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小鹏G9车主·车龄1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鹏友1988
G9,3000公里实话实说。 不知不觉间,G9马上3000公里,用车不算多,但每天都开。 1、能耗,相对于这个车身,能耗确实可以,不开空调不跑高速的话,城区控制在12-15之间非常容易。开暖气(26度)车速想怎么加就加(道路允许的话),也能...查看全文
1、不降低零整比,永不推荐。什么一面喷漆什么零件的价格,我都不好意思把车友的价格发上来,吃相实在是! 2、不取消上牌费,永不推荐。品牌弱势还要这么干,没必要。 3、不针对出现的品控问题做解释和道歉,永不推荐。那么多车雷达出问题,不公开解释,让没有出现问题的车主提心吊胆。 4、不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价格职业操守,永不推荐。这个不是反对车企阶段性营销策略,是指同时间段的价格和权益要公平透明。少弄点什么内部价渠道价。何小鹏打电话和直播的李斌连线时,一口答应给李斌X9优惠价,虽说是玩笑成分多点,但这个就是他身上没有这样的职业操守的表现。李斌可以优惠可以骨折价,你的用户不如李斌吗? 5、不定期公开维修技术工人培训提升情况,永不推荐。这个车主冷暖自知。 (随着评论区“误解”增加,编辑了这段话发上来:品牌不是一日建成。李斌也劝过何小鹏将小鹏汽车名字改了。何小鹏还是坚持不改的。既然守护这个品牌就点点滴滴做起来。本文看上去骂骂咧咧,看上去有情绪,看上去小题大做,但实质是希望小鹏优化这些用户体验,比别人多做一些提升用户体验的事情。)
时间如流水,一年又一年。对很多普通人来说,每一年似乎总是那么平凡,那么无关紧要。2023年对车企,似乎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大事,但细细看来,却也那么无关紧要。 新能源车仍然进一步渗透,但是大量新能源车企离自己年初宣称的交付目标遥不可及...查看全文
大众入股小鹏,尘埃落定。但小鹏如何避免脱离大众消费者,却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事。 为何这么说?前不久,小鹏发布X9,使用了金色车身那一款。但大众普遍认为这个颜色让车身外形显得别扭,反倒是后来的黑色和其他颜色颇受好评,大家惊呼差点因为颜色把X9归入丑车一列。这多少说明一点问题,小鹏的管理层把握不清楚消费市场的审美倾向。包括G9“引擎盖”部位的线条也感觉缺那么一点感觉。 目前小鹏的营销和消费者心理及市场形成的习惯是脱节的。前面说过新G9上市没有趁热打铁,过度自信没有释放与市场消费习惯匹配的“权益”,结果造成了G9错过爆发的机会,包括G9改款过程中没有适当增加技术卖点,都是形成这种不温不火局面的原因。 当然历史上很多决策往往是少数人更准确。比如美国当年要花天价购买拉斯维加斯,美国上下普遍反对,但几个决策者坚决要买,现在看来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不仅仅是地下资源,更是其在冷战及后冷战时期的战略地理位置极为关键。 何小鹏可能没有美国那位总统这样的果断。从多篇公开报道看,我感觉何小鹏是一个容易妥协的人。无论是卖UC还是智驾是否标配上,他都是让步的,回过头看他有些观点是正确的也应该坚持的。 最近他的公关经理嘲讽财经记者看不懂财报因此没有邀请这位记者,令人大吃一惊。这位公关经理这样的表述无疑是与一个行业较劲。媒体圈没有那么大。该有的礼貌及遇到不友善记者所应有的克制,是公关经理必备的素质,不仅仅是花钱。 我多次批评小鹏App社区没有营造出该有氛围,搞成UC社区打卡占地盘(现在是拿积分)那样,以为还是以前那个卖保健品发鸡蛋的庸俗套路吗? 不再一一例举,小鹏汽车脱离大众消费者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觉得自己高,一个是觉得有些大众低,所以造成的后果要么“曲高和寡”,要么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庸俗。
李想? 一个奇人?一个神人? 这些天东拼西凑胡写几个百亿级别的造车富豪,而其中有关的李想的故事,我知之甚少。前面动笔胡诌李斌总和何总的时候,虽是褒贬信口就来,但李斌身上有我欣赏的地方,他是三人中唯一一个把造车资质等下来的人;何小鹏...查看全文
