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0款MG6 1.5T 自动Trophy旗舰版

操控还是可以的,这个价位隔音醒不行,主打运动的车子,支撑性可以,不是很舒适,赛道座椅支撑性很好,综合感受来说,对得起这个价位,除了油耗,本人经常暴力驾驶,车跟的上脚。
·MG6
操控还是可以的,这个价位隔音醒不行,主打运动的车子,支撑性可以,不是很舒适,赛道座椅支撑性很好,综合感受来说,对得起这个价位,除了油耗,本人经常暴力驾驶,车跟的上脚。
?购车经历:2021年那时候手里算是攒了一点小钱,打算给自己入手一台小车,那时候看过领克看过星瑞看过名爵,最后的感受是领克太过于玩性化,星瑞又严肃的太厉害,名爵外观张扬,后来在名爵的一个车展上认识了一个很久之前就联系过的销售,我便开始尝试了解名爵6pro这台车,最后下定决心提了名爵6pro,因为个人感觉这台车虽然外观过于张扬,但空间舒适度还是兼顾家用的,所以选择了名爵6pro ?提车价格:裸车当时14.88w旗舰版次顶配,落地不到16w。 ⛽能耗表现:平均市区在8.4左右,高速6.2上下,近距离红绿灯行走可能要9个点往上了。 ?最不满意:最不满意的是几乎没有什么车主的活动,周边联名也好像很少,车钥匙没有一键启动之类的。 ?驾驶感受:方向指向性没问题,动力完全足够用,高速超车几乎在10秒内能完成,换挡也算及时,就是强制升挡会少了点玩乐性,但毕竟十几万的车,代步买菜或者浅浅的玩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是偶尔会被说鬼火少年长大了哈哈哈。 ?乘坐感受:避震偏硬是真的,座椅包裹性没问题,软硬也适中,空间足够大,特别是后备箱,因为是掀背所以不管是视觉上还是实用感受都很不错。
一个疯子z:这是贴膜,还是喷漆?
努力买x3的小伙:没我的帅
Whisky877:都是大冤种我落地15,你比我还高
【最满意】如今中国品牌在产品运动化方面的打造愈发成熟,名爵6本身产品有着不错的基础,而这台新增的名爵6 Pro算是保证了作为家用轿车基础的前提下,增添了更多运动化元素,重点依旧是保证车辆的舒适性表现,算是给予年轻人一个较为独特的选择。 【最不满意】降挡动作的回馈上,尽管有快速降挡机制,但连续2-3个挡位的快速降挡动作,还是会稍有一些迟疑。 【驾驶感受】动力输出挑不出太多毛病,属于力度尚可且输出顺滑的类型,标准模式基本在城市里驾驶满足驾驶员需求还是足够的,当然如果是全力输出的状态,还是很多小排量涡轮增压车的特点,力道来得快去的也快,后劲一般。油门踏板的响应速度比较积极,到不了很贼的类型,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适应。 变速箱算是体现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特点,换挡速度平顺且快,对于驾驶员的意图响应速度较为到位。 【乘坐体验】车内整体风格与名爵6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之处进行了调整,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方向盘3、9点处加入Alcantara材质,一体式座椅采用双色设计,顶部还镶嵌有“MG”的Logo,至于座椅的乘坐感受,填充物依旧很软,整体坐起来还是一个以舒适为主的座椅,腰部承托性尚可,腿部的支撑性就相对一般了。
外观没买之前觉得挺好看的,买完之后觉得 没那么好看,不耐看啊。 内饰运动座椅什么都挺好的舒服 配置一般吧 空间挺大的 驾驶感受辣鸡,刹车放完都没动力的还什么运动车,放完刹车都没动力的,稍微有一点点上坡路段等红绿灯放完刹车还会溜车,必须踩加油踏板才可以,刚买来的时候开出了19个多油耗,之后降下来也要九个多,跑高速七个多
