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高速NOA与城市NOA解决方案对比

    金铜桥头像金铜桥头像
    金铜桥04-05

    一、核心区别与技术路径

    1. 场景与功能定位

    • 高速NOA:面向封闭结构化道路(如高速公路、快速路),核心功能包括车道保持、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依赖高精地图和规则驱动算法。
    • 城市NOA:应对非结构化城市道路(如路口、拥堵路段),需处理红绿灯、行人、无保护转向等动态场景,依赖实时感知与数据驱动算法,逐步向“无图化”演进。

    1. 硬件配置差异
    • 高速NOA:通常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组合,部分车型无需激光雷达,算力需求较低(单Orin芯片,84-128 TOPS)。
    • 城市NOA:标配激光雷达+多目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算力需求高(双Orin X或Thor芯片,200+ TOPS),以应对复杂环境。
    1. 算法与架构
    • 高速NOA:基于规则驱动的模块化架构,依赖高精地图的固定车道级路径规划。
    • 城市NOA:采用端到端架构(如特斯拉FSD V12),通过神经网络直接输出控制指令,强化学习应对突发场景。

    二、主流技术方案与代表案例

    类别

    技术方案

    代表品牌/车型

    核心亮点

    高速NOA

    - 特斯拉Autopilot(纯视觉)
    - 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激光雷达+视觉)
    - 吉利“千里浩瀚”分层架构

    特斯拉Model 3/Y、比亚迪汉EV、吉利极氪001

    支持跨省连续导航、高精度车道居中、大曲率弯道通过性优

    城市NOA

    - 小鹏XNGP(无图方案)
    - 华为ADS 2.0(GOD网络+激光雷达)
    - 理想AD Max 3.0(BEV+Occupancy网络)

    小鹏G6、问界M7、理想L9

    通用障碍物识别率>99%、复杂路口通行成功率>95%、全国无图覆盖

    融合方案

    - 商汤绝影J6M(7V纯视觉+地平线征程6M芯片)
    - 元戎启行无图城区NOA(强化学习+世界模型)

    广汽传祺向往S7、长城新蓝山

    低成本(BOM降至3000元以下)、高适应性、支持AI通勤记忆行车


    三、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1. 技术迭代方向
    • 高速NOA:通过纯视觉方案(如比亚迪天神之眼C)降低成本,向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与车机导航深度融合,支持充电桩自动预约。
    • 城市NOA:加速“去高精地图”进程(如华为ADS 2.0),引入多模态大模型(如DriveGPT)提升泛化能力;强化车路协同(V2X)与低轨卫星增强定位。
    1. 行业挑战

    • 高速NOA:依赖高精地图更新速度,极端场景(如突发障碍)应对能力有限。
    • 城市NOA:法规对L3级责任认定不明确;需百万公里级路测数据优化长尾场景(如三轮车逆行)。

    四、消费者选择建议

    • 高速通勤为主:优先选择高性价比方案,如比亚迪汉EV(高速NOA)或特斯拉Model 3(全球适用性)。
    • 全场景智驾需求:侧重城市NOA头部品牌,如小鹏G6(无图覆盖广)或问界M7(激光雷达冗余高)。
    • 技术尝鲜用户:关注融合方案(如商汤绝影J6M),低成本体验端到端智驾潜力。

    总结

    高速NOA与城市NOA的差异本质是场景复杂度与技术成熟度的平衡。高速场景以“降本普及”为核心,城市场景则聚焦“感知冗余与算法突破”。未来,随着5G/6G、大模型与低轨卫星技术的整合,两类方案将逐步融合,推动L4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