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4款IONIQ 5 N(艾尼氪5N) 标准型

车是好车,相比国产新能源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续航问题,买来玩没问题,但是需要频繁充电,实际续航不太理想
null126632261:实际续航里程多少?
wavezz:好看
无趣之人啊:老想买了 非常好玩的大玩具 还是钱不够
车是好车,相比国产新能源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续航问题,买来玩没问题,但是需要频繁充电,实际续航不太理想
null126632261:实际续航里程多少?
wavezz:好看
无趣之人啊:老想买了 非常好玩的大玩具 还是钱不够
买它就是冲着他的安全和三电,还有五年免息以及车企比较实在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套路,至于外观内饰配置智能化舒适性跟国产新能源简直不能比,自取其辱。 【最满意】除了安全省心,空间算是为数不多比较满意的地方吧,之前开4肉的时候后备箱放了一堆东西,一直感觉挺乱的,现在这个Y可以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前背箱和后备箱下层,尾箱里基本就空了,看起来干净整洁多了?所以空间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不满意】 几乎没有物理按键是我最不满意的,开惯了油车,一直喜欢油车上物理机械按键的感觉,大部分功能基本可以盲操,驾驶时操作起来不影响行车安全,所以实在是不习惯在大屏上操作,没法盲操不说,看着屏幕操作都半天找不到地方或者容易搞错,特别是挂挡和调空调,屏幕换档和屏幕调空调的温度风速简直反人类,实在受不了,所以自己加装了一套物理按键,可以按键挂挡和旋钮调空调,顺手多了,不过还是最喜欢大奥迪的飞机档把。 【购车经历】 因为有瓦罐情怀,之前和老婆二人世界开的是一辆A4 allroad的油车,所以空间根本不觉得是个问题,但去年年底生娃后丈母娘过来帮忙带娃,后排用起来了才发现4肉的后排是真的小,大点的安全座椅都放不下,按我习惯的驾驶位调好主驾座椅主驾后排都不太好坐人了,所以考虑买辆大点的SUV电车。因为算是一个米粉,所以一直等到小米yu 7发布的时候也试着预订了,结果一看提车时间44-48周就果断放弃了,转头就定了这辆Y,之前逛商场的时候已经静态体验过空间了,所以都没试驾就定了,为了家人的安全其他国产的电车确实不太放心。 【提车价格】 31.55W五年免息,8000油漆补贴所以选了个白色,特斯拉都是全国一个价这点也是比较好的,都是直营,没传统车企4S店那么多弯弯绕绕不用浪费口水和精力到处比价和讨价还价。 【空间表现】 这个看我上面说的最满意的点就好了,除了手套箱是真的小太鸡肋以外,其他的储物空间很丰富也都够大,非常之够用,比我的4肉好太多了。 【续航能耗】 第一次把油车当日常用车,目前也没开多少公里,所以不太好评价续航,但毕竟刚从油车转过来已经有严重的充电焦虑了,总是不自觉的想充电的事,充满电开亏电怕损伤电池,不充满也不开到低于20%有感觉行驶里程太少不放心,因为我上班在异地单程有100多公里,家里又没买车位,租的车位又不敢装充电桩,买个车位小区车位打包卖给第三方现在第三方破产倒闭了,想买都买不到了也是无语?好在单位里可以免费充电,算是一种补偿了。 【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 电车嘛,智能化这块比起油车肯定好不少的,所以我觉得很不错了,但是要真跟国产新能源品牌比起来那真的有点不够看了,FSD要价6.4W买不起,语音控制也聊胜于无,摄像头是够了但是却没有流行的全景显示模式也是奇怪,车载导航是百度,但我习惯用高德,不知道啥时候能支持自由切换, 冰箱彩电也确实没有的,不过我自己加装了个后尾箱侧边冰箱,虽然不大但是也够用了。其他的也都还行吧,总比我的4肉好太多了? 【驾驶感受】 聊驾驶感受就一个字“硬”: 一是底盘悬架硬,过减震带和沟沟坎坎很颠,说是为了操控牺牲了舒适性但它的操控和舒适性都比我的4肉差啊,估计是因为它是SUV的缘故吧,我很少开SUV,有点不太习惯。 二是座椅硬,我第一辆车是日产大沙发,第二辆是奥迪,座椅都很舒服,经常长途开四五个小时都不觉得累,但这个车提回来后连续开不到一个小时就腰疼了,硬邦邦非常之不舒服,绝对差评,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改善下。 第三个就是刹车硬,刹车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车都要硬,不太习惯,只能慢慢适应了。 最后就是方向盘硬,方向盘比我之前开过的所有车都要重一点,害得我现在都不太敢单手操作掉头和停车入库等,希望以后也能适应吧。 另外就是转弯半径比较大,以前一把能掉头的小路现在都要两把。 其他方面就都是好的了,方向盘指向精准指哪打哪,电门和刹车都没有虚位,随踩随有,车身也比较稳,转弯侧倾小,很有安全感,比我开过的其他油车的SUV都要好。 【充电时间】 比国产电车动不动800V1000V平台比起来肯定完败根本没得比,不过家里还有个油车,真要遇到比较急的事或者很远的长途要开车可以开油车,所以这点不算个大问题。 【维修成本】 还没维修过还不知道,不过我买了4年延保,日常事故也有车险,所以这方面应该也不是什么问题吧,但油费和保养费跟油车比几乎可以忽略了,何况我单位里还能免费充电。
