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自驾游需要准备些什么秋天来了今天休息带着家人去旅游一下,一共五个人,吃了午饭出发,去我们大同著名的红色景区平型关大捷遗址去逛逛,离我大概50多公里,需要大概一个小时时间,带着我的蛤蟆和家人去感受一下红色气息。 【出发准备】 我的是两驱蛤蟆,虽然去的地方是个山区,但是都有公路,不用越野什么的,简单检查一下车辆状况,比如轮胎气压是否合格,油量是否充足,应急电源是否充满电等等,带上一些干粮和充足的水直接出发,因为不是去露营,所以没有太大的帐篷或者烧烤架之类的,后备箱无任何压力。 【路线规划】 因为景点到家距离也就50多公里,短途,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山路转弯很多路不好走),30公里的城区路,20公里的山路,按照车内导航跟着走就可以了。 【旅行费用】 城区路段30公里比较平整,均速50多,全程开的自适应巡航油耗大概百公里9个左右,山路大概20公里,大部分都是Z字弯道,而且全程上坡,自己看了一眼油耗基本15个以上,因为天气十度多一点,不用开空调,还算省了一点,还能接受,总体算了一下来回100公里,消耗了大概12升汽油,折合当时的油价大概就是不到100块钱,还能接受,毕竟车里一共五个人。 【驾驶感受】 先说旅途中感受到的几个优点: 1.全程自适应巡航,城区驾驶的时候全程开始,省油省力,而且特别省油,比我自己开省太多了,基本全程百公里八个油左右,我自己开怎么也要十个左右,虽然是自动驾驶,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握好方向盘,脚随时踩在刹车上,与前车的距离都是可以设置的,方向盘上的加号按钮,按一下加5码的速度,可以更好地控制。 2.动力强劲,至于动力方面想超谁超谁,但是因为车里坐满了家里人,不开赌气车,全程安全最重要,过山路的时候全程上坡,并没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在平整路段还给开了一小段运动模式,感受了一下推背感。 3.悬挂给力,领克的悬挂必须也给个好评,在走山路的时候有很多急转弯,方向盘有助力转向也比较方便,最主要的是转弯的时候车身不倾斜,车内基本感受不到晃动,家里不会觉得晕车,得到家人一致好评。 【总结】 经过漫长的路程终于到了景区,让家人和领克都感受一下红色文化的洗礼,感受一下没有先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咱们美好的今天,放假了多带家人开着领克出去走走
#能耗记录这个油耗还行吧,行驶了两万多公里了综合油耗在九升,对于一款搭载2.0t发动机的车来说这个油耗水平应该是大部分车主接受的范围,当然在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上行驶,油耗我最低开过6.4,车子也是越来越好开,开起来也非常的湿滑。
#车险续保那些事看到这个话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买第一台车时,被4S店当成小日子在坑。 🚘【车型介绍】 车型配置:2019款领克01 劲Pro 购买时间:2019年11月底 落地价格:全款22W+ 🤦♂️【简述经历】 2019年因为结婚买了自己的第一台车,当时领克虽然是个新兴品牌,但是01的销量还是不错的,所以整个优惠不高,指导价198800的四驱顶配,也就优惠了3000,开票价195800,加上购置税就21W大了,我要再说我的保险买了8700多,而且还是紫金保险这种小保险公司,是不是冤种中的冤种。 只怪当时年轻,不爱计较,加上自己又是个特别怕麻烦的性格,就全都听4S店销售和保险专员的安排,我只管刷卡交钱。结果后面跟一个裸车价差不多的朋友聊到车险,才晓得,他的新车车险足足比我少了2000+,这时候我意识到,哦豁~遭4S店当小日子了。复盘分析以后,其实贵的原因主要就是加了很多不必要的保险项目,虽然由于时间久远,具体的我确实想不全,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我已经有车损险的情况下,还给我加了单独的玻璃险,大坑啊! 🗒【经验总结】 俗话说得好,第一次总是要交点学费的,从坑中爬出来,才知道如何避坑。在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后,无论是续保还是再买新车,所有车险我都这样买。 1️⃣险种怎么买 ✅交强险,这个不用多说,法规强制购买险种,无论哪家保险公司,什么渠道,价格都一样。 ✅车损险,这是商业险中最贵的一项,除非是年限较大,而且二手残值极低车型可以不买,其余情况一定要买。