驾驶操控的感觉很好,乘坐感受也算舒适的,但是拥堵路段开起来有点难受,其他地方只能说还行,还有就是,买早了😂
煙火里De尘埃:干式双离合就是这样,越堵越顿挫,我的手动运动版,裸车91300买的
2022年1月份定的车,我和我老婆第一眼就相中了名爵6pro,看车买车定车做分期,全部弄到好两个小时,我对这个车喜欢符合我的性格,车价格不贵,做分期也很快,选择性很多,大家都能负担的起,颜色有很多种每一个都很好看,特别是雷霆灰,比较神秘感,其他的颜色也各有千秋,尤其是车尾灯,可太漂亮了远远看过去像奔驰尾灯,内饰也很豪华,全是带皮座椅,全运动式包裏,整个人都完全包裏在内了,整个人就很舒适,坐着特别舒服。配置上其实在这个价位上已经也没什么可说的,1.5的发动机已经完全足以,虽然加速时会有顿挫感,有延时,但是还是能接受的,全车配置的360全景影像可以说是非常好用,我再也不怕我老婆倒车入库了,总体来说,6pro这款车还是比较实惠的,目前已经安全行驶了9000公里,车辆无任何质量问题,就是胎噪有点大,还需要改进一下比较好。
她说戴了不算给I:多少落地
【购车经历】 本来打算买朗逸的 后面发现朗逸不够年轻化 刚好边上有名爵4S店 就去看了 一眼就相中了这台车 试驾了一下体验还是挺好的 提车价格 当天下午就买了裸车11.78 落地13.1 感觉还是可以的上牌费服务费啥的都没了。 【驾驶感受】 平时开开还是舒服的 就是上高速了感觉标准模式加速有点跟不上了 运动模式反应真的快 开了140左右还挺稳的 【最不满意】 隔音效果不好 胎噪有点大,上高速更加明显 还有就是空调声音吹风也很大就有点奇怪了 【乘坐体验】 座椅包裹性真的强 做起来舒服多了, 【空间表现】 后排我也没做过 但应该还好 后排3个人也不拥挤 【油耗】 油耗怎么说呢 之前也没怎么开过 这是第一辆车 所以油耗会有点高 也没仔细算过但应该8个左右
【最不满意】 这台车的舒适性还可以,座椅的确是值得肯定的,坐在上面刚好拖着自己的腿,并不会显的空,油门踩着也比较轻,开久了也不会觉得特别累。座椅的柔软度和包裹感还是非常不错的,就是隔音不太好,高速的时候胎噪声还是比较明显的。空调效果:空调效果不错,空调出风口设计非车的人性化,非常舒适,车内噪音和异味,隔音效果真的一般,平时上班使用中,没啥事情,但是到了高速时候,胎噪音明显出现。
口香糖无味:我最近一直在二手车看这款配置和颜色的,真是找不到呀
路还长别太狂Ing:现在低配配车很少啊,很多地方都没有
小子你瞅啥213:多少落地
上一台车老帕萨特,在老爸那里服役9年又过手我这里一年,完美退下历史舞台。第二台车为了一抛老帕萨特那种老态龙钟决定选台运动一些的,经过商议名爵6还是比较符合的,关键是比较便宜。 就开过着两台车,感受不是很深刻,说驾驶感受的话只能对比着来说了。 【驾驶感受】 名爵1.5的机子比帕萨特1.8的机子加速要快那么一些,换挡加速明显转速更高,更激进一些,方向盘的虚位没有帕萨特那么明显,底盘方面我感觉还是帕萨特更胜一筹,底盘比名爵6更软一些,开上去坐上去也更舒服。 【油耗】 油耗目前自己还能顶的住,一直加92,一箱加满跑560公里不是问题,有时候和兄弟会开重脚一些就没这个成绩了。
【外观】 头一次去店里看车的时候,我就觉得属它的造型好看,格栅设计比较大气,前脸辨识度高,算是名爵里面外观比较好的一台轿车了。 【内饰】 内饰设计运动感强烈,就是它中控台材料不怎么样,用手摸起来挺粗糙的,座椅包裹性好,软度合适坐着舒服。 【驾驶感受】 动力强大,起步不用给油就冲出去,高速上超车就几秒的事,底盘比较稳,开到120时速不飘,方向盘直向明确,指哪打哪。 【不满意】 唯一缺点是后排空间略小,坐三个人会比较挤。
