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L2级驾驶辅助系统装车率已突破30%,智能驾驶技术正在重塑出行方式。但近日多地曝出驾驶员在方向盘上挂水瓶、躺着睡觉等危险操作,犹如在智能驾驶系统上"走钢丝"的惊险画面,暴露出技术跃进背后的管理真空。
智能驾驶并非"免罪金牌"。就像安全带普及后必须配合交规约束,酒驾筛查需要配套检测技术,智能驾驶时代更需要建立全链条管理体系。数据显示,过度依赖驾驶辅助系统导致的事故中,90%以上源于驾驶员分神或误操作。某特斯拉车主在高速开启Autopilot后睡觉,车辆偏离车道险些酿成大祸的案例,正是技术与管理脱节的鲜活例证。

当务之急是构建"技术+管理"双重防线。在驾驶员培训端,建议将智能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考体系;在执法层面,可借鉴杭州交警试点应用的"智能驾驶行为监测系统",通过车载摄像头识别危险操作;在法律规范上,亟需将滥用驾驶辅助行为明确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处罚条款。
科技发展永远需要制度护航。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所言:"智能驾驶不是让司机当甩手掌柜,而是多了一个电子副驾。"在奔向自动驾驶的赛道上,唯有让管理体系的"刹车系统"与技术的"加速性能"同步升级,才能真正守护道路安全。毕竟,方向盘后的责任,永远应该掌握在人类手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