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3日起实施的汽车税收新政(对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对以下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
1. 墨西哥
• 核心影响:墨西哥是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2024年对美出口汽车296万辆,占美国进口总量的37%。新政直接违反《美墨加协定》(USMCA),可能冲击墨西哥约4%的GDP和100万汽车行业直接就业人口。
• 供应链压力:墨西哥汽车产业70%的产能依赖美国市场,若关税长期执行,该国可能面临经济衰退风险。此外,中国车企通过墨西哥转口美国的路径受阻(如奇瑞等企业),加剧了墨西哥汽车产业链的复杂性。
2. 加拿大
• 经济与就业冲击:汽车是加拿大第二大出口产品(2023年出口额510亿美元),对美出口占比达93%。新政可能使加拿大GDP增速下降0.5%,失业率升至8%。安大略省作为汽车制造中心,数千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 反制措施:加拿大已设立20亿加元“战略应对基金”,并计划采取报复性关税。
3. 日本
• 出口与经济损失: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达6万亿日元,占其对美总出口的28.3%。专家预测,关税可能导致日本GDP下降0.2%,经济损失高达13万亿日元(占GDP超2%),并波及钢铁、流通等关联产业,影响558万就业人口。
• 车企困境:丰田、本田等车企虽在美国生产本地化率近80%,但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成本增加可能“抹杀”其未来12个月的利润增长。
4. 韩国
• 市场依赖与产业冲击:韩国是美国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出口140万辆),现代、起亚等品牌在美国销量排名前六。关税或导致韩国GDP增速下降0.12%,并加速制造业空心化。韩国通用汽车83.8%的产量依赖美国市场,受冲击尤为严重。
5. 欧盟(尤其是德国)
• 贸易与产业链危机:2024年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额384亿欧元,德国车企(如宝马、奔驰)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达13%-30%。欧洲央行预测,关税可能导致欧元区GDP下降0.3%-0.5%。
• 企业应对:保时捷、奥迪等豪华品牌因全欧洲生产面临更高成本,德系车企股价已暴跌,供应链重构压力显著。
其他受影响国家
• 中国:直接对美汽车出口仅占1.8%,但零部件出口占比17%,且通过墨西哥转口受阻。中国车企加速开拓亚洲、中东等新市场(如奇瑞在捷克布局),部分抵消关税冲击。
• 美国自身:新车价格预计上涨1万美元,工薪阶层购车选择锐减,二手车市场供需失衡,经济衰退概率升至3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