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ID3上市一两周了,最近事情有点多,一直也没有店里实地去看。今天饭后正好溜达过家附近的大众4s店,正好来看看车,我好像又是最后一个试驾的了,不过没关系!好饭不怕晚。
我认为ID3只能说小改款吧,今年这点改动说是新款,够不上。


① 先说改动了啥吧
展厅的是中配,价格是12.74万-3000=12.44万,中配这款的价格。(减了3千是优惠还是啥我忘了。)
首先外观贯穿式的前发光logo全系的标配,之前聪明款只有顶配才有。后视镜摄像头,之前聪明款高配才有,现在中配就有了,低配也有了倒车影像,不用再花一千块选装了,轮毂也变成花瓣形状的轮毂了,车外观基本就这么些变化;

车内白色的内饰,明显的变化就是白的面积更大了。以前只有中控台的上半部分,现在中控台下半部分也都变白色了,整体性更强,好看了点。现在门板上搪塑的部分也变白色了,这变化挺好。主驾门的升窗按键还是两个没改,大众听劝了但不多。
扶手箱算是变动比较大的,从之前升降扶手+中置箱换成了这个比较高的扶手箱,好处就是有了后排的出风口,之前想要加后排出风口得自己花几千换ID4的。升降小扶手没了,小扶手看着有点掉价但是真好用,很多网友嫌弃难看,所以改成了这种“听劝的”。

前排变化基本就是这些后排也有调整。之前ID3的后排坐起来有点直,然后空间方面有点局促,现在稍微调整了一下靠背角度,空间方面确实有感觉上的提升,上身空间宽裕了,头部空间也有改善。说坐垫也调整了,我感觉是坐上去没啥变化。
电池从三元锂电池换成了磷酸铁锂电池,可用容量从52.8变成53.6度,但是重了85公斤,相当于之前空车多坐了一个人。上款三元锂ID3这个重量就有点重了,现在又重了,电机功率也没增加,第一感觉就是可能会对操控有影响。
对比了一圈,基本就是电池减成本了,然后其他地方加了点成本回来,这版本算是用料调整改款。
➕总结就是
外观区别不太大,车头车灯轮毂造型几处小细节,跟三元里聪明款放一起,基本看不出区别,方正我是瞅了半天找不同找不出来太大变化,这点外观变动对于用户的感知基本就是没改。
内饰变得“听劝”了,针对网上要求做了更改,前排升降扶手改成了扶手箱。而且后排倾斜靠背的倾斜角度变大了,体感上后排的空间大了。ID3作为全球车型,也特意对国内版做了调整,算是听劝了吧。
硬件方面,三元锂电池改成了磷酸铁锂电池降低成本,配置方面相比于之前版本增加了点配置。
基本就这些改动吧,对整体的车辆调整不大、依旧前后50:50配比。驾驶和操控方面后面谈。
② 上述改动的实际感受➕➕
内饰加了扶手箱听劝了,但是我的感觉真不如之前的升降扶手舒服好用。
现在有了扶手箱看上去感觉好看了,真正坐车里,我感觉不如之前的升降扶手板用的舒服。
㈠ 这个手扶箱高度是固定的,这个高度相比于之前的升降扶手,我感觉之前的可调升降扶手比较舒服。
㈡ 有了这个扶手箱,上身空间我感觉紧迫了很多,这个车本来空间就不大,扶手箱又增高上来了占了部分空间,导致我的上身空间感很局促了。而且现在主驾驶靠在扶手箱上副驾驶是没有空间的,之前双升价扶手虽然会碰到,但是主副驾驶都能胳膊依靠使用。
㈢ 膝盖空间,虽然前面做了偷空,脚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膝盖空间不如升降扶手板的膝盖空间舒服。
外观方面,改动方面没啥太大感觉、略过。






后排一拳多
③ 空间方面。
可能没有几个我这种身材的去买这个车,我身高173体重175斤,胖人,提供各位参考。扶手箱款给我的前排感觉是局促了。网上一直喊加扶手箱的估计都是小身材、小瘦子的外观党吧。
后排座椅角度的调整,使得空间感变大了,但是我实际使用起来,这个角度起坐有点费劲。前面也说了,我比较胖,所以我坐进去,就感觉墩进去了,是半躺的姿势,出来的话,是半躺墩进去的姿势从一个小空间的地方爬出来,如果不拉前排的座椅起来比较费劲,如果家中有我这个体型的或者老人偶尔乘坐,这绝对也是个问题。当然身手矫健的或者小青年应该问题也不大。
虽然进出费劲,但是空间感觉方面确实是大了一些。这也是一个取舍问题吧。我的感受、不夸不喷。
④ 车机和智能方面
只能说满足驾驶需求,想要科技、智能,这个价位的大众给不到。相比于国产车,这个车机和智能化就像是“诺基亚”,尤其是今年国产车10万级别将要开启全年智驾,ID3能给你的感觉是够用能开、、、没了。
至于科技功能方面,借鉴一个博主说的话,大众做车是要一个好开耐用小车,要经得住时间用,而国内的新势力车企都把车当成了快消品来做。各种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年换三代变着花样的上。
大众上新一个功能,可能刚验证完还没上车,但是国内车都已经升级四五代了。更有车企拿用户来验证数据。大众确实跟不上国内进度。当然不是说某些车企不负责、法无禁止即可为,顺应时代的结果。也侧面说明了目前传统车企的节奏确实跟不上现在多变的时代。
咱们国内小青年的用车人的思维: 车能跑就够了。操控、悬架差不多就行,应用、智驾、车机娱乐性、拓展娱乐性才是现在电车用户看重的,用户现在要的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车,而是能赋予生活更多可能性的车。但是传统车企品牌盘子太大他不太敢,新来一个新势力造车做个车开个三五年没问题就得了,三五年没准车企都没了。传统车企不同,盘子大需要所有售后和质量负责,所以升级更新过于保守。以至于现在变成了“诺基亚”的感觉。
当然不是替类似于大众这些车企的智能化落后、科技感不足来开脱,弱就是弱!