十来万的车也许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能够负担的起的车子了吧,作为一个二十多岁人生第一次购车者,我应该跟大家分享一下购车经历和用车惊喜与不足! 【提车价格】 广州某名爵4S店购买,14W分期落地。这个价格对当时来说已经差不多了,服务费有 3K 做三年低息30%首付,月供2555左右。 【购车经历】 从提车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销售还可以,不怎么薅,也很爽快 【油耗】 高速油耗6个多一点点,拥堵10个往上,一般道路7个多。 【保养】 除了首保送了三次保养。 【亮点配置】 配置方面先说说动力,发动机15c4e基本上名爵都在用这款,181匹马力,285牛米可以说挺强了,小红按钮我觉得是个非常不错的配置,打开超级运动模式推背感还是有的,轮胎方面用的18寸轮毂配宽扁胎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可开关阀门排气也是心满意足,公路上偶尔来点小激情很不错。还有尾部F1领航灯样的雾灯极其不错,到了晚上我就习惯性的打开它,给后车起到一定安全作用。另外车机支持carplay是非常不错的,毕竟是目前非常好用的车机交互功能。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和不满意的地方。 首先胎噪大、风噪大,上高速风噪更大。日常路上稍微不好的路面最大的是胎噪。当然,轮胎这东西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底盘方面比较硬,路道不好的地方开不太合适。高速过弯,原地掉头姿态可以说非常好,这得益于这样扎实的底盘调教。 操控好,指向精准,高速不觉得飘。 座椅颜值非常不错,我是特别喜欢这个座椅的,很运动支撑性好,但是比较硬。 空间方面也是很大,我坐着还是挺宽敞,后备箱容积也是很大的,这点掀背肯定是优于三厢车的。当然掀背风噪会比三厢大。 接着说动力,这个价位双离合变速箱没有顿挫是不可能的,猛给油会有零点几秒的延迟,升档响应能力呢还可以。我认为这款车中段动力挺优秀,当踏板踩到一半的时候明显可以感觉到充沛的动力涌来,不敢深踩踏板,太快了。 到目前为止行驶1千公里的里程,大部分市区开。 最后做个总结 这款车适合不在乎保值,主要家用,喜欢驾驶乐趣,有动力,有操控,一两个人开,且不在意舒适 度的拥有。祝大家用车愉快!
小叔02:我去,你这直接是复制粘贴我的
不凡鲸鱼IO:年轻人月供2555承担的起?你多少工资?
Sephiroth帅:普通人这辈子能够上到20w的B级车,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
外观设计风格很时尚,内饰也很高级,不逊色二三十万级别的车,而且配备运动座椅,完全贴合身体曲线,坐着很舒服,开了一星期给我的感受就是城市里开的话油耗会比较高,但是在乡镇的时候油耗在7.2左右,也还可以,在一个就是前面盖子散热慢,我担心会不会开的路程远了,前面冒烟了
风吹过的声音11:有车友群吗滨州
干净男优:你这落地多少?同滨州
【最满意】 当我打开超级运动模式按钮,车辆就会进入运动驾驶模式、打开运动排气声浪、仪表和中控也随之变成红色,给我下赛道的感受。在运动模式下,油门会变得灵敏一些,换挡基本都维持在3000转以上。这种模式,动力充沛,但是油耗偏高。 【最不满意】 隔音效果不太让我满意,尤其是隧道内高速行驶, 噪音比较明显。可能是因为我体验的时候,正好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所以,就感觉到车内有异味。 【驾驶感受】 普通模式下,在平路上行驶,它的动力输出并不激进,反而是柔和,用普通驾驶模式走比较陡的回头弯山路,变速器的配合程度就不是那么完美了,有时候能够感觉出它的顿挫感。换成运动模式后,动力输出直接。底盘的支撑性有些偏硬。 【乘坐体验】 整个车的空间宽敞,前后排都有不错的乘坐空间,乘坐体验良好。
冇脚嘅雀仔666:油门响应比univ好,底盘比univ整,配置比univ低
