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宝马对华表态释放了什么信号?

    作者 / 涂彦平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我们还将持续投资中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说,“当世界主要地区纷纷关注经济自主并加大保护主义时,我们选择深化国际合作与产业融合。”


    “中国市场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也是我们驾驭变革的关键驱动力。”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公司始终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投资。


    这两位德国汽车巨头是在3月23日-24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时说这番话的。


    从2000年起,每年两会后举办的这个论坛都是中国政府高层同全球商界领袖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对话平台。


    “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是今年年会的主题,显示出中国对于解除束缚在全球经济发展身上枷锁的渴望。


    与会的全球工商界的118位领袖和来自21个国家、86位跨国公司的代表都表达了对中国的信心。康林松甚至表示相信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康林松的奔驰和齐普策的宝马多年来已经在中国下了重注。


    宝马集团扎根中国30多年,自2010年以来已在沈阳生产基地投入约1160亿元人民币。齐普策将之总结为宝马和中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经验。



    他说,中国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单一市场,也将是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支点。


    从2014到2023年,奔驰与中国伙伴就共同在华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奔驰正携手中国伙伴继续投入超过140亿元人民币。


    今年是奔驰在中国研发和生产的第20个整年,奔驰即将在中国市场展开史上最强大的产品和科技攻势,包括到2027年将发布的7款中国专属车型。


    今年是梅赛德斯-奔驰第八次成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合作伙伴,这次也是康林松当选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后第一次访华。



    他说,今年是欧盟和中国建交50周年,中国和欧洲之间经贸相互依存度高,和其他欧洲汽车公司一样,奔驰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始终坚定地致力于中德经贸合作。


    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Holger Klein)博士参加论坛时表示将持续投资与创新,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的高质量发展。采埃孚已将人工智能融入研发、生产和运营等各个职能部门,并在中国部署了20多个人工智能相关项目。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Stefan Hartung)表示,博世不仅着眼于自身的运营,更深耕低碳供应链建设,目前已帮助其在全球超过4500家供应商加入碳信息披露项目,其中600家来自中国。他建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统一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规则,以促进国际贸易,提升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轩辕商业评论认为,这不仅是中国市场受到德国汽车巨头的重视,实际上,中国在新能源智能网络汽车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实力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将于2025年底量产,它具有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及突破性创新技术,而中国市场在这一跨越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齐普策表示,宝马正深化与中国科技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融合云端交互能力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体验。


    康林松则说:“在这个不稳定的世界上,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稳定的锚点。这里有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信任的人,所以我常说,当我来到这里时,也有点像回到了家。”


    中国科技实力和新兴产业的崛起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些跨国企业家明白,真正的竞争绝对不是保护主义。


    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论坛上指出,中国的风电、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电网技术、储能技术等,已经在引领全球能源创新和成本降低,这将是实现十倍能源增长,打开发展新空间的决定性力量。



    作为唯一参会的中方汽车企业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AI和汽车的融合创新正衍生到低空飞行、具身机器人等赛道。以“AI+汽车、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具身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这三条增长曲线为轴,小鹏汽车向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的目标加速迈进。



    为此,齐普策直言,宝马集团明确反对愈演愈烈的保护主义,坚信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而非反其道而行之。他说:“全球贸易尽管遭遇逆流,但新的合作机遇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来中国参加论坛前,康林松作为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接受采访时还呼吁欧洲和美国取消汽车进口关税。


    鉴于欧盟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美国对来自欧盟的汽车征收 2.5%的关税,2025年1月,美国新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已经威胁要对来自27个国家的欧盟产品征收25%的关税。大概率会从4月2日起征收关税。


    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欧盟准备将进口美国汽车的关税从10%降至2.5%。康林松则呼吁:“让我们把双方的关税降为零吧。这将是互惠的,这将创造增长,而不是扼杀增长。”


    康林松坦承,依赖出口的欧洲产业比美国产业更需要自由贸易。如今,除了美国的关税大棒,欧盟还正因为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而面临来自中国的压力。


    2024年10月30日,欧盟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正式生效。这是一个让中方极度失望的结果。


    两个月之后,2025年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这是中方发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为此,在1月21日,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针对欧盟反补贴关税提交诉讼后,宝马、特斯拉、奔驰也加入对欧盟提起诉讼之列。


    此次在正式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前,3月21日和22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连续会见康林松和齐普策,中国对欧盟电动汽车进口关税正是商谈的重点之一。



    王文涛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妥善解决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具有重要意义,将向世界发出明确的积极信号。他期待奔驰、宝马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方展现政治意愿,同中方相向而行,尽早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方案。


    康林松表示:“欧洲汽车产业重视对华合作,高度关注欧中电动汽车案,期待双方早日通过对话磋商达成共识。”


    齐普策表示:“关税战只有输家,没有赢家,宝马集团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希望欧中双方妥善化解分歧、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应对当前及未来的挑战。”


    这两位德国汽车巨头的表态,毫无疑问发自内心,他们爱中国。他们连同其他德国汽车产业的巨头们实际已经和即将在中国的投入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轩辕商业评论注意到,为了在中国市场深耕,齐普策还不忘善意提醒,未来行业应聚焦市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持续的“内卷式”竞争不利于消费信心的修复,“我们乐见各方为改善这一现状付出努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