⑥ 驾驶方面
因为新款刚到还没有上好牌的,不能出园区。
下午也简单试驾了一下Id3,给我的驾驶感受,依旧是最开始的ID3,确实是德系味十足的一个小车,这个小车,能做到提速轻盈的同时还能给你足够的稳定性,这是这个体量的小车中很难遇到的,驾驶感一如既往很ID3。
ID3这个车同级别来说已经属于重的了(现在这个磷酸铁锂更重了),但是提速不含糊,不像是125kw的电机能带来的动力,给我有种反向虚标的感觉。
底盘给我的感觉依旧的很重、很整,底盘加悬挂的调教,给我的感觉就是很踏实,支撑够足也很有韧性,变道转弯车身控制的很好,不摇摆,支撑很足,路感很清晰,底盘很有劲的感觉。转向底盘和油车简直是一模一样。
方向盘的力度有点重,不像电车轻飘飘的,而且越到后面越沉,转向的整体响应很跟手,转多少车轮就动多少。
整体的风格更是完全像驾驶倾斜,怎么形容呢,就是这个小车给你跨级装了一个高了一级别的底盘的感觉,主打一个驾驶感好。什么速度开着,这个车都很稳。会给驾驶者一种很踏实的感觉。我开过老款ID3,高速行驶依然稳如老狗,这确实是海豚、星愿(虽然不是一个价位)这些差不多大的车做不到的。
磷酸铁锂电池重了80多公斤,对比三元锂版本的ID3增加了一个人的重量。至于一直诟病的后轮鼓刹、我认为不是什么问题,车辆刹车给我的感觉很线性,而且制动力不弱。我猜测是因为车辆较重,所以使用了鼓刹,鼓刹能提供更强的制动力、而且基本勉维护,成本也不低,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后刹车一直被喷,这个后刹车不用再“听劝”哈...。
其实大众的产品力还是比较好的。但凡试驾过ID系列的,都对id系列比较认同,毕竟大众的底子很好,地盘条件扎实,驾驶感好。


⑦ 选买推荐
ID3的产品力是有的,但是竞争力目前不强,属于优点突出、短板明显的一辆车。
如果只是想买一个代步车能开就行,星愿、海鸥等等之类,价格更便宜,如果对智能化要求高一点海豚、Z20、B10等等,智能方面的体验肯定更好。
如果你想买一辆小车,作为家庭第二辆车来使用,需求是好开、驾驶感好、稳定性好、耐用可靠售后有保障,预算也没接受,ID3还是能推荐的。
⑧ 版本选择
要买ID3的话,我推荐中配,网上都在抄作文说出众版的体贴包比智享版的补贴包价值高,整体更合适,所以推荐出众版。啥玩意都是!
我为啥推荐中配出众版,因为相比于丐版的智享版,出众版贵了8000块钱,12.4万增加了座椅腰脱、皮质方向盘、方向盘加热、车辆影像、主副驾驶多向电动调节、全景天窗电动遮阳帘、升级了L2半自动辅助驾驶。这些都是提高舒适型的东西,额外再加上补贴包合适,所以出众版性价比才更高一些。当然如果能接受13.3的价格,极致版性价也挺不错。我的感觉是极致版太贵了,这个价格买ID3,感觉我不太能接受了。所以要买id3的话感觉还是出众版比较推荐。
⑨ 选择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版本
如果是北方地区,我其实更推荐买上版本的三元锂电池版本,原因大家也知道,三元锂冬天低温的放电性能更好。磷酸铁锂相比与三元锂电冬天肯定打折更严重,所以大北方的用户慎重考虑或者等等有购买过磷酸铁锂ID3的用户吃过螃蟹后再考虑。功能上的不足可以后期加装补齐,硬件上的电池可是没办法改变的。目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还是同步在售的状态,估计慢慢的三元锂电就没有了,所以喜欢三元锂的尽量抓紧时间。当然只是市区代步,其实磷酸铁也是够用了,而且就电池特性来说,磷酸铁锂肯定更稳定,安全方面优于三元锂。
好了,先说这些吧,本次驾驶体验,有意的用户可以参考,然后试驾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评论区也谈谈您的看法吧。
看到这里了,点个关注呗。我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新车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