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跨国车企2024业绩“冰火两重天”

    中国汽车报头像中国汽车报头像
    中国汽车报03-27

    编前:近日,各大跨国车企陆续公布了2024年财报,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电动汽车需求转冷等多重挑战之下,大众集团、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通用汽车、Stellantis集团、日产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失利,拖累了部分车企的整体业绩表现。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以德系为代表的上述跨国车企利润“亮红灯”之时,丰田、现代起亚、本田、福特的财报数据却红红火火。看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市场总是有赢家,而聚焦高利润的燃油车及混动车或许是这些车企盈利增长的一个共同点。

    (注:日本车企采用的财报统计周期与大多数跨国车企不同,日本2024财年的完整周期是2024年4月~2025年3月。为了直观地显示2024年自然年各大车企的业绩,本文将日本车企2024年四个季度的财报数据相加,以方便排名,供读者参考。)

    丰田

    净利润:345亿美元(+13%)

    销量:1082万辆(-3.7%)

    近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24财年前三财季(2024年4月~12月)财报。数据显示,前三财季,丰田营收同比增长4.9%,至35.67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减少13.2%,为3.68万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4.1万亿日元。上述报告期内,丰田汽车全球销量为700万辆,低于上年同期的729.5万辆。

    可以看出,虽然受到销量下降以及一次性成本(如日野造假丑闻导致的相关费用)影响,但丰田通过精准的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了较高的利润水平。基于现有成绩,丰田汽车上调了整个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的预期:营收预计预计为4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预期由3.57万亿日元大幅上调至4.52万亿日元,同比降幅由此将从27.8%收窄至8.6%。

    另外,2024年1~3月,丰田汽车的净利润为9976亿日元,而上年同期为5522亿日元。记者将2024年1~3月、4~12月的财务数据相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4年全年,丰田汽车的净利润约为5.1万亿日元(约合345亿美元),同比增长13%。

    与同行相比,丰田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更为慎重,但也在前进。今年2月,丰田上海独资工厂敲定,将于2027年投产雷克萨斯品牌电动汽车。这也标志着雷克萨斯将首次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另外,丰田还计划到2026年在欧洲推出多款电动车型。

    点评:作为“赚钱小能手”,丰田的业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健。

    现代起亚

    净利润:158.8亿美元(+9.3%)

    销量:723万辆(-1%)

    2024年,现代汽车集团在全球共售出730万辆汽车,同比微降1%,连续第三年坐稳全球第三的宝座。其中,现代汽车全球销量为414万辆,同比下降1.8%;起亚汽车全球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0.1%,再创历史新高。

    至于财报方面,现代和起亚在2024年均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具体来看,现代汽车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7%,达到175.2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营业利润为14.2万亿韩元,同比下降5.9%,主要归因于韩元对美元汇率的暴跌,导致保修准备金等负债项目大幅增加;净利润同比增长8%,至13.2万亿韩元。起亚表现更为强劲,营收同比增长7.7%,达到107.45万亿韩元,首次突破100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2.6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同比增长11.5%,至9.79万亿韩元。两家公司净利润合计达到22.99万亿韩元(约合158.8亿美元),同比增长9.3%。

    现代和起亚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旗下混合动力车型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在美国市场。以增长势头更猛的起亚为例,2024年起亚在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5%。

    展望2025年,现代汽车表示,将努力提升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优化各大市场的产品组合和车辆供应管理。起亚汽车也是一样,2025年将继续扩大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产品阵容,推动全球业务稳健发展。

    点评:得益于在北美市场销售势头强劲,2024年现代起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大众集团

    净利润:135亿美元(-30.6%)

    销量:903万辆(-2.3%)

    大众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集团营收达3247亿欧元,略有增长;营业利润为191亿欧元,同比下降15.4%,营业利润率从7%降至5.9%;税后净利润为124亿欧元(约合135亿美元),同比下降30.6%。

    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固定成本激增。财报显示,2024年大众集团因重组支出、工厂调整等产生的特殊费用高达26亿欧元,叠加中国市场激烈竞争导致的营销与研发投入攀升,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汽车部门净现金流同比腰斩至50亿欧元,反映了高额转型投资与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

    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计划通过裁员、关闭低效工厂等措施,到2030年累计削减逾15亿欧元人工成本,其中德国本土裁员规模或达3.5万人。

    大众集团还宣布,用于转型的战略投资已在2024年达到峰值。其中,在中国的投资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在接下来的5年(2025年至2029年),集团计划将投资规模控制在1700亿欧元以内。资金将主要投资于新产品、区域市场、电池业务、纯电动车型平台,以及持续混动化的先进燃油车型。按规划,到2030年,大众集团将在中国推出逾30款纯电动车型。

