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真无人驾驶赛道,正悄然发力

    轩辕商业评论头像轩辕商业评论头像
    轩辕商业评论6天前

    作者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3月1日,矿山无人驾驶公司易控智驾在三亚发布了矿山无人驾驶应用落地成果,成为行业首个突破落地1000台无人驾驶矿卡规模的企业。


    1000台,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数字,意味着矿山无人驾驶头部企业已经稳步迈向规模化商用。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山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作业安全及运营效率,因而有着相对更迫切的商用化需求。


    中国煤炭协会发布的《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矿山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了年均倍速增长和实际商用落地,实际生产效率在部分矿区已接近有人驾驶水平。


    根据预估,2024年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到2500台,相比上年的1131台,增长超120%。


    在全民智驾的口号中,乘用车市场正加快进入智驾普及期。在露天矿区,无人驾驶技术则进入快速商用化阶段。2024年是中国矿山无人驾驶的商用化元年,而2025年将是矿山无人驾驶的规模化应用起量之年。


    01


    去安全员的无人矿卡占比超过55%



    我国露天矿山的无人驾驶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年洛钼集团三道庄矿在国内率先使用基于4G网络的无人采矿设备。


    2018年,踏歌智行与包钢合作,把一台北方股份MT3600矿卡进行了无人化改造,在白云鄂博矿区进行了国内第一辆无人驾驶卡车试验。


    2019年,伯镭科技和洛阳钼业三道庄钼矿合作打造完成30辆自动驾驶矿车车队,这是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单体矿山无人矿车车队项目。


    2020年,伯镭科技助力酒钢西沟矿实现国内首例集“车、铲、钻、锤”为一体的联合作业,同时实现了国内首例无安全员的无人驾驶矿卡夜间生产。


    2021年,专注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和运输运营服务的易控智驾实现了24小时常态化无人驾驶作业。


    到了2023年10月,易控智驾助力新疆天池能源南露天矿实现203台无人驾驶矿卡运行,成为国内单体矿山车辆规模最大的无人驾驶项目,并超越FMG Chichester单矿108辆的记录成为新的全球第一。



    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共发布20多项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推动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落地。


    无人驾驶技术有L0-L5的分级,《报告》也提出了一个“露天煤矿无人驾驶应用成熟度模型”,分为五个等级。


    L0,矿卡有人驾驶;L1,矿区部署少量无人驾驶矿卡进行复杂性作业,全程需要安全员监控和干预;L2,无人驾驶矿卡能够在特定路线或区域内实现部分自主运输,安全员仅在必要时接管控制;L3,无人驾驶矿卡在特定区域实现常态化下人,全面自主运输,远程监控和干预功能保留;L4,无人驾驶矿卡实现完全自主的驾驶,无需人工干预。


    从以上分级可以看出,安全员下车是矿山无人驾驶重要的技术节点。与乘用车无人驾驶还只是愿景不同,目前矿山无人驾驶已经可以做到真的无人驾驶。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9月,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数量达到1510辆,其中,已完成去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车辆比重约为55.3%。


    02


    前三强合计占比78%



    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的实际商业价值到底如何?《报告》给出了具体案例。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霍林河南露天煤矿,截至2024年9月底,累计投入运行的无人驾驶车辆达到45辆,占车辆总数的25%。这些无人驾驶车单日单车运行时长平均可达23小时,超出有人驾驶车辆1.5小时。而且,矿内无人驾驶项目的综合效率已达到人工驾驶效率的98%。


    在应用无人驾驶车辆后,该矿累计减少135名矿卡司机。按照单人年薪约为10万元以及每人每年食宿成本1万元计算,年度累计可减少人力成本约为1485万元。


    无人驾驶技术的赋能使得矿山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市场需求迫切。


    目前,我国露天煤矿无人驾驶矿卡技术服务商市场,主要有方案商、主机厂和IT厂商等三类玩家。


    方案商以易控智驾、中科慧拓、踏歌智行为代表,主要为用户提供设计、技术和运营服务。


    主机厂以临工、三一、同力、中车、徐工等为代表,它们生产各类矿用卡车的同时也开始布局无人驾驶矿卡。


    此外,华为等IT厂商也进军矿山无人驾驶领域,近年来在露天煤矿无人驾驶领域有布局。


    根据《报告》,按车辆数来算,截至2024年9月,方案商的整体市场份额接近80%,主机厂的整体市场份额约为15%。


    其中,易控智驾以42.5%的占有率位居第一,中科慧拓占比20.9%,位居第二,踏歌智行占比14.6%位居第三。前三强占比合计为78%,集中度相当高。主机厂中的三一位居第四,占比5.1%。



    头部企业易控智驾已经赋能矿卡1000台,在露天矿2024年新增矿卡总量中占比8.3%。其常态化运营项目超过20个,覆盖煤矿、有色金属矿、石灰石矿、黑色金属矿全矿种,部分项目中无人驾驶矿卡作业量在总业务量的占比超过50%。


    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特变电工、紫金矿业、宝武集团、首钢集团等大型矿业&钢铁集团都出现在易控智驾的合作名单上。


    易控智驾战略副总裁林巧认为,矿山无人驾驶之所以在2024年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因为其解决了安全运行、连续高效作业、降低成本三大痛点。


    “不是说你原来乘用车的无人驾驶做得好,在矿山就玩得转。有些大厂曾经在这个赛道玩了两年退出了,它们技术确实牛,但是对这个场景的理解、融合就做得不好。”林巧认为,矿山无人驾驶需要既懂业务又懂场景,既懂产品又懂技术,整套系统要跟客户场景进行深度融合。


    基于此,易控智驾推出第三代分布式技术架构——矿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著山”,该方案包含集群全局调度的云、自主决策协同的车、无人驾驶线控开发平台。


    “实际上易控智驾做的很像华为在乘用车领域做的鸿蒙智行。”林巧表示。


    当前,矿山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产品具备快速复制的能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矿方开始认可无人驾驶的生产能力。


    基于此,林巧判断,2025年全国无人驾驶矿卡落地数量将超5000台,无人驾驶在新增矿卡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