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油车逆袭开启新战局,合资巨头重掌话语权

第三方监测平台近期发布的行业周报掀起波澜,数据显示传统合资车企正在上演绝地反击。
在新能源浪潮中一度失语的德日系品牌,突然展现出惊人的市场韧性,这波攻势背后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

德系双雄率先吹响反攻号角。
南北大众单周交付量合计突破4万台,较上月同期实现超10%的强劲增长。

更令人意外的是日系阵营的爆发,广汽丰田以37%的环比增幅领跑,这个曾经被唱衰的品牌,通过深度绑定本土供应链推出的纯电车型意外走红。
其最新上市车型除外观设计外,三电系统与智能模块均采用国产方案,这种"反向技术输出"模式正在改写产业规则。
价格屠刀成为合资品牌的杀手锏。某德系品牌推出的"五年零息"金融方案,直接将购车门槛拉低至自主品牌同级产品区间。这种激进策略背后,是跨国集团全球盈利能力的强力支撑——据财报显示,某日系车企北美市场利润率高达18%,为其在华价格战提供了充足弹药。

反观新能源阵营,增长曲线出现微妙变化。头部企业虽维持着6万台周销量的基本盘,但增速已从三位数回落至个位数。更值得警惕的是,二线新势力出现明显分化,除零跑汽车凭性价比策略斩获8千台订单外,多家曾经的黑马品牌已跌出榜单前十。豪华车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BBA三大品牌单周销量集体破万,奔驰EQC系列通过终端让利重获消费者青睐。
这场攻防战背后是技术路线的重新较量。合资品牌不再执着于自研闭环,转而采用"中国芯+国际牌"的融合策略。某日系品牌负责人透露,其下一代车型将全面搭载宁德时代电池与华为智驾系统,这种务实态度正在赢得市场认可。而新势力引以为傲的智能配置优势,正被传统车企通过开放合作快速补足。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已进入"油电平衡"新阶段。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燃油车市占率从去年底的46%回升至58%,表明消费者决策趋于理性。值得玩味的是,部分新能源潜在客户转向选择合资混动车型,这种"过渡技术"意外成为搅局者。
价格战白热化暴露了行业残酷真相:当补贴退潮,真正考验企业造血能力的时刻到来。某新势力品牌CFO坦言,持续亏损下已难跟进降价潮。反观合资阵营,凭借全球化布局形成的成本摊薄能力,正将这场消耗战变成持久战。
市场永远充满变数,这场逆袭究竟是短暂反弹还是格局重塑的前奏?可以确定的是,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正在发生质变。当传统巨头放下身段拥抱变革,当新势力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这场跨越时代的对决才刚刚进入精彩章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