我知道某些大V会在网上说自己不买车损,因为一年下来,出险几率很低,不买的话,这一年省下的车损险就可以作为后续维修基金,只要不出险,这个维修基金会不断累计。这种论调不能说完全错误,但至少不适合绝大多数家庭。 ✅第三者责任险,这个险种一定一定要买,如果这个险种不舍得花钱买,建议不要开车,避免害人害己。而且按照目前的经济水平,路上的豪车可不少,所以我个人认为保额至少按200W买,预算范围内保额越高越好。另外,三者险一定要多花几十块钱把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加上,这算是三者险的补充险种,最好是直接共享三者总保额,千万不能省。 ✅驾乘意外险,如果说三责险是发生事故后兜底自身责任的险种,那驾乘意外险就是兜底自身伤害的险种。这个险种比过去传统的座位险保障范围更全面,保额更高,可以完全替代座位险。 ✅新能源车还需要购买一个外部电网损失险,这个保在外充电的,不贵,我印象中也就几十吧,没必要省。 ❎座位险,这个险种目前很多保险公司会以不加上出不了保单为理由,一定要加在保单上,不过可以选择买最低档的,几块钱,不影响大局,当然能不买就不买。 ❎玻璃险,自燃险,涉水险等等车损险已经包含的赔付项目,虽然从车险改革以后,车损险早就把所有涉及车辆损失的风险项都包含在内,但不排除某些保险公司为了利益,换个明目重复收费,我就吃过大亏。 ⭕️新能源车全损全赔险,这个险种是我今年买领克Z20的时候才第一次听说,不便宜,拿我发票金额12.99W的电车来说,3年打包买3700+,单独买一年2000+。保障全损情况下按新车发票价赔付,这个险种我反正是直接拒绝,我又不是按着3年就开报废买车,不可能花这冤枉钱,反正有车损险,全损按实际保额赔就行。当然钱多可以忽略我的观点。 2️⃣保险公司怎么选 首选全国性质的大保险公司,比如人保,平安,太平等。尽量不要为了小几百的差价选择小保险公司。原因在于大保险公司全国业务网点多,甚至偏远地区也能到场出险。对于一些只在市区行驶,完全不会开长途的车友,也可以选择当地有营业网点的小保险公司投保,确实能省几个钱。续保的话,没有必要选择原来的保险公司,同等级别哪个便宜换哪个。 至于理赔速度和服务,老实讲,保险公司都是一丘之貉,大保险公司也有烂的,小保险公司也可以高效,主要还是看各地区网点的底线高低和理赔专员的个人素质,反正遇上了不作为的,直接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别惯着。 3️⃣购买渠道 渠道选择就看哪个渠道给的返利多,我之前续保都是找的保险公司官方业务员买,返现最高一次是3600多保费返了800多现金。近两年因为保险行业调整,返现比较低,我都是在保养的4S店投保,赠送保养券,比保险公司渠道贵不了多少,可能就一两百块,但是赠送的保养券价值会比差价+返现金额还高。如果自己有特殊渠道关系,比如保险公司有亲戚啥的,可能会拿到更低价格和更多返点,总之只要是正规保险公司的正规车险(千万别买成统筹车险),哪个渠道算下来便宜就在哪买。 🌟【后来话】 关于续保那些事,不在于追求低价,但是一定要规避明显的智商税险种,在必选项后,能拿到什么价格就需要各显神通了。
#二手车vs新车买车这事,虽然在当今的经济水平下,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是个多么大的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不是小事,特别是在第一辆车的选择上,是先买台二手车练手还是一步到位选择新车长期持有,确实应该好好斟酌一下。 就我个人而言,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是2019年购入的领克01,新车全款落地22个多。 🙋♂️【背景和经过】 买车是因为马上要结婚,需要购置一台家用车,再加上后续还要买房,所以买车的预算就不可能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当时最先是把目光看向二手车,打算用25个左右买台17-18款宝马320i耀夜版或者17款凌志IS300 F Sport。 在宝马3系和凌志IS之间,我个人是更喜欢IS的,毕竟对一个在广东长大的90后来说,拥有一台咬地鲨永远比成为一名bimmer更具吸引力。但是IS在2019年的价格是真的很顶,一个原因是当时的雷克萨斯新车仍然是少加价提车就是最大的优惠,另一个原因是当时有传言IS即将停止在大陆地区销售,双buff叠加,二手市场的IS,有的比指导价还要贵,普遍行情在32左右,30以内根本不可能淘到一台车况好的,尤其还是在成都这座城市,咬地鲨简直是稀有动物,车源少得可怜,只能放弃。 宝马3系是因为之前在广东经常开家长的老5系,加上好哥们在2018年提了一台F30的320i耀夜新车,他刚拿驾照不久,不敢开,所谓的磨合期大多数其实是我在开着,3系的整体操控表现深得我心,所以在IS无望后,就开始找3系耀夜车源。