LI8888:老款啊
名爵6/6 Pro作为一款主打运动风格的紧凑型轿车。前端姿态压低,充满攻击性犹如捕食的猎豹,细长的日间行车灯“杀气腾腾”,颜值很抗打! 瞄准了需求丰富的年轻人消费群体,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双十佳”的动力组合更是锦上添花,使其产品竞争力又高了一个层次。广汽传祺影豹迎是它的竞争对手,两款车型价格相似,主打风格都是“平民性能车”,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驾驶感受】 名爵6 Pro全系标配1.5T+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最大可以输出是181匹马力,峰值扭矩285N.m,日常使用完全够用,前中段动力输出平顺,不过小排量发动机后劲儿不足,不过也不需要后段,能够带给你瞬时加速的快感就够了。 【乘坐体验】 车内整体风格与名爵6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之处进行了调整,前面我们也提到了高配版车型方向盘3、9点处加入Alcantara材质,一体式座椅采用双色设计,顶部还镶嵌有“MG”的Logo,至于座椅的乘坐感受,填充物依旧很软,整体坐起来还是一个以舒适为主的座椅,腰部承托性尚可,腿部的支撑性就相对一般了。 【推荐车型】 (1)名爵6 1.5T自动领潮版 推荐理由:它的配置还是相当丰富的,LED自动大灯、无钥匙进入、后部驻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等基础的辅助配置齐全。进入车内,电动天窗、10.1英寸娱乐大屏、换挡拨片也都是标配。自动领潮版在车系中属于入门版本,算上优惠后其裸车价不到10万元,价格上还是比较容易吸引到那些预算较为紧张的消费者。 (2)名爵6 1.5T自动Trophy豪华版 Trophy豪华版升级了Trophy运动外观套件、18英寸运动轮圈、运动排气、三种驾驶模式切换以及运动座椅,在视觉上就相当抓人眼球,在运动感的营造上,Trophy豪华版可以说是相当到位,除此之外内部配置还增加了头部气帘和手机无线充电两项配置,如果你想要战斗的外观带给你视觉上的满足,选择Trophy版车型准没错。 (3)名爵6 1.5T自动Trophy旗舰版 最具性价比的版本当属Trophy旗舰版了,作为车系中的次低配版本。与Trophy豪华版相比,多花一万元你就能得到联网功能全面的斑马VENUS智联系统、手机App远程控制、蓝牙钥匙、全液晶仪表、BOSE音响,车机智联表现最为周全。此外该车型还配备了全景影像、分区自动空调、空气净化器三项便捷/舒适性配置,这一万花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值了。
首先外观很吸引人,是自己喜欢的车型,身边朋友也劝不要买国产车,冷门车,但是自己喜欢啊!果断就买了。 【乘坐体验】 座椅很舒服,开车感觉不到累,过年回家开了1700公里,感觉很不错 【油耗】 油耗还可以,挺满意 【销售态度】 销售态度一般,比较差劲,反正签合同前挺好的,后边就不行了,中午一桶泡面把我敷衍过去了。4s有答应送膜,但也没有说什么品牌,现在签完合同贴膜告诉我送的质量差,叫我加钱贴个好的😓送的脚垫也是垃圾得很,硬邦邦的,还不贴合,伸脚踩油门那边突出一大块。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就是胎噪风噪有一点大,还有就是有两次不知什么原因,后背箱打不开,试了好多方法都打不开,很恼火! 总体来说很满意,是自己喜欢的小黄😁
用户6728483688197:买了车交车时告诉我反光镜折叠功能没有,缺芯,有了芯片后给加装。这不是坑人吗?买了这个功能我新车用不上此功能!