蔚小理之何小鹏 当你有能力为阿里贡献流量,那么阿里会很想以漂亮的的价格收购你的产品;当你想从腾讯获得流量并且对方也愿意,那么你会很想把股权卖一部分给腾讯。这是不同的逻辑不同的代价。现实世界,左转与右转,结果往往不同。蔚小理背后有阿里腾...查看全文
蔚小理之一李斌 蔚小理,是造车新势力重要的代表性的品牌。不同的老板,不同的性格,呈现着不同的发展局面。友情提醒,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消化而来的印象,主观谈谈对三位老板及产品的一些感受,不是严谨的评述,本文中涉及的词汇是中性词,比如待...查看全文
一辆车长久地开下去,给你回馈最多的永远是方向盘、刹车、油门、座椅。是的,外观内饰的第一眼很重要,给你下单的第一触动,但是这些久而久之终究会失掉新鲜感。对我来说,选车首先要看缺点,如果一辆车有你无法容忍的缺点,但你被其他优点吸引而下单,最终你...查看全文
何以小鹏之二 今天重点谈谈对小鹏汽车的一些负面感受,作为新车主。 1、小鹏宣传团队似乎没有起码的舆情研判预见能力。接连的车主联名信绝非毫无征兆。但是最终都在网络铺天盖地散发开来了。如果有预判有预案,何至于到处灭火,伤害品牌如斯。 2、似乎没有一个健全的坚守的营销文化。对首任车主如何?对老车主如何?如何发动车主的社区影响力?未见系统的做法。 3、缺乏首接负责制的售后铁军文化,加剧了媒体与车主这样的印象:对方似乎在推诿扯皮。 4、对产品卖点的定位没有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可能内部你说一套他说一套,变得大家似乎都很有理,决策者变得优柔寡断。呈现的结果就是产品聚焦力损失。 5、缺乏建立机制透明公平的价格文化操守。造成消费者总觉得容易被“背刺”吃暗亏的感觉。 6、没有坚定展现质量第一的制造业文化。你的品控你零部件是如何优化的,缺乏一套让消费者信仰信服的说明及恰如其分的展现。 7、缺乏倾听消费者心声的真诚形象。 8、描述未来过于宏大而缺失脚踏实地的痕迹。动辄谈300万辆是未开门槛,没有坚定去实现月交付3万辆的狠劲。马斯克也许吹牛,但人家看产能上不来就睡沙发睡车间。 以上每段都可以展开细说。囿于手机敲字不易,待以后慢慢说。说这些初衷,还是希望小鹏可以更好。敲字仓促,错漏难免,众友姑且看之。
最新的小鹏汽车财报已经发布,从中可以看到何小鹏从投资人回到真正的全面掌权人掌舵者位置所带来的积极变化,无论是整车开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以及交付能力,都带来可喜的变化,但另一方面随着亏损面持续扩大,小鹏汽车依旧面临极大的业绩压力。 ...查看全文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同样对所有的赠予应予力所能及之回报。常州这次给予了购车8000元补贴,无以为报,一直想为常州写点什么,也算为常州宣传出点力,希望大家有空开着小鹏汽车去常州感受这座历史与现代并存的苏南名城。 苏东坡北上的最后...查看全文
城市NGP没有开通之前,实操LCC实际感受如下: 1、路遇园林施工工人。工人穿反光制服站在道路花坛边上的道路上,工人未设置路障,贴边站路上,右侧车道有川流不息的车辆,无法打方向变道。LCC大幅降速,但工人的站位实际不影响车辆通行,后方车辆已...查看全文
每次调好后视镜,即便同时调整车座椅,点击保存,但每次倒车后再驻入P档,发现后视镜位置就不对了。远程诊断几次,最后工程师初步判断后视镜里面的传感器或电机位置不正。新车不想去拆后视镜,怎么尽可能调整呢? 挂入倒挡,调整后视镜,用滚轮把镜面调整到最低位置,听到“啪”的一声,再用滚轮把镜面调整到最上位置,听到“啪”的一声,这样大概能解决问题,不能百分百恢复记忆位置,但基本接近。免除拆后视镜麻烦。
1、上牌费,600(当是支持小鹏工作人员了); 2、保险,人保(三责300万,含外部电网保险,含医保外用药),6700; 3、车脚垫(软包,和车内饰更搭,不影响原有的软包高级感)350、车后备箱垫TPE150、中控下方和扶手箱配套垫约80。...查看全文
早上开车闻到异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