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Stellantis关税风波引发北美裁员潮, 900名工人面临失业!

    Stellantis关税风波引发北美裁员潮 900工人面临失业

    最近,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的一则裁员公告,让北美汽车业炸开了锅。这家旗下拥有标致、菲亚特、克莱斯勒等14个品牌的企业,宣布将在美国五家工厂解雇900名员工,同时暂时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两家整车装配厂。

    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美国持续发酵的进口汽车关税政策。去年开始实施的进口车加征25%关税措施,让跨国车企压力陡增。

    Stellantis美洲区首席运营官安东尼奥·非洛萨直言不讳:"关税政策打乱了我们整个北美供应链的节奏。"被裁员的五家工厂都是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其中三家生产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两家负责车身冲压件制造。这些工厂原本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装配厂和墨西哥萨尔特罗维尔装配厂提供配套。

    "现在就像多米诺骨牌倒塌。"底特律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言人迈克·杰克逊形象地比喻。被波及的两家装配厂虽然暂时保留部分生产线,但停产计划已经排到下个月。行业分析师估算,这次调整可能导致北美市场年度产能减少约15万辆,相当于Stellantis在北美总销量的8%。

    更值得关注的是裁员背后的行业趋势。被裁的900个岗位中,超过60%是有着十年以上工龄的老员工。底特律郊区一家动力总成工厂的人事主管透露:"这些工人掌握着精密零件加工的核心技术,重新就业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而暂时关闭的墨西哥工厂,原本承担着向拉美市场辐射的战略任务。

    关税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重塑北美汽车产业链。非洛萨在内部邮件中提到,公司正在评估将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至美国本土的可能性,但承认"这需要重新设计整条供应链"。行业观察家指出,这种被迫的"本地化"转型,可能导致未来三年北美汽车生产成本上升12-15%,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站在消费者角度,关税政策的蝴蝶效应已经显现。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市场欧洲品牌汽车平均售价同比上涨了8.7%,而库存量却下降了23%。这种供需矛盾,让原本计划今年换车的密歇根州居民汤姆·威尔逊犯了难:"想支持欧洲车的设计,但钱包实在不允许。"

    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Stellantis的遭遇绝非个案。当贸易壁垒竖起时,没有谁能独善其身。那些被数字量化的裁员名额背后,是一个个需要养活家庭的工人,是供应链上环环相扣的中小企业,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阵阵寒意。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裁员风波,或许该让我们重新思考:用筑墙的方式保护产业,究竟是在疗伤还是在添伤?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