    点评:正经历转型阵痛的大众集团,仍将中国市场视为电动化战略的核心阵地。

    梅赛德斯-奔驰

    净利润:109亿美元(-28%)

    销量:238.9万辆(-4%)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近日公布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为1456亿欧元,同比下降4.5%;净利润为104亿欧元(约合109亿美元),同比下降28%。从业务板块来看,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部门均有所承压。

    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是梅赛德斯-奔驰在主要市场德国和中国表现不佳。2024年,该公司在中国的营收为231.39亿欧元,同比下降8.5%;在德国的营收为210亿欧元,同比下降12%。销量方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2024年交付新车238.9万辆,同比下滑4%。其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量为198.3万辆,同比下滑3%。

    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梅赛德斯-奔驰仍在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科技的投入,2024年全球研发投入高达97亿欧元,2025年还将进一步增加。该集团表示,从2025年起到2027年,将在全球掀起集团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包括在中国市场推出多款专属的产品。

    对于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预计,其全球销量和营收都将“略低于”2024年,而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将“显著低于”2024年。为此,梅赛德斯-奔驰加速推进降本增效,包括关闭低效工厂、提升现有工厂利用率及优化供应链,并在德国、中国等多地启动裁员。

    点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巨变以及本土品牌的崛起,给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传统豪华车品牌带来较大冲击。

    宝马

    净利润:83.5亿美元(-37%)

    销量:245.1万辆(-4%)

    宝马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集团营收为1423.8亿欧元,同比下降8.4%;净利润为76.78亿欧元(约合83.5亿美元),同比下降37%。销量方面,2024年集团全球销量同比下滑4%,至245.1万辆。其中,在华销量为71.45万辆,跌幅达13.4%。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宝马也难以置身事外,2024年曾下调多款车型售价,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业绩压力,宝马在研发投入上却毫不手软。2024年集团研发投入达9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1%,约占集团营收的6.4%。近年来,宝马集团的大规模投资,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的前沿科技,以及新世代车型相关的生产设施和体系建设。首批新世代国产测试车已在沈阳下线,2026年新世代车型将在中国开始量产。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我们聚焦两大方面——确保稳健业绩以及前瞻布局未来。以新世代车型为契机,我们正全力推进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布局,并保持强劲的自由现金流。”

    2024年,宝马集团纯电动车销量近42.7万辆,同比增长13.5%。宝马集团表示,从今年开始,将发起前所未有的强大产品攻势,到2027年,集团在全球市场将推出40余款新车型,覆盖多种驱动模式及全部细分市场。

    点评:与德国同行一样,作为传统豪华品牌的宝马也在经历转型阵痛。

    本田

    净利润:70.5亿美元(+11%)

    销量:380.7万辆(-4.6%)

    本田日前公布的财报显示,得益于摩托车业务的强劲表现以及积极的汇率因素,2024财年前三财季(2024年4月~12月),本田的营收为16.3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8.9%;营业利润为11399亿日元,同比增长6%,营业利润率为7%;净利润为8053亿日元,同比下降7.4%。

    分板块来看,本田摩托车业务表现亮眼,其中印度、巴西和越南等新兴市场贡献突出;汽车板块则较为低迷,虽然北美市场依然坚挺,但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销量下滑,最终导致本田全球销量同比下降9.5%,至281.7万辆。

    近年来,本田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并不乐观,自2020年达到162.7万辆的销量巅峰后,已连续4年销量下滑,其中2024年降至85.23万辆。原因之一是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巨变,传统燃油车市场需求萎缩,而本田在转型方面步伐相对迟缓,产品竞争力有所不足。为此,本田2024年在华削减了部分燃油车产能,同时新建了电动汽车工厂,以加速转型。

    另外,2024年1~3月,本田的净利润为2376亿日元,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将2024年1~3月、4~12月的财务数据相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4年本田的净利润为10429亿日元(约合70.5美元),同比增长1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田与日产此前有意合并,但后续谈判破裂。

    点评:相比摩托车板块,本田汽车板块的盈利能力亟待提升。

    通用汽车

    净利润:60亿美元(-41%)

    销量:600万辆(-3%)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通用汽车营收达到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9%。营收增长的光鲜背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却给这份财报蒙上了阴影。2024年,通用汽车净利润同比暴跌41%,仅为60亿美元,净利率也从5.9%骤降至3.2%。原因之一是逾50亿美元的特别项目支出,其中,因在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的业务调整,通用汽车计提约40亿美元费用,包括股权价值减记等;6.43亿美元用于收购别克经销商;5.2亿美元用于终止对其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的持续注资。

    不过,通用汽车对2025年的盈利预期仍较为乐观,预计归母净利润将回升至112亿~125亿美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和成本控制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也体现了通用汽车在战略转型上的决心和规划。