川M小六:送的1080那种膜,我加了一千多换的膜
Nichou:加了800贴的3
提车一个月了,目前跑了一千五百公里,来分享一下感受给有想法的还没买的朋友做参考 【购车经历】 98年的,人生第一辆车,代步用,当时考虑过速腾,星瑞,型格,最后都被pass了,不过话说回来之前特别喜欢十代思域,第一次见到十一代思域是看了38的视频,当时觉得这改的什么玩意,丑爆了🤨没想到新款看多了真的越看越好看越看越喜欢😂。买车之前看了很久的懂车帝,心里也有个我们这边大概的价格,然后就去四儿子店看车了,最后也砍到期望价格了,我是五月底订的车,过了一个月提的车,刚好也赶上政策,最后劲动全款落地14.7送全车膜,脚垫,真皮座椅。现在的价格肯定更便宜了,还没买的朋友就不要参考我这个价格了,多看看最新的懂车分 【动力表现】 动力很OK,我虽然不飙车,平时开的也不猛,但是动力这东西我可以不用但是你不能没有,日常超车轻轻松松,跑过两次高速开到160没啥问题,再往上就不敢开了😂安全第一 【改装】 自己从网上买了一套燃动的套件安上去了,淘宝买了个carplay转接器,自己手缝个皮方向盘,别的没动😬当时很中意燃动的大轮毂和运动套件,而且燃动的熏黑大灯特别喜欢,但是燃动阉割了并线辅助和倒车车侧预警,很多朋友认为这两个功能没什么卵用,但是我觉得有总比没有好,并不是说完全依赖它,但是有这个提示总归是好的,变道的时候双重保障心里踏实。 【最不满意】 1.配置有点低,后排没有出风口,虽然平时后排不坐人,但是父母上次坐了一次后排觉得有点热😐当时风量我已经开的很大了。没有倒车雷达,前雷达没有我无所谓后雷达也没有,而且淘宝上没有单独卖后雷达的,要买都是前4后4的,就很难受,准备后期加一个 2.车漆太薄了,已经被小石子蹦到两三次了,蹦到就掉漆,然后就是胎噪确实有点大,不过我平时开车喜欢听音乐,能盖住一点 其它方面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驾驶感受】 没开过什么好车,个人觉得不激烈驾驶的话很好开,转向精准,CVT变速箱虽然有点拉跨,但也不是没有优点,开着平顺,舒服 【油耗】 油耗这方面看个人开车习惯跟行驶路况。不堵车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猛踩油门猛踩刹车油耗就不会太高。自己开车比较佛系,平时开空调不走市中心,表显一般是7个油,然后每次加油我都有记录,目前开了1500公里算下来也是7个油。不开空调的话会更低点,表显最低开过4个油。希望后面还能再降一点,买了车才发现加油是一项大开支😑。 总的来说这辆车满足了我的预期,我很喜欢,未来的很多年我都会一直陪着它🥰真心建议有想法的朋友多去看看懂车分,我订车前可以毫无夸张的说把劲动版所有的懂车分都看了一遍,天天没事就刷车友圈😂看到了车友们反映的很多问题,我觉得我能接受我就决定买了,任何车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缺点,只要这些缺点你能接受那你就可以买,最起码不会后悔,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
导语: 紧凑车市场是众多车企的必争之地,东风日产轩逸称得上是该级别的标杆之作,销量常年稳居前三甲位置。2023年3月,全新轩逸家族正式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不仅针对造型进行了调整,并将油耗水平比肩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时轩逸·经典也同时在售,进一步降低了车型的售价门槛,那么新车都有哪些亮点呢?又该选择哪款配置才最划算呢? 造型: 百万级豪车仅凭LOGO就能赚足回头率,但作为一款纯粹的家用轿车来说,想依靠颜值俘获众多消费者的芳心就绝非易事了,动感有型的高颜值是消费者选车的根本,全新轩逸家族采用全新V-motion家族式前脸设计,燃油版搭配了展翼式进气格栅,而超混电驱轩逸则通过星阵式前格栅加以区分。前LED大灯集成了透镜和流水式转向灯,使新车看上去更显档次,高级大气的双色车身、17英寸多幅轮圈也称得上是个加分项。