 0 自燃的纪录,正因如此,才有胆量喊出“全网征集极狐车辆自燃事故”的口号。那么,极狐汽车的电池究竟做了哪些功课才取得如此佳绩呢?调研结果显示如下: 其一,极狐的电池为极光电池,电芯选用的是宁德时代的,而宁德时代的电芯其品质不言而喻。 其二,采用多重措施防护电池磕碰。车身首先提供第一道防护,在电池安装位置周边进行加强处理,尤其是前舱前纵梁位置采用高强度钢和特殊结构,以确保在碰撞时能最大限度保护电池不受损伤;第二重防护是电池包框架,采用 17 宫格结构布局以及“目字”型结构铝框架,能最大限度保护电芯;第三重防护是由 7 层特殊材质组成的玄武护甲,强度高达 1500MPA,堪比特种装甲车,可有力保护底部冲击。至于有小伙伴咨询 T5 是否需要加装底护板,显然已无需。 其三,极狐电池的防火隔热毯是最后一道防线,其集成了阻、疏、控三合一功能。简单来说“阻”的方面,就是在电芯周围采用了耐 1000℃以上的隔热材料,为每个电芯打造了三维立体的隔热金钟罩。“疏”的方面,花费5年的时间搭建了行业领先的热失控仿真模型,能精准的设计定向排烟通道,将高温的烟雾快速导出。“控”的方面,无论车辆出于行车、驻车,还是停车状态,当故障发生时,都能以秒级的速度唤醒冷却系统,快速降温。 其四,极狐电池在电池包内部额外增加了一个熔断器,当发生碰撞时能在 3 毫秒内切断高压电,而整车碰撞时气囊弹出时间为 8 毫秒,即在气囊弹出前就已先切断了高压电,有效避免危险发生。 其五,以上皆属于被动安全范畴,在主动安全方面,极狐拥有 360 全时管家服务,能实时在线监控每块电池的状态,防止电池“带病上路”。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极狐才取得了如今这样的成绩,也才拥有如此的底气全网征集极狐车辆自燃事故。
#用车心得今日在论坛上看到有车友反馈“副驾的手机没地放”。 此前我还真没留意到这个问题,我平时主要负责开车,副驾的手机通常要么放在兜里,要么拿在手中。 为了提升副驾的体验感,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好用的小配件。结果还真有发现,我看上了两种: 还是喜欢第一...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种草许久的自助洗车,终于在这个周末被提上了日程。家附近的充电站配备有自助洗车的设施,然而因处于冬季,一直未能去体验,后来又发现了更为优惠的充电站,于是这个带有自助洗车的充电站就鲜少光顾了,这件事也就一直被搁置着。 在这个周末,阳光格外灿烂,...查看全文
#聊聊你的Dream Car位于黄河之南,故称“河南”;位于天下之中,故称“中原”…… 董宇辉的河南之行,让这片古老的大地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他那真挚动人的河南行小作文,更是吸引了众多粉丝。 在这次河南行中,极狐汽车的身影无处不在,十分引人注目。在刚结束的极狐汽车达尔文...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我购买的极狐阿尔法 T5 是 660MAX 款,然而,我却对它是否真的是 800V 高压超充车型表示疑惑。我每次充电时,功率基本都在 75~80kw 左右,这与官方宣传的最大充电功率 230KW 相差较大。官方宣传的 30-80%充电时间为...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今日首次尝试蓝牙钥匙开车,那感觉,简直爽翻啦😋!不得不感叹,科技真是让生活变得越发便捷,现在的电车真是超级智能啊! 咱的极狐 T5 就有蓝牙钥匙功能,我老早就知道。以前吧,我老是把 APP 控车和蓝牙钥匙搞混,以为是一回事儿。现在总算弄明...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T5提车已经三个多月了,陪我跑了 1 万公里,是时候给我的第一辆电车做保养了。因为是我的首辆电车,所以这电车保养,对我来说还挺陌生的。到底得做些啥项目?跟油车保养有啥不一样?又该咋个去预约?我就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搞完了首次保养,跟油车比起来...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我的阿尔法 T5 已经用车 3 个月了,在这期间经常看到一些车友咨询一些常用功能。结合我自己的用车体验,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常用的功能,别看这些功能看似简单,可还是有部分人不知道呢。 1. 多用户管理:车辆支持多人共享,在个人中心界面,你可...查看全文
#用车心得我的 T5 已经陪伴我三个月了,它无疑是我通勤路上的得力伙伴,时不时给我带来一些小惊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发现了一些功能功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 内置 ETC:T5 在前挡风玻璃的罩壳内集成了 ECT 芯片,设置开通后即可...查看全文
#你最爱“它”哪一点实话说我买车前对辅助驾驶并不感冒,我比较惜命,更想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好奇心被成功勾起了。阿尔法T5取消了普通仪表屏,搭载了大尺寸HUD,成像画面22.8英寸;配备了8155芯片和15.6寸1080...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