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华为官网和余承东个人社交媒体的认证信息同步更新,他的职位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变为仅保留前两项,这引发外界对华为汽车业务战略调整的诸多猜测。其实,这不是余承东第一次职务调整。2023年9月,他就曾卸任车BU CEO,升任董事长,而这次彻底退出车BU管理层,无疑标志着华为汽车业务迈进新阶段。
聚焦终端与鸿蒙智行,业务分工再明晰
据知情人士透露,余承东虽卸任车BU董事长,但没有完全脱离汽车业务,而是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终端BG与鸿蒙智行业务上。鸿蒙智行是华为终端旗下的核心汽车生态品牌,在2024年交付量超过43万辆,问界新M7、M9等车型更是在多个细分市场拿下销冠,已然成为推动华为汽车业务增长的关键力量。有分析指出,余承东此次职务调整,目的在于强化终端与汽车生态的协同发展,凭借“高含华量”技术打造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车BU独立运作,引望成战略支点
在这次人事变动背后,是华为车BU业务全面向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引望”)转移。引望成立于2024年1月,一开始由华为全资控股,后来引入赛力斯、阿维塔两大车企,它们各持股10%,目标是通过股权多元化构建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3月31日,引望完成工商变更,华为持股降至80%,徐直军担任董事长,余承东任副董事长,长安汽车朱华荣、赛力斯张兴海等也进入董事会。这表明车BU从华为内部业务走向独立运营,今后会更专注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对外输出,而鸿蒙智行则作为客户与它展开合作。
业绩支撑战略调整,盈利目标提前达成
华为2024年财报显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到263.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4.4%,还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比余承东之前设定的2025年目标提前达成。如此亮眼的成绩,为业务分拆提供了有力支撑。引望独立运作,既能吸引更多车企加入,降低华为直接造车可能面临的政策风险,又能通过技术授权模式扩大生态影响力,可谓一举两得。
余承东的职务变迁,反映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战略不断升级:从技术探索到生态构建,从内部孵化到开放共赢。随着车BU与终端BG分工越来越清晰,华为“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发展路径或许会加速落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