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措不仅为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与更新换代注入强劲动力,更有助于推动公共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也减轻了城市公交企业的负担,增强其转型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补贴资金精准投放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此次出台的《实施细则》是对之前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强化与细化,为新能源公交车普及应用提供更为全面、有力的政策保障。
具体来看,在补贴范围和标准方面,《实施细则》规定,将支持车龄8年及以上(即2017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城市公交车更新,以及2025年12月31日前超出质保期或不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换。其中,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更换动力电池,每辆车补贴4.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新政策还将氢燃料电池客车纳入补贴范围,以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多元化发展。
同时,《实施细则》还赋予各地一定的自主权。各地结合客流变化、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等情况,合理选择更换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车长类型;根据更新车辆和更换动力电池的需求情况和数量比例,自主确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补贴标准。另外,各地在优先报废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基础上,可结合资金使用和老旧城市公交车报废更新需求,报废其他燃料类型城市公交车,并更新为新能源城市公交车。
在补贴资金管理方面,《实施细则》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担比例,总体按照90∶10的比例共担,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具体分担比例:东部省份按85∶15比例分担,中部省份按90∶10比例分担,西部省份按95∶5比例分担。
“《实施细则》在明确补贴标准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对补贴资金分担比例进行合理调整。并且,结合各地公共交通的发展状况,允许各地自行制定具体的补贴标准、实施细则及车辆更新方案,确保补贴资金能真正落到实处。另外,对于新能源公交车‘以旧换新’,《实施细则》还特别强调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这对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商用车行业专家任诗发说道。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发展低入口、低地板城市客车已成为势所趋。与此同时,城市公交车辆“大转小”趋势也愈发明显。基于此,《实施细则》要求,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财政部门需积极引导并鼓励公交企业更新小型化、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辆。在补贴资金分配上,对于选择更换低地板及低入口新能源城市公交的项目,将给予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
“与2024年度《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相比,新政策在老旧车辆支持范围、资金投放精准性、平均补贴标准、政策有效衔接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和加强,这将对新能源客车行业快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提振新能源客车市场需求
2025年补贴接力政策的出台,将为新能源客车市场带来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
在客车行业专家陈世平看来,《实施细则》的延续并加力实施,将有效促进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迭代升级,对新能源客车市场起到显著的提振作用。他进一步指出,从需求端来看,提高补贴额度将极大激发公交运营企业的换车积极性。对于那些因资金问题而推迟车辆更新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同时,补贴力度的加大还将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可以预见,随着《实施细则》落地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换车潮即将拉开序幕。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在新一轮《实施细则》的助力下,新能源城市公交市场的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并带来不小的更新替换空间,预计今年整体销量将实现大幅提升。该负责人指出,2024年《实施细则》实际执行时间不足4个月,且部分地区直至2024年底才启动实施,导致政策效应未能充分体现。相较之下,2025年接力政策提前布局,为市场留出更为充裕的时间窗口,并且政策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贴近市场需求,资金投放也更为精准,预计将对市场产生更为明显的刺激作用。
此外,从各地公交车运营情况来看,当前有大量运营时间超过10年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已退出历史舞台,而符合政策规定的、车龄达到8年及以上的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则主要集中在2015年至2017年7月之前上牌的批次中。根据新能源公交车终端上牌数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老旧车辆约为12万辆。鉴于部分地区已提前展开新一轮车辆更新工作,因此保守估计全国车龄在8年及以上的老旧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接近10万辆。如此大体量的老旧车辆更新需求,将对新能源客车市场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促进市场销量显著提升。
“接力政策的实施不仅带动新能源客车销量增长,还为客车企业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指明了方向。”任诗发介绍说,《实施细则》中明确提出,在更新小型化、低地板及低入口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时,补贴资金的安排可给予适当倾斜。这一举措将引导新能源客车朝着“大转小”的方向发展,同时激励客车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更好地满足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

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实施细则》的出台,不仅为新能源客车市场带来新机遇,更为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陈世平指出,接力政策的落地实施,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共进搭建起坚实桥梁,助力构建更为完善、高效的产业链体系。“在产业链上游,补贴政策将极大激发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的更新需求,这将促使电池生产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随着电池回收市场蓬勃兴起,相关企业将加速布局梯次利用领域,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另外,产业链下游的相关配套企业也将受益于补贴政策。例如,充电桩生产企业、智能交通系统供应商等,将伴随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普及浪潮,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他说。
此外,新政策还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随着新能源客车产业快速发展,这种跨环节的合作与协同将变得愈发重要。通过加强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企业之间将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能源客车产业迈上新台阶。
综合来看,《实施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客车产业发展迈入一个崭新阶段。通过中央财政精准补贴,不仅解决地方更新资金缺口问题,更构建起“政策引导、企业创新、市场响应”的良性循环机制。预计2025年,在政策驱动和技术突破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市场渗透率将实现跨越式提升,带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千亿级规模的绿色交通产业集群。
文: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版式:刘晓烨
给小编加个鸡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