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Cybercab封面
    Cybercab封面

    Cybercab车友圈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250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250

    认证车主

    0

    问答

    1

    口碑

    0

    加入圈子看车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67条内容

    特斯拉发布图特斯拉发布图
    8天前回复
    03-25回复
    02-16
    特斯拉的Ro图1特斯拉的Ro图1
    特斯拉的Ro图2特斯拉的Ro图2
    2024-10-29
    特斯拉Cyb图特斯拉Cyb图
    2024-10-20

    先给看好特斯拉Robotaxi的朋友泼一盆冷水,至少5年内国内是不可能看到的,首先量产最快到2027年,届时能否像上海超级工厂那样顺利引进,并实现国产化,现在来看还是未知数。 其次,CyberCab的双座设计,是基于美国本土居民用车习惯设定的,因为据调查发现,美国一台车的坐人在1-2人(超90%以上用车几率),平均每台车坐1.06个人,所以这台车更符合美本土需求,但显然不适合中国市场,因为我们这边习惯于三四人甚至更多人乘车,所以它即便是引进,也很难成为家用车,之前马斯克曾经表态,这台车能够在空闲时帮你去外面干出租赚钱,但首先它是一台家用车。 再次,各个国家关于自动驾驶是否完全放开的态度很关键,但咱们这边像萝卜快跑已经在武汉等地区大批量使用,也说明自主品牌正在尝试这一块,而从一线用户实际体验反馈来看,效果确实并不理想,车辆在处理掉头、转弯、遇有行人车辆横穿等情况时,表现的很犹豫,而且交警还无法现场处理。特斯拉所谓的Robot全民自动驾驶,目前还在等待美国方面的审批,其依然无法实现100%安全的自动驾驶。 而目前投入运营的萝卜快跑,单车价格接近50万元,虽然某度方面宣称可以在2025年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但对于任何一家试图通过无人驾驶出租车变现的公司来说,光是购车成本就非常高,还没算人工后台管理等成本投入。 有人看到特斯拉搞无人驾驶出租车,顿时感觉会取代国内现有的网约车等行业模式,其实短期内影响不大,一方面在取消大车补贴后,实际的无人出租车费用高于网约车,一方面还是体验和消费者的接受度。 值得欣慰的是,如果明后年可以同步引入国内,那必然像当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成立一样,给国内各大厂商极大压力,倒逼其在该领域疯狂内卷,而不是像现在几家独大的局面,消费者可选择性很低。 最后,必须承认马斯克的We, Robot还是成功的,它的无线充电、智能清洁和未来要实现的L5级智驾,都是我们国内厂商需要学习和借鉴,并努力超越的标杆。