YU7提车啦! 【购车经历】 之前有三辆车,奥迪a4l,三菱越野,坦克400,因为我们喜欢自驾游,大学毕业后自驾走完了几乎整个中国,还有国外7个国家!所以对空间和底盘有一点要求!其他无所谓,直到有了坦克400混动,才意识到出去玩有电的乐趣!晚上露营开空调,外放电做个饭,真的很舒服! 所以对电车慢慢有了好感! 【选购原因】 对于电车:就知道小米,特斯拉,其他完全没了解过, 93 年的我,感觉开始对什么都没啥兴趣的感觉,所以为什么选小米呢? 1:小米汽车除了是一台交通工具外,还能带来超大情绪价值,比如回头率,我是我们县城首台,哨兵模式下,记录了好多人拍照围观, 2:还有他的颜值很高,大前车头,侧面线条流畅,很优雅!实车比照片要漂亮! 3不明白国内的车企为啥就连车漆都做不好,初来乍到的小米却能那么吸睛,这点应该算个性化! 4还有我们家智能家居也用的小米,比如电视,电动窗帘,扫地机等!性价比挺好! 5: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人都算个小博主,我也算吧哈哈哈🤣,这个汽车真的是流量密码的存在! 所以在发布会直接盲抢了yu7 max准现车 【提车价格】 裸车350400,保险8260,购置税:1000多(没上牌,还没交) 反正基本下来36万了 【续航能耗】运动模式下, 环城路:平均速度61.8,能耗18Kwh/100km, 高速路:平均速度94.5, 能耗20Kwh/100km, 没有专门刻意测试,也没有刻意去以某种方式保持去驾驶!随意开的结果! 假如一度电一元,那么高速一公里0.2,环城路一公里0.18, 我认为还可以吧,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电车,没有其他参考对比,大家觉得呢? 【空间表现】 乘坐:身高1.75米,驾驶位舒服的状态下,后排座位也是足够的,加上后排座椅能放倒135度,头部空间也是充足的!10分能8分 后备箱:我感觉不大,看车辆的造型其实都能明白了,和常规的suv去比的话,是能差一些的!10分能6分 前备箱:能躺进去蜷缩一个1.65米,体重106的女人,哈哈,别问我咋知道的!肉眼去看的话,那么大的前车头,前备箱其实很显小!10分能8分吧 车内存储空间:手套箱,放进去一个笔记本绰绰有余,后座底下也有小收纳盒,还有如果没选装冰箱,冰箱位置也是有储物盒的,还有车门处,尤其开关门位置刚好卡住手机,很稳,加上8个磁吸点,和前面的两个1/4拓展螺丝孔,这些小设计,很人性化,10分的话,我给12分!必须多两分出来! 【智能座舱】 天幕:Max是有可变天幕的!语音控制就可以调节透光度!实测纯黑的情况下,直视太阳确实一点都不刺眼, 有科技感! 天际屏:1.1米长,横穿整个前挡风玻璃下方,科技感很强,确实能比普通HUD给人能多带来很多新体验,视觉感受完全是一个很清晰的屏幕!好评 零重力座椅:躺下来,腿托拖住的那一刻,确实很舒适,照顾到了驾驶员,点赞! 氛围灯:这个算不不上智能,但是真的很有氛围感,光线是那种柔柔的泛光,不像一个生硬Led灯带那种夜店风!这个好评 【外观】 这个不用多说了,10万个读者10万个哈姆雷特!我认为国内车子颜值天花板了,实车很优雅,线条流畅! 【最不满意】 基本说的全是优点,说下我认为的几个缺点吧 1:天幕:max有可变天幕,pro和标准版,还要自己买遮光天幕,自己去安装,我认为这是汽车文化的退步,既然做不到防晒,那么哪怕你做一个全封顶的,或者直接加一块电动哪怕是手动遮阳帘也可以!我比较接受不了这点! 2:max版准现车,固定加了很多配置,但是20寸轮毂的轮胎却是韩泰的,本来感觉max性价比都不是很高的对比pro版,所以我认为这个可以给max版本升级一下 3:后排没有通风,按摩可以没有,通风我认为是个很实用的功能!尤其夏季! 【总结评价】 整体来说,我很满意!颜值拉满,情绪价值拉满!在这个需求饱和,功能过剩的年代,几乎普通的车子功能足够满足用户需求了! 所以我认为附加的情绪价值,很重要,这点小米毋庸置疑做的很好! 10分我可以9分 【最后】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喜欢就买,祝各位车友都能提到心爱的车子!奔赴山海!
外观:见仁见智的一项,贯穿式大灯确实同质化太严重,品牌辨识度不高,好在家人还算接受 内饰:物理意义上的毛坯,各种毛毡内饰面,不得不买了一堆覆盖配件,略微减轻使用磨损。对比国产动不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算是简陋,好在质感尚可,满足基本通勤需求足够 空间:这是最大的亮点,在比其他车型略小的体积下空间大得多,得房率极高,也算是没有冗余配置的赠品。 配置:驾驶配置符合预期,无论电耗、操控、车机流畅都在水准之内。舒适配置方面就不及格,没有眼镜架、无线充电鸡肋、座椅偏硬、悬挂仍旧偏硬朗,同乘的家人表示坐久了没有原来的油车舒服,还得买点配件改善 总上所述,优缺点都很明显的车型,符合目前入手的背景的情况下直接入手,后续使用表现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