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揽胜极光封面
    揽胜极光封面

    揽胜极光车友圈

    封面图由圈友 @可楽Leo 拍摄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16万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16万

    认证车主

    1906

    问答

    4537

    口碑

    345

    加入圈子看车

    322人评价

    3.90

    良好

    查看详情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11563条内容

    你觉得这样毁车吗?图你觉得这样毁车吗?图
    06-24
    都在比油耗低,有没有油耗高的图都在比油耗低,有没有油耗高的图
    06-24
    06-24
    质保期之内图质保期之内图
    06-24
    时代让车更懂当今时代图时代让车更懂当今时代图
    06-22
    高速不堵车图1高速不堵车图1
    高速不堵车图2高速不堵车图2
    高速不堵车图3高速不堵车图3
    高速不堵车图4高速不堵车图4
    高速不堵车图5高速不堵车图5
    06-22
    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1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1
    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2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2
    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3你的路虎极光韭菜割的狠吗图3
    06-21
    06-20
    坚决不选电图坚决不选电图
    06-18

    一、价格体系:高标低售的市场现实 1. 指导价与终端价的深度割裂 揽胜极光L官方指导价(38.98万-47.58万)与实际成交价存在巨大鸿沟。2024年清库阶段,2023款入门车型裸车价跌至18.5万元(需贷款),落地价约23万元,相当于指导价4.7折。2024款新车延续低价策略,主销车型(指导价42.98万)分期裸车价25万元左右,落地价控制在30万内。这种“腰斩式降价”本质是品牌溢价失守的体现,而非产品力提升。 2. 错位竞争下的性价比重构 当实际成交价下探至20-25万区间,极光L的竞争对手从BBA转变为二线豪华品牌(如凯迪拉克XT5)及合资SUV(如汉兰达)。其核心优势凸显于两点: - 全系标配全地形反馈系统+四驱,越野能力碾压同价城市SUV; - 三屏联动+英国之宝音响(高配),科技配置优于BBA入门车型。 但需警惕:低功率版(200PS)动力羸弱(仅200马力),249PS性能版(成交价约32万) 才是性价比之选。 --- 二、空间表现:加长的务实性与局限 1. 后排舒适性显著改善 轴距加长160mm至2841mm,后排腿部空间从859mm增至1015mm,实测膝部空间超2拳。中国专属优化包括:飞翼式头枕、加厚坐垫、7°电动靠背调节,实现“半躺”坐姿。对家庭用户而言,空间已从“硬伤”变为“够用”。 2. 同级横向对比仍显不足 尽管解决自身短板,但与竞品差距依旧明显: - 奔驰GLC L轴距2973mm,奥迪Q5L轴距2907mm; - 后备箱容积472L(GLC L为550L),二排座椅无法纯平放倒。 结论:满足日常家用,但若追求行政级空间体验,仍逊于德系对手。 --- 三、保值率悖论:新车降价扭曲残值逻辑 1. 传统保值率数据失真 按指导价计算,极光L三年保值率48.61%(行业基准55%),属豪华阵营末位。但新车价格崩塌催生特殊现象: - 例:指导价38.98万的入门款,1年车龄二手车挂牌价约28万(传统折旧模型); - 同期新车终端价仅26万,导致 “新车比二手更便宜”的倒挂。 2. 残值计算需以实际成交价为基准 若按实际支付成本重新估算: - 裸车价26万购入,三年后残值约14万 → 保值率≈53.8%,接近行业均值。 关键提示:这种“虚假回升”是定价策略失效的副产品,而非车辆本身保值能力提升。长期持有者虽可忽略残值波动,但品牌信任危机仍存。 --- 四、终极购买建议 1. 适合人群 - 设计偏好者:揽胜家族设计语言+悬浮车顶仍具辨识度; - 越野刚需用户:全地形能力在30万级无直接对手; - 长期持有者:忽略残值波动,注重5年以上用车周期体验。 2. 避坑指南 - 必选249PS性能版:低功率版动力不足,性价比失衡; - 慎碰顶配奢享版:47.58万定价与GLC 300L重叠,价值崩塌; - 验证品控高频点:重点检查变速箱顿挫、中控屏故障(历史投诉集中区)。 --- 总结 极光L以 “价格换市场”的策略,在20万级市场形成错位竞争力:英伦设计、全地形能力、加长后合格的空间是其核心筹码。但需清醒认知: 1️⃣ 终端价崩塌折射品牌溢价失守,非产品力飞跃; 2️⃣ 保值率倒挂是定价紊乱的衍生现象,不可视为资产优势; 3️⃣ 选择需锚定 “为设计买单” 或 “为越野支付溢价”的纯粹需求,避免陷入“伪豪华”陷阱。在新能源与国产高端车双重夹击下,极光L的生存法则印证:物理空间的延伸易求,消费者心理距离的拉近难为。