细细观察后发现,燃油版和混动版在尾灯的处理上也有些许差异,其中超混电驱 轩逸在尾门上还贴有e-POWER和300尾标,排气布局均为隐藏式结构。 内饰: 纵观整个内饰,相比同级车档次感和细节处理都处于中上等水准,12.3英寸高清电容悬浮式中控屏内置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系统并拥有六大科技板块,遗憾的是不支持手机CarPlay和百度CarLife投屏。三炮筒式空调出风口很讨年轻人喜欢,物理实体按键+旋钮的双区自动空调也很方便驾车时盲操。日产的大沙发在业内名不虚传,Multi-Layer人体工程学座椅能够在偏软的填充物覆盖下,给予身体足够的支撑性与包裹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52/1815/1450毫米,轴距达到了2712毫米,相比老款车长增加了3毫米。不过车宽、车高以及轴距均没有变化。不过超过2米7的轴距表现带给后排的乘坐空间并不局促,而且中间地台的凸起并不高,就是前2后1的充电插口有点少。 动力: 郝哥认为选择轩逸的消费者最在乎的就是性价比和油耗水平了,燃油版全新轩逸依旧搭载1.6L+CVT动力总成,综合工况下油耗为5.57升/100百公里,如果您还不满足,那不妨看看超混电驱 轩逸,新车搭载日产第二代e-POWER技术,可达到100%电驱以及快顺静省的行驶效果。在技术方面和硬件方面比第一代e-POWER提升不少,更换了性能更好的碳化硅/氮化镓半导体材料后,逆变器体积减小了40%,重量减轻33%,因此燃油经济性必然也有大幅提升,内饰可通过挡把样式进行快速区分,直排式换挡把是燃油版,采用滑鼠式电子换挡杆的是超混电驱 轩逸。 虽然超混电驱 轩逸只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53千瓦的1.2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其实它扮演的只是增程器的角色,主要用于给驱动电机和小电池供电,并不会直接驱动车辆行驶。换句话说,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的电动机才是它真正的动力源,就好比随身携带着一座可移动的充电桩。当然,e-POWER跟我们印象中的增程式也有所不同,它的电池容量非常小,重量轻不占空间,使用起来基本上就是类似充电宝闪充闪放的状态。因此,超混电驱 轩逸开起来就是一辆纯电动车的感觉。根据官方透露,市区工况3.96升/100公里的平均油耗表现十分抢眼。有报道称曾经极限测试下一箱油可行驶1700公里,郝哥感觉有些夸张,但至少超过1000公里应该问题不大。缺点是虽然具备了电动车的优势,但仍需要燃油指标才能购买,对于摇号城市来说有些难度。 导购: 近日,根据郝哥探访北京地区某东风日产4S店得知,目前轩逸家族共在售11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8万~17.4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均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首先超混电驱 轩逸是当下主打车型,售价区间为13.89万~17.49万元,,新车全系优惠2.8万元左右,通过配置分析并结合优惠情况,郝哥推荐您首选超智联Plus版(指导价14.99万元)。理由是入门车型全电驱Pro版配置太素了。既没有天窗、倒车影像和多功能方向盘、也未配备中控大屏,甚至连大灯还是卤素光源,唯一能拿出手的配置只有双区自动空调和7英寸液晶仪表,相比次低配全电驱大屏版,指导价只增加4000元即可换来12.3英寸中控大屏,包括4G车联网功能和导航等功能,还是比较划算的了。 竞争对手: 众所周知,丰田雷凌卡罗拉和本田凌派思域长期以来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如今像比亚迪秦 Plus DM-i等插电式混动车型或许也将抢占部分市场份额,那么相比竞品,超混电驱 轩逸最大的优势是比混动车更像电动车,比电动车又免去了充电繁琐的步骤,极具诱惑力的终端优惠也十分有竞争力,那么如果是您会选择谁呢?