    先给看好特图1先给看好特图1
    先给看好特图2先给看好特图2
    先给看好特图3先给看好特图3
    2024-10-20回复
    最近马斯克图1最近马斯克图1
    最近马斯克图2最近马斯克图2
    最近马斯克图3最近马斯克图3
    最近马斯克图4最近马斯克图4
    最近马斯克图5最近马斯克图5
    最近马斯克图6最近马斯克图6
    最近马斯克图7最近马斯克图7
    最近马斯克图8最近马斯克图8
    最近马斯克图9最近马斯克图9
    2024-10-16回复
    特斯拉Cyb图1特斯拉Cyb图1
    特斯拉Cyb图2特斯拉Cyb图2
    特斯拉Cyb图3特斯拉Cyb图3
    特斯拉Cyb图4特斯拉Cyb图4
    特斯拉Cyb图5特斯拉Cyb图5
    特斯拉Cyb图6特斯拉Cyb图6
    特斯拉Cyb图7特斯拉Cyb图7
    2024-10-16回复
    3和Y之后,图13和Y之后,图1
    3和Y之后,图23和Y之后,图2
    3和Y之后,图33和Y之后,图3
    2024-10-16回复
    特斯拉发布图1特斯拉发布图1
    特斯拉发布图2特斯拉发布图2
    2024-10-15
    2024-10-15
    Tesla Rob图1Tesla Rob图1
    Tesla Rob图2Tesla Rob图2
    Tesla Rob图3Tesla Rob图3
    Tesla Rob图4Tesla Rob图4
    2024-10-13
    重点新车|图1重点新车|图1
    重点新车|图2重点新车|图2
    重点新车|图3重点新车|图3
    重点新车|图4重点新车|图4
    重点新车|图5重点新车|图5
    2024-10-12
    重点新车|图1重点新车|图1
    重点新车|图2重点新车|图2
    重点新车|图3重点新车|图3
    重点新车|图4重点新车|图4
    2024-10-12
    10月11日,图110月11日,图1
    10月11日,图210月11日,图2
    10月11日,图310月11日,图3
    10月11日,图410月11日,图4
    10月11日,图510月11日,图5
    10月11日,图610月11日,图6
    2024-10-12
    早在特斯拉图1早在特斯拉图1
    早在特斯拉图2早在特斯拉图2
    2024-10-12回复
    2024-10-12
    2024-10-12
    特斯拉股票7424680653226230297视频特斯拉股票7424680653226230297视频
    2024-10-12
    特斯拉在最图1特斯拉在最图1
    特斯拉在最图2特斯拉在最图2
    特斯拉在最图3特斯拉在最图3
    特斯拉在最图4特斯拉在最图4
    特斯拉在最图5特斯拉在最图5
    特斯拉在最图6特斯拉在最图6
    特斯拉在最图7特斯拉在最图7
    特斯拉在最图8特斯拉在最图8
    特斯拉在最图9特斯拉在最图9
    2024-10-12

    别慌,无人驾驶的特斯拉还没来:解读马斯克发布会   马斯克在10月11日发布了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Cybercab 和无人驾驶巴士 RoboVan,宣布将于2026年投入生产,2027年大规模铺开。这场发布会虽然吸引了众多关注,但整体内容简洁,没有展现出颠覆性的技术突破。   Cybercab 的主要特点:    无方向盘、无踏板,采用流线双门轿跑造型。  配备悬浮式大屏,车内自动清洁系统,感应式无线充电。  采用视觉方案,不使用激光雷达,预计成本约21.21万元人民币。   RoboVan 的主要特点:    采用高铁造型,最高可容纳20人乘坐。  配备悬浮式大屏,无方向盘、无踏板。   发布会亮点: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通过视觉方案实现无人驾驶,并于明年在德州和加州首批投放 FSD。  特斯拉将推出全新的 AI5 芯片,利用闲置算力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Cybercab 将面向个人销售,可用于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但商业模式尚未明确。   争议与不足:    发布会信息量较少,没有展现出技术上的突破。  Cybercab 的视觉方案在现行法规下存在政策障碍。  马斯克的 Robotaxi 商业模式尚未成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中国 Robotaxi 的进展:    百度、小马智行等国内无人驾驶公司在技术和运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国内企业采用“自运营+金三角”模式,加速 Robotaxi 的落地。  萝卜快跑预计在年底投放 1000 台取消安全员的六代车型,实现收支平衡。   结语:   马斯克的 Robotaxi 仍处于概念阶段,距离真正落地尚需时日。中国 Robotaxi 则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不断突破,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几年,Robotaxi 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中美两国将展开激烈的竞争。

    别慌,无人图1别慌,无人图1
    别慌,无人图2别慌,无人图2
    别慌,无人图3别慌,无人图3
    别慌,无人图4别慌,无人图4
    别慌,无人图5别慌,无人图5
    别慌,无人图6别慌,无人图6
    别慌,无人图7别慌,无人图7
    别慌,无人图8别慌,无人图8
    别慌,无人图9别慌,无人图9
    2024-10-12
    特斯拉在“图1特斯拉在“图1
    特斯拉在“图2特斯拉在“图2
    特斯拉在“图3特斯拉在“图3
    特斯拉在“图4特斯拉在“图4
    特斯拉在“图5特斯拉在“图5
    特斯拉在“图6特斯拉在“图6
    2024-10-12