    奇瑞路虎揽胜极光L加长后的救赎图奇瑞路虎揽胜极光L加长后的救赎图
    06-17
    系统重启了图系统重启了图
    06-16
    各位兄弟有图各位兄弟有图
    06-15

    #电车会取代油车吗取代是趋势,但非绝对消亡 - 电车将成主流:在政策、技术和成本驱动下,2030年前电车占比或超70%,成为市场绝对主体。 - 油车不会消失:在特定需求(续航可靠性、极端环境、情感价值)中长期存在,但角色从“主角”变为“配角”。 > 普通用户建议: > 选电车:若以城市通勤为主、有家充条件、追求科技感。 > 选油车/混动:频繁长途出行、居住寒冷地区或充电不便时。 未来汽车市场终将形成“电车为主、油电协同”的生态,而非简单替代。技术会模糊边界,而需求永远多元。 政策是“催化剂”而非“生存根基”,产业未来取决于技术迭代与绿电革命。 - 环保性:当下电车在煤电主导区存在争议,但本质是能源结构问题,而非技术原罪。随着绿电普及与循环技术成熟,其环保优势将不可逆。 - 政策角色:当前政策加速了技术攻关和基建覆盖,退出后市场将淘汰投机者,但具备成本控制与技术储备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已具备造血能力。 - 终极趋势:当电车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续航便利性、电网融合度上全面超越油车时(预计2030年前),政策扶持将自然退场,产业进入绿电驱动的自循环阶段。 > 推动能源转型比否定电车更重要:支持绿电、监督电池回收,才是根本解; > 分化中寻找龙头:政策退潮后,布局固态电池、超充网络的企业将胜出。 电车不会因政策退坡而“一地鸡毛”,但必然经历一场挤净泡沫、技术定生死的行业洗牌。

    取代是趋势,但非绝对消亡图取代是趋势,但非绝对消亡图
    06-15
    你觉得电车会取代油车吗。图1你觉得电车会取代油车吗。图1
    你觉得电车会取代油车吗。图2你觉得电车会取代油车吗。图2
    06-14
    06-14
    24款奇瑞路虎极光l图24款奇瑞路虎极光l图
    06-14
    路虎中国越7515416214660022846视频路虎中国越7515416214660022846视频
    06-13
    06-12
    06-11
    06-11
    06-11
    可以,驾驶图可以,驾驶图
    06-11
    06-09
    图一图二:图1图一图二:图1
    图一图二:图2图一图二:图2
    图一图二:图3图一图二:图3
    06-09
    23款古铜版图23款古铜版图
    06-08
    有没有大哥图1有没有大哥图1
    有没有大哥图2有没有大哥图2
    06-07
    06-07
    个人一手转卖图个人一手转卖图
    06-06
    06-05
    这是啥车啊图1这是啥车啊图1
    这是啥车啊图2这是啥车啊图2
    这是啥车啊图3这是啥车啊图3
    06-05
    前往

    揽胜极光 · 懂车分(口碑)

    3.90

    良好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322人评价

    3.90

    综合

    4.42

    内饰

    3.64

    配置

    3.78

    空间

    4.75

    外观

    3.57

    舒适性

    3.57

    操控

    3.57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