【续航】 买的55续航版本的,当油车开的。冬天续航一般,天气暖和了续航能到50公里左右 【油耗】 油耗最低开到表显1.6左右,感觉实际应该要比表显高一些。(配图全部是馈电油耗,我基本当油车开,我好像开出了比工信部更低的油耗,表显可能与实际油耗有差距,仅做参考) 【智能化】 智能化在这个价位来说,还算不错,够用。我本人不是很追求智能化,省油耐用是我追求的,耐用目前无法评价,省油来说,应该和雷凌卡罗拉轩逸一个级别,百公里油耗差应该在个位数,因为我本人开过1.8双擎的卡罗拉 【最不满意】 吃胎:这车吃胎是最大问题,这种现象基本每个车上都有,我的车是前胎有点吃,后胎也有一点,打算跑个五万公里对调换一下,将来换个好胎不知道会不会修复这个问题。 灯光问题:灯光太暗,远近光都暗,还没我家的那台雅迪电动车亮,建议比亚迪厂家把灯弄亮一点,按照雅迪的标准就行,最起码让我们照亮回家的路。 前防撞梁太短:前段时间被一个骑摩托车逆行的快递员刹不住车撞了,侧方位被怼烂了水箱,前防撞梁完好无损,摩托车前轮完美的避过防撞梁击穿了我的水箱,哎…真是无语,比亚迪你造车用心点不行吗,不要为了降价而忽略了质量问题,少点降价把质量问题提升上来消费者一样会买单。 【购车经历】 开过卡罗拉双擎,特别省油。本来打算去买卡罗拉的。朋友说秦开起来像电车,加速快,丝滑。噪音低,然后我就去试驾了秦plus,然后就入坑了。开了一段时间,除了油耗和卡罗拉半斤八两外,其他方面全方位碾压卡罗拉。安全配置方面不清楚不做评价! 【提车价格】 全落地89000 【驾驶感受】 很好,挑不出任何毛病,加速有力,堪比其他车2.0动力,高速想切谁切谁。丝滑无比,电车一样的驾驶质感。大部分时候静音效果非常棒,发动机介入以后声音也可以接受,反正比卡罗拉静音强的多。 【保养】 刚出了守保,这车适合0w-20低粘度机油,高粘度油耗会增加。 【亮点配置】 车机的语音系统很实用,想去哪里喊一句“小迪你好就可以了”
【动力表现】从试驾后就觉得动力表现不错。提车后跑了300多公里了动力方面确实满意达到预期。油门响应挺快了,给油车提速非常平顺,虽然有模拟换档但是一点顿挫感都没有,可能是cvt先天优势吧。目前只用了d档,动力表现就够用以后上高速在看看s档上120超车和提速表现。动力方面家用动力表现完全够用。 【最不满意】 不满意的地方目前暂时发现两个。1、是倒车不太愿意出力,前进和倒车落差太大。2、是45度陡坡起步有溜车现象。无意发现的,没开自动驻车功能应该是没开的原因。严格来说应该不算不满意问题。 【购车经历】 2021年12份开始有换车欲望,因为之前那台比亚迪速锐转向柱故障灯亮了,方向锁死(能搬动但是要用很大的力有点像熄火打方向的感觉)还好是省道,速度50左右反应快差点出事。加上9年7万公里换的第二根转向柱(4000多一根)。看了比亚迪宋pro120续航混动、昂克赛拉、速腾、最后看了思域。宋pro驾驶感受真的不错说实话有点心动,主要考虑不会再5年内再换,担心电池后期保养,虽说终身质保但是正常衰退是不给换的。另外就是比亚迪有个毛病没有金典换代车型,动不动就停产,比如速锐、思锐等等。昂克赛拉外观确实漂亮,不能接受的是后排家人坐车太憋屈。速腾呢空间非常满意动力也挺好提速反应比思域要好,唯独担心几年后速箱慢慢顿挫,毕竟是干双到不是怕坏只是时间长了顿挫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天生的。思域呢车漆薄,还有就是玻璃升降有廉价感不过能接受单轨升降也没办法,另外最小离地间隙确实稍微低了点,但还好视线挺好弥补了点遗憾。最后综合考虑了思域油耗还好提速表现不错,空间也说的过去另外十一代配置也不算低,懂车拆解a、b柱加强外观吧见仁见智反正我觉得不算丑。最终还是决定购买思域。 【提车价格】劲控版,落地价155900,购置税13700,上牌600保险5000不到点具体记不住了,落地175000不到一点点。 