    今天对于特斯拉来说是载入史策的一天,特斯拉的首款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发布了。首先聊一聊对这款车的初步印象,贯穿式的灯带,与“Cybertruck”相仿的尾部设计,掀背尾门再加上跑车般的蝶翼门,不懂的可能以为在展示概念车。但是特斯拉确实实打实地量产了一个车队并计划投入使用。 【配置特点】 首先作为一款车,“CyberCab”只有两个座位,前排还省去了方向盘和踏板,这下应了网友们的调侃,从没有档把,没有仪表,没有转向拨杆以及雨刮拨杆,这下特斯拉连方向盘和踏板都没有了。再回到发布会的宣传点,这款车未来将作为无人驾驶出租车为人们提供出行服务。首先作为出行工具,常规轿车都以五座为主,一趟出行能带至多五个人,而“CyberCab”一次最多带两人,虽然无人驾驶能提升乘坐者的体验,但就目前来看,实用性堪忧,不如缩减后尾箱空间,增加载人数。 【价格成本】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说到,他觉得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车时长不够饱和,浪费了汽车资源,而无人驾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做到一个人控制一整个车队,单次出行成本也能压至每英里0.3-0.4美元。但是作为一款出租车,目前它的成本在三万美金左右,相当于是一辆20w级别的车。在国内市场如此卷的现在,20w买一辆两座车属于是钱多没处花,作为卖点的FSD还是纯视觉方案,进入不同国家都需要花时间和经济成本训练迭代ai模型,现阶段还是比不过华为的ads。国内萝卜快跑已经证实了无人驾驶普及的难度,因此,这款产品大概率不能在短期内运行起来。 【总结】 虽然无人驾驶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但相信很多车友还是坚持方向盘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原则,最多把智能驾驶视为驾驶辅助。无人驾驶会滋生很多问题,影响就业,出事之后责任划分,相关交规制定等等,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所以还是本着一颗求知的心,默默期待无人驾驶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不会轻易去尝试。

    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1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1
    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2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2
    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3谈一谈特斯拉新发布的Robotaxi图3
    2024-10-11
    如果买了一组车队来做出租车?图如果买了一组车队来做出租车?图
    2024-10-11回复
    特斯拉Robo图1特斯拉Robo图1
    特斯拉Robo图2特斯拉Robo图2
    2024-10-11回复

    今天上午特斯拉发布会太炸裂了,无人驾驶可编队的出租车,机器人和无人大巴车,确实让我预见到了未来的场景,但不用害怕,虽然科技赋能让生活更方便,但短期内,智能终究是干不过人。 很多人畅想,我买个车,车辆替我去跑滴滴,我在家躺着数钱。算一笔账,马斯克说一台车3万美元左右,按照20w元人民币计算。 一英里(1.609公里)成本0.2美元,按照当前汇率,1美元等于7.0567元人民币来计算,一公里的成本是0.877元。 正常的滴滴司机一天跑大概300公里,全年无休大概11w公里,车辆保养,更换配件,按照最普通的车,各种保养加起来也得1w块吧,毕竟11万公里。 11万公里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公里按照现在滴滴的计价1.8元钱/公里计算(现在打滴滴有优惠券或者特惠快车都不到1.8元),一年11万公里抛去每公里成本能赚10.153w,2年即可把车钱赚回来。是不是听起来很划算?但是两年后你的车就变成了一个22万公里的老车。而且在路上你能遵守交通规则,你不能保证别人不撞你,一年365天在路上不出事故的概率很小,这么算下来还划算吗? 再换一个角度说,Robotaxi车辆一天300公里的成本是263元,一个三四线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一天如果用电车成本30,剩下都是人工净赚,如果逼急了还能再降价,完全不给你自动驾驶的机会。你的成本是固有的,而我的成本百公里俩馒头,论吃苦,谁比得上吃苦耐劳的中国人!

