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董事王俊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及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召集人职务。根据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官网信息,王俊已于今年 1 月升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此次职务调整属于正常人事升迁。

一、人事变动背景
王俊自 2020 年 10 月起担任长安汽车总裁,2023 年 7 月正式履职上市公司总裁。其职业生涯始于 1995 年,历经长安汽车技术中心、销售公司、商用车事业部等多部门历练,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品牌运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2024 年,王俊以 226 万元年薪位列公司高管薪酬第二位,仅次于德国籍副总裁 Klaus Zyciora(295 万元)。
二、公司经营现状
2024 年长安汽车营收 1597.33 亿元,同比增长 5.58%,但净利润 73.21 亿元,同比下滑 35.37%,呈现 "增收不增利" 特征。核心矛盾在于新能源业务持续亏损:深蓝汽车营收 372.25 亿元,净亏损 15.72 亿元;阿维塔科技营收 153.48 亿元,净亏损 40.18 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合资板块长安福特实现净利润 20.9 亿元,成为盈利支柱。

从销量结构看,2024 年长安汽车总销量 268.38 万辆,同比增长 5.12%。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 73.46 万辆,同比增长 52.8%;海外销量 53.62 万辆,同比增长 49.6%。自主品牌表现亮眼,启源、深蓝、阿维塔分别实现 65%、78.1%、100% 的销量增长,但新能源渗透率 27.4% 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战略执行与挑战
王俊在任期间主导了多项战略布局:
- 新能源领域:推动深蓝、阿维塔品牌建设,2024 年新能源车型占比提升至 27.4%,但亏损规模达 55.9 亿元。
- 全球化:海外销量突破 53 万辆,在东盟、中东欧布局 17 个 KD 工厂。
- 技术研发:2024 年研发投入 101.59 亿元,占营收 6.36%,重点布局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
当前公司面临多重挑战:
- 盈利压力:新能源业务亏损收窄但未扭亏,燃油车基盘受市场萎缩冲击。
- 行业竞争:2024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增长 35%,长安增速 52.8% 仍低于头部企业。
- 整合协同:东风长安重组进入实质性阶段,需平衡品牌独立性与资源共享。
四、管理层变动影响
王俊的离职正值长安汽车战略转型关键期。从行业经验看,央企高管调动通常伴随战略延续性,其主导的 "香格里拉"" 北斗天枢 " 等计划仍将推进。但新能源业务亏损、合资板块依赖等问题,对新任管理层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党委副书记谭本宏被视为继任热门人选。其曾主导技术研究院和营销体系建设,具备平衡研发与市场的能力。但在东风长安重组背景下,管理层调整需兼顾股东方利益与业务协同需求。

五、未来发展展望
根据长安汽车 2025 年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实现:
- 销量 300 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 33.3%
- 海外销量 100 万辆,同比增长 86.5%
- 推出 20 款新车,含 12 款新能源车型
这些目标的实现依赖于:
- 技术突破:2027 年全固态电池量产,2025 年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 成本控制:供应链整合预计降低单车成本 10%-15%
- 品牌升级:深蓝、阿维塔计划 2025 年实现单月盈利

结语
王俊的离职是央企高管正常轮岗的缩影,其 226 万元年薪反映出市场对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认可。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转型与行业整合中找到平衡点。
新任管理层需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解决盈利结构失衡、品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未来两年,长安汽车能否在销量增长与利润提升间取得平衡,将决定其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位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