    事实上,通用汽车强调,得益于不断扩充的产品阵容,2024年公司在美国实现了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翻番,并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电动汽车盈利。在中国,通用汽车正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2024年电动汽车贡献了其在华销量的近一半,同比涨幅超五成。旗下合资企业上汽通用计划2025~2027年推出12款电动汽车。通用汽车的目标是,2025年在中国重新实现盈利。

    点评:通用汽车在北美燃油车市场地位稳固,全尺寸SUV和皮卡的畅销为其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现金流支撑。

    福特

    净利润:59亿美元(+35%)

    销量:447万辆(+1%)

    福特汽车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达18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为59亿美元,同比增长35%;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02亿美元,同比略降2%。

    从业务部门来看,燃油车和商用车业务依然是福特的“现金奶牛”。其中,燃油车部门营收为1019亿美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息税前利润为52.84亿美元,同比下滑29%。商用车部门尤为亮眼,营收为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5%,至90.15亿美元。

    相比之下,福特的电动汽车部门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5%,至39亿美元;息税前亏损高达50.76亿美元,较2023年47亿美元亏损继续扩大,该公司预计2025年亏损可能进一步扩大至50亿~55亿美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特中国业务在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7年来首次全年盈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福特中国出口的大幅增长。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由此获得晋升,在现有职责范围基础上,兼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IMG)业务。

    对于2025年,福特预计息税前利润将大幅降至70亿~85亿美元。新车研发的高额投入以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双重压力,让这家“百年老店”深感“压力山大”。面对挑战,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透露,公司未来将推出涵盖纯电、插混、增程式等多种动力系统的车型。

    点评:从财报数据来看,福特的电动化转型仍任重道远。

    Stellantis集团

    净利润:58亿美元(-70%)

    销量:542万辆(-12%)

    由于此前定价过高导致众多长期客户流失,2024年Stellantis集团不得不进行重整,在北美市场大幅减产并提供大力度的折扣优惠,其盈利能力和市值均受到沉重打击。Stellantis集团近日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净营收为1569亿欧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为55亿欧元(约合58亿美元),同比暴跌70%。

    面对生产成本高企、市场需求低迷以及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Stellantis集团正经历一段动荡而艰难的时期。公司业绩下滑在业内预料之中,但净利润跌幅之大却超出了分析师的普遍预期。销量方面,集团(不含旗下合资公司)2024年在全球约售出542万辆汽车,同比下滑12%,被通用汽车超过,从全球第四滑落至第五。

    业绩不佳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2024年Stellantis集团的股价跌幅超过40%。面对北美及欧洲市场的重重挑战,前任首席执行官唐唯实曾试图通过管理层“大换血”和裁员等措施来扭转颓势,但这些改革并未取得显著成效,最终也导致其提前出局。

    当前,Stellantis集团在董事长约翰·埃尔坎的领导下,正在美国加大力度清库存,并出手修复与经销商及供应商的紧张关系,希望2025年逐步提升财务业绩。按计划,2025年Stellantis集团将推出10款新车,下一任首席执行官的人选将在今年上半年敲定。

    点评:Stellantis集团的“唐唯实时代”结束,公司正在努力调整航向。

    日产

    净利润:7亿美元(-75%)

    销量:334.9万辆(-0.8%)

    近日,日产汽车宣布,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将于3月底卸任,继任者为公司首席规划官伊万·埃斯皮诺萨,4月1日起生效。

    掌门人更迭的背后,是日产业务的举步维艰。就在今年2月13日,本田与日产的合并告吹,同时由于在北美、中国等主要市场表现不佳,日产交出了一份极其糟糕的成绩单。数据显示,2024年4~12月,日产净利润仅为51亿日元,较上年同期的3253亿日元大跌98.4%。从季度表现来看,2024年4~6月,日产净利润出现暴跌;7~9月净亏损93亿日元;9~12月净亏损141亿日元。

    为此,日产将整个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的营业利润预期由1500亿日元进一步下调至1200亿日元,并预计将出现800亿日元的净亏损。相比之下,2023财年日产净利润为4266亿日元。

    另外,2024年1~3月,日产的净利润为1013亿日元,而上年同期为1069亿日元。将2024年1~3月、4~12月的财务数据相加,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4年日产的净利润为1064亿日元(约合7亿美元),同比暴跌75%。

    日产正在采取紧急措施扭转业绩,计划通过关闭工厂、裁减人员、优化供应链等措施,到2026财年削减约4000亿日元成本。其中,日产全球年产能将从目前的500万辆削减至400万辆。

    点评:如何在中美两大市场重整旗鼓,是摆在日产新掌门面前的重大挑战。

    文:张冬梅 编辑:万莹 版式:李沛洋

    给小编加个鸡腿!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