那时候的行情普遍在25-27,不过当时比较执拗,只想着淘白色的320i耀夜,其他一概不考虑,而市场上大多是加长的Li车源,而且多是M运动套,好不容易找到一台耀夜版都是蓝色,来来回回找了多家二手车商,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车源,而且好些平台上标的耀夜版,实际去到给你台M运动,就把耳朵和鼻孔改黑了而已,个别车源还是一台车多家车商都在发,价格还不一样,水确实挺深。 就这么二手市场蹲了将近2个月,没有合适车源,加上我老婆一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保守,本就不信任二手车,就建议我买新车,当时25个左右落地的新车,BBA不用碰,34C以下就是买个标,纯属浪费钱,又从合资的大众丰田看到国产的领克,后面阴差阳错地在试完03+以后,老婆把01看上了,动力和驾控感受都在线,相比较二手3系还省了几万块钱,就这么把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车提回了家。 🆚【各自优劣势】 1️⃣二手车 ⭕️价格相比新车便宜。在预算不够买新车的时候,往往能花更低的价钱在二手车市场淘到心仪车型。 ⭕️残值对比新车的变化幅度更小。新车,尤其是燃油车,由于需要缴纳购置税,这一部分就是车价10%,加上只要新车上户以后就是二手车,残值还要再降,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车型而言,当你把新车开出4S的那一刻,车辆就已经贬值至少20%。而二手车,尤其是车龄已经四五年的车,实际上每年的贬值率已经不会像头三年那么大,相对更稳定,开一两年再卖,也不会亏很多。 ❌水特别深。买二手车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而且对于自身汽车知识和法律常识的积累要求较高。无论什么三方检测,甚至自费请第三方验车师傅,都有可能被骗,还是需要自己对车型车系有足够的了解,以及知道基本的事故车辨别方式才不容易上当。验车环节后的合同细节也需要仔细核对,任何模棱两可,用词有歧义的条款表述,都会成为后期维权过程中车商推卸责任的合法理由。 ❌需要把整备费用考虑进去。特别是某些车型年款有通病的情况下,如果在购买二手车的时候,由于自己或者二手车商的疏忽,没有看出来,这时候买回去很可能就需要额外花钱再整备一下,尤其BBA这类豪华品牌,整备费用不会低。另外就是有的二手车没有官方维保记录,这时候不知道他的保养周期,到手以后肯定是整体的油液等保养项目全换一遍是最稳妥的。 ❌售后保障欠缺。虽然现在绝大多数二手车商都有自己的售后保障政策,但是二手车商毕竟不是专业4S店,售后技术和服务质量上,普遍比不上有厂家背书的授权4S店。 ❌合适车源难碰到,需要有足够时间找车源。 2️⃣【新车】 ⭕️官方渠道有保障。4S店的售前售后服务,都是经过厂家认证的,在服务质量上相对二手车商,更具保障性。 ⭕️省心。享受厂家完善的质保,官方渠道购买的新车,只要在质保期内,车辆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可以免费在4S店检查解决。 ⭕️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颜色配置。 ❌需要缴纳购置税,价格高,而且上户以后车价立马打8折,后面卖车要亏不少钱。 ❌特殊配置等车时间长。 💡【总结】 人生第一辆车选择新车还是二手车,一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对车不怎么了解的人,不建议碰二手车,直接在预算内选择新车,可以避免很多坑。有一定汽车知识的人,在选择二手车的时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二手车的水那么深,就算有点道行也难免踩坑。
#养车成本爱车已经五个年头了,这5年养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作为第一批老车主,当时买车也是一时冲动就购买了领克01,就是喜欢,谁也不好使,一分钱优惠都没有,现在想想当时应该再等等多做比较,想想后期的养车成本就好了,等等党永远不吃亏。下面放几张美照。 ...查看全文
3.94
“良好”
共1777人评价
12万-18万SUV总榜
NO.10
超过94%的同价位车系
3.94
综合
4.11
内饰
4.04
配置
3.48
空间
4.08
外观
3.86
舒适性
3.98
操控
4.06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