【驾驶感受】从试驾到提车后驾乘感受。1、动力表现不错,提速非常平顺,响应速度还算可以,涡轮有一点点迟滞还算接受 范围。2、底盘还算紧致起码感觉不到松散。过减速带流畅没有多余抖动和体感。3、因为车门设计低,驾驶位视线在我看过轿车里算很好。4、后排空间不像b级车那么宽敞但还好不局促。5、车机反应比较快暂时未发现有卡顿。缺点就是播放器太丑又不能自己装播放器这点不理想,还有就均衡器只有高音、中音、低音三档也不满意。6、方向盘悄悄偏重但打方向手感好回正到位有些许修正量转向能做到车随人意这点好评。7、空调不错,试驾没开空调,也没对比但是和我提车的朋友都觉得空调不错效果很好。8、辅助驾驶这块还好虽然我还是不太信任这玩意我试了车道保持让我经惊讶的是还行没有过多的修正。至于l2自动驾驶以后上高速在试反正也没报太大期望值主要是内心还是不太信任。9、隔音效果之前网上听很多博主反应思域隔音差说日系通病,我没开过太好的车到是坐过。总的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试驾和购车后专门认真注意了一下真心话,没有纯电安静但是绝对不像他们说的噪音很大很吵吵。70以上发动机声音会慢慢变大只要是匀速提速声音很小,红绿灯重油(不是地板油哈旧车高速我喜欢开快车最高时速150左右但不喜地板油)d档声音会大多一点能清楚听到发动机提速声音但绝对在接受范围,s档试了一下反而会好点没一直s档。可能是d档动力来慢油给的多了点的原因。暂时就这么多,时间长了高速多了在不漏。 【油耗】 油耗不算低,没有大家认知一样日系车油耗很低,8个左右我按照最近跑300公里的感觉应该不会超过太多,城乡结合部的话不超过8个,市区大概在9个以下当然看路段堵车情况!总的来说也不算高能接受只是没有吹的日系很省油。 写的不好想到什么写什么说的不对的希望车友包涵,欢迎提意见!!
和驱逐舰相比我最喜欢秦的内饰,黑色车顶➕黑色钢琴烤漆材质一看就很有质感。驱逐舰那边感觉塑料感太强,虽然用的都是塑料但是秦的内饰就是会比驱逐舰高上一个档次。动力可以市区基本想踩就有高速目前还没跑过。配置该有的重要东西都有了除了没有前方雷达只有后面有,所以可能过窄路没有呢么大信心。秦这车属于耐看型算是越看越好看这个轮毂也是,之前家里车是14年的a4顶配41落地的,感觉这车内饰做到全面碾压了😂😂而且因为没变速箱日常低速也没顿挫开着还是比较舒服。灯的话远光确实不是太亮但是也够用,比我开的一些手动挡卤素大灯好的多,也比之前家里的老a4要好,可能因为那车太久了灯有些发黄也发暗。空间的话和a4差不多甚至能比a4还能大一点加上离地间隙高一些,轮胎也厚一些过烂路信心还是比较足,减震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价位,算是“路感清晰”但也不算难受的那种,日常完全能接受。日常急转弯会有那种开船的感觉悬架还是偏软的,但是后悬架就有一些弹。纯电续航没正经跑过只是第一天4s店给充满了电,大概跑了50km肯定有电池还有30左右的电,不太确定发动机工作没反正加满油发动机续航里程一直显示1125没变过,纯电续航就大概50到60吧。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主要是想当油车开的。平时我开最多油耗是3.8,最低是2.8。车加满油表显1125现在跑了500表显还有600,续航还是比较实的在市区。智能化方面的话肯定没法跟蔚小理那些比,但是也是能比特斯拉强一些。日常车内百分之八十的东西都能让语音助手帮你开,最常用的是开空调和放音乐。但是车窗不能控制。在继续开下去吧我到现在还是非常满意这个车的至少它可以让我躲避风吹日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