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的“笨功夫”,或许值得很多车企琢磨琢磨

    汽车X光AUTO头像汽车X光AUTO头像
    汽车X光AUTO03-13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简直就是一场生死局!威马破产、高合停工、哪吒裁员,将近一半的新势力都在退场边缘疯狂试探。可就在这一片惨淡中,有个曾经被大家嘲笑是“土味造车”的品牌,闷不吭声就上岸了,它就是零跑!零跑在四季度净利润成功转正,成了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当其他同行都在烧钱堆科技、拼命冲高端的时候,零跑靠着“抠门哲学”和“务实主义”突出重围。今天汽车X光就来给大家好好扒一扒,它的五大生存密码,绝对值得所有车企好好琢磨琢磨!


    密码1:死磕中端市场,不当炮灰


    零跑可太精明了,它直接躲开了30万以上的高端内卷区,那可是特斯拉、蔚来、理想打得不可开交的主战场;也不掺和10万以下的低端血战,毕竟那是五菱、比亚迪的地盘。零跑专注耕耘15 - 30万的大众市场。它的打法很绝,用“BBA配置、比亚迪价格”来打心理战。就说20万的C11,有无框车门、前双叉臂悬架、L2+智驾这些配置,价格却只有Model Y的60% 。2024年车企“倒闭潮”的时候,用户都更愿意选能盈利的车企,零跑就顺势拿下了一大波保守型客户。

    密码2:技术全自研,不当“组装厂”


    零跑深知得把命脉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被供应商牵着鼻子走。它是国内唯一实现三电、智驾、座舱、电子架构全自研的新势力,自研成本比外采低20%。自研的CTC电池技术,和特斯拉同款,零件减少20%,续航提升10%,成本还下降7%。在智驾方面,零跑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不盲目堆激光雷达,用纯视觉方案加上自研算法,硬件成本比同行低30%。

    密码3:成本管控“变态级”


    零跑在成本管控上,细节到让人惊叹。供应链上,绑定中创新航电池、大洋电机这些二线供应商,成本比蔚来低15%,还定制非标零件,避免为“行业标准”多花钱。生产上,工厂混产轿车、SUV、MPV,设备利用率高达90%,而行业平均才70%,单车折旧成本只有800元。渠道方面,70%的加盟店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单店成本比蔚来直营店每年低500万,采用线上下单、线下提车模式,没有库存压力。

    密码4:抱紧巨头,出海“躺赚”


    2023年,零跑引入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也就是标致、雪铁龙的母公司,这一步简直神了!不仅拿到15亿欧元救命钱,还得到了出海船票。借助Stellantis在欧洲的6000家门店卖车,T03在国内卖7万,在欧洲能卖到9.3万,毛利率超25%。而且还反向输出技术,向Stellantis收“四叶草架构”专利费,真正实现技术换市场。

    密码5:寒冬抄底,反向操作


    零跑在行业寒冬的时候,开启逆周期三连击。第一击抄产能,以白菜价接手威马工厂,产能翻倍到60万辆,成本省了2/3。第二击抄人才,用8折薪资吸纳高合、威马解散的工程师,自动驾驶团队扩编60%。第三击抄心智,在行业都缩减营销的时候,零跑猛攻“工厂直播”“技术拆解”,强化“靠谱车企”标签,2024年搜索量暴增200%。

    零跑的故事里,没有那种“颠覆式创新”的夸张剧情,只有制造业最朴实的逻辑,用技术降本、用性价比抢市场、用全球化摊薄风险。当对手们都在沉迷高端人设、科技噱头的时候,零跑像个“传统企业”一样精打细算。把成熟技术做出极致性价比,像15万的车型用CTC技术;现金流管理也很严格,付款周期比行业短30天;专注家庭用户的真实需求,不搞换电站、飞行汽车这些“面子工程”。这场逆袭告诉我们,新能源下半场,活得久可比跑得快重要多了。零跑的模式看似是下笨功夫,却可能是中国车企全球化最实际的一条路,先活下去,才有机会当“英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