    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1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1
    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2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2
    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3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3
    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4Robotaxi来了,不要怕,它干不过人图4
    2024-10-11

    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国内来看,目前乃至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很不现实的,但从特斯拉对于智驾新的理解和Cybercab牛逼的存在来看,特斯拉确实是那个遥遥领先的家伙,没有之一。 1、特斯拉的Robotaxi应用并不乐观,却是无人驾驶的新赛道和新可能的开始 单就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来说,算得上是智驾技术应用领域的拓展,就目前来看,也只能是小范围的应用或者是一些局部场地(类似大型展馆、大型森林公园摆渡等等)。 而就出租车领域来说,至少目前在国内是很不成熟的,技术和条件都是不允许的。一方面不安全,城市出租车运营环境复杂,目前的智驾技术强如特斯拉和华为都不能百分百搞定;另一方面无益于就业,出租车市场本就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场所,对于人口大国的国内来说,对于就业不现实;最后就是不经济,目前能搭载FSD或者华为ADS 3.0的车,有谁能低于20W,只考虑这个购车成本,谁会愿意。 不过特斯拉的模式倒是拓展了智驾的应用领域,值得咱们学习。智驾出租车并不新鲜,个人车辆的出租这个也是可能,当然还有就是资本下的智驾车辆的新型租赁等等。 2、华为的ADS 3.0相比特斯拉的FSD并不是遥遥领先 受限于个人了解和掌握的信息,简单聊聊,请别瞎喷。 一方面从成熟度上来说,FSD一定会比ADS 3.0更成熟,特斯拉的研发和投入不比华为差,相反会有很多领先的地方,这点别听别人瞎带节奏。 另一方面从实际的体验来说,特斯拉的表现并不差,甚至可以说很牛。很多实际简单的测试,并不能体现ADS 3.0的遥遥领先或者技术更牛,相反更体现FSD的过人之处,特别是在目前的逻辑和效益上。理由是FSD在国内应该没有太多的训练数据,然而ADS 3.0确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经过更多针对性调整的,甚至有很多习惯性的刻意调整。 3、Cybercab很亮眼,充分诠释了毛坯房美学(哈哈,是真不丑),功能到位,毫不拖泥带水,不得不说特斯拉对于这车的定位和设计很到位,预计也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1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1
    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2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2
    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3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3
    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4虽不现实,却遥遥领先图4
    2024-10-11回复

    今天上午看完了特斯拉的“We ROBOT”发布会,相信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这次发布会更多的是特斯拉现有技术的展示,以及对未来相关行业的发展愿景。马斯克说,我们的未来不应该是电影里描绘的那样昏暗沉寂,应该是光明的,富含希望的。特斯拉的目标就是不断推进智能化发展,为人们创造美好光明的未来。 好的技术发布会应该有核心思想,特斯拉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技术改变未来。我们小时候曾无数次幻想未来的生活方式,无人驾驶,光影交错,智能化达到顶峰,这是特斯拉为我们绘制的未来光景。发布会一共展示了三个产品,CyberCab、Robovan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这几款产品从造型设计上看,确实符合我们对未来产品的想象,至于实际体验,我觉得还需要打个问号。为什么这么说,技术发布会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确实是一大难题。研发成本,经济效益,法规限制,公众接受度等等,大家都清楚,养成一个习惯很难,改变习惯亦难,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巴车的出现,将很大程度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而仿生人形机器人作为另一项重要发展项目,能为人们提供的有效服务还十分有限,现在更多展示的是表演成分,是特斯拉在向公众炫技,实用价值还有待验证。 智能化作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自己当然也不甘示弱。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开展大量的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今年在车圈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智能驾驶突飞猛进的发展,北京机器人大会也展示了各家研制的新型仿生机器人。特斯拉作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化企业,通过这次发布会,向全球展示了它大企业的担当,同时也打响了世界智能化加速发展的发令枪,接下来相信不论是国内也好,还是世界范围内,今后将会为整个社会带来层出不穷的智能化产品,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1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1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2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2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3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3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4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4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5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5
    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6聊一聊今天的“We ROBOT”发布会图6
    2024-10-11
    特斯拉发布图1特斯拉发布图1
    特斯拉发布图2特斯拉发布图2
    特斯拉发布图3特斯拉发布图3
    特斯拉发布图4特斯拉发布图4
    2024-10-11
    特斯拉Robotaxi来了!图特斯拉Robotaxi来了!图
    2024-10-1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