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用户鹏友1988头像用户鹏友1988头像

    用户鹏友1988

    小鹏G9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小鹏G9,1000公里使用有感

    2023-11-19发布于:小鹏G9车友圈


    一辆车长久地开下去,给你回馈最多的永远是方向盘、刹车、油门、座椅。是的,外观内饰的第一眼很重要,给你下单的第一触动,但是这些久而久之终究会失掉新鲜感。对我来说,选车首先要看缺点,如果一辆车有你无法容忍的缺点,但你被其他优点吸引而下单,最终你会因为无法忍受它的缺点而闹心。就如同你找对象,被眼睛吸引,但几天后发现对方的耳朵实在太难看,你会难过的。

    首先不管我后述文字如何批评小鹏汽车乃至中国汽车,但一个事实是,国产车崛起进步之趋势令人骄傲,自电动汽车发展之来,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含上海特斯拉)已是全球第一,虽然出口金额还大幅落后于德国和日本,但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在20多年前,我们不少造车人嘴中的制车是“四个轮子加一个车厢”,这种局限带来的是国产油车中的核心技术及外观长久无法进步,当吉利曾与丰田产生车标官司,当比亚迪外形总无改观之时,国产车无法进入国人的首选。而如今,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合力,随着引进大量外国设计师,更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工业素养的厚积薄发,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国产车的美观、技术及实用。但,我们不能否认特斯拉和苹果对我们的启蒙作用,所以我很难因为国货之荣光而去攻讦他们。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BAT为中国培养的互联网人才,为中国培育的新技术的市场。接下来,除了小鹏汽车,我会试驾一系列国产车,给出实事求是的个人使用感受。

    言归正传,我想大多电车的油门所拥有的响应能力,是可以满足大部分驾驶者的快感的,但方向盘的精准性和刹车的平顺又及时的质感,这就相当考验造车者的素质了。

    我们回到我刚提的这辆小鹏G9上来,既不无脑吹也不败坏黑,我们控制情绪,理智评价。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谈的是使用感受,包括大多数自媒体,他们所做的也是使用感受的描述,不能称之为“测评”,测评需要很强的专业能力及法规约定的环境还有必要的配套设施。;例如一些人拿一个几百块的手持检测仪就敢“测评”车内空气,是不客观也不科学的,因为测定特定空间内空气质量,是有资质要求的,是有仪器要求的,更有明确的环境要素。你30度的环境和0度的环境,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

    这辆G9已经开了1000多公里,尽可能地使用了小鹏的NGP和LCC。我一一来谈谈感受。

    1、 方向的精准性,达不到一辆30万价格的车的标杆,你很难感受到“指哪打哪”的精准。这涉及安全,小鹏需要进步。

    2、 刹车,小鹏刹得住,但是调教得明显不到位,初段的间隙大,所以不少车主感觉刹车“点头”车身太晃。

    3、 油门,这个能满足驾驶乐趣,是合格的。

    4、 底盘(无空悬),这么大一个车身总体上松紧有度,保证舒适性的同时也兼顾驾驶质感,是中上的感觉。

    5、 座椅,即便是高级的拿帕真皮,但是填充物不清楚如何,开短长途都会觉得屁股和腰部极不舒适,包裹性也一般,低于合格。

    6、 续航,小鹏引以为傲的电控能力得到体现,能耗确实低,续航确实算实在。这里我们印象中小鹏和特斯拉的那段恩怨纠葛,以及马斯克口中的“30万旧代码”,是不是发挥了作用不得而知,但小鹏唯有进步才可以继续证明自己。


    7、 快充,确实快,只要有合适的充电桩,这点是优秀的。

    8、 工艺,我们不可能拆车去看,只能是评价眼之所及,接缝处可怕而巨大的空隙,证明车间装配水平及监督都还需要提升,当然这点好几个大品牌也是如此,特斯拉也要进步。

    9、 责任心,我们看到不少车主反映了雷达等故障,这是企业责任心需要加强的信号,这本可避免。我的车后视镜就没有记忆功能,这显然是安装相关的传感器或电机位置出现了疏忽。

    10、 重点,智能驾驶,这是购买本车的主要原因,我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捧一踩一,我认为客观上在目前行业里,小鹏的智驾水平是领先的,NGP是安全可用的,虽然没有达到相关人员宣称的老司机水平。后面还能否进一步,尤其视觉智驾上,还需要小鹏拿出研发能力。说到这里,我们不可坐井观天,马斯克当年激进地推进视觉智驾却真有引领之力——高精地图无法持续,没有车企可以承担不断更新地图的精力和财力,以及克服政策障碍的实际空间,现在事实上即便曾收购了地图企业的华为也渐渐放弃了高精地图智驾。现在马斯克豪言,不怕其他车企抄袭,因为从芯片到数据及算法训练,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和海量数据的积累。我们希望华为和小鹏能够走出中国的智驾之路(包括上汽、蔚来、理想,在这方面都有布局,希望他们成功)。总之,可以如此量产并大规模使用辅助驾驶的车企,其实并不多。华为的辅助驾驶迅速引来关注,这是好事。中国市场之大,完全容得下多家智驾先进的车企。我们心平气和地等待问界智驾版大量交付使用后车主的真实使用感受。中国的智驾,未来安全好用,反哺西方汽车强国,是可期的。


    11、 价格。一种规模化的大众产品,价格终究是竞争的重要一环。小鹏汽车前期不做评述,现在基本上确立了智驾标配的思路,是值得赞赏的,智驾好,但你必须让用户用得起,开得起。马斯克贵为世界首富,但他常常忧心用户买不起用不起他的车,所以他对成本控制格外看重。车企老板不要执念于50万内最好的车500万内最好的车,嘴上的牛配合宣传要吹,但更要实实在在进入车间,改进你的供应链和生产线。拿G9来说,小鹏汽车对看不见的地方常常语焉不详,这需要通过和用户感同身受的真诚去改善。小鹏更要树立起价格政策透明公开公平的文化操守。

    时间关系,不再多述,仍然向大家推荐G9这款车,总体上来说,这一辆中大型SUV,驾驶轻快,无论男女,还是新老驾驶者,上手都是舒适的。另外,我极不喜欢小鹏App社区营造的那种无脑吹,完全经不起理智严苛的讨论。请圈主推荐。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