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那些年消失的柴油机厂(山东篇)

    商用车360头像商用车360头像
    商用车36003-14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记忆。

    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柴油机厂,曾是某个城市的地标,是无数人心中的美好记忆。尽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它们从城市最繁华的地方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但并不影响它们是城市的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被提到国家层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对那些曾经消失的柴油机厂来说。

    01 沂源县柴油机厂

    沂源县柴油机厂,1966年建厂,位于沂源县城西东风路。上世纪九十年代辉煌一时的企业,原先产的柴油机曾经出口到非洲国家,当年潍柴都来这学习。

    公司在发展历程中,沂峰195型号柴油机名气较大,多次荣获“省优”、“部优”称号。1999年由国有“柴油机厂”改制为民营。改制后,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制造,生产柴油机的历史不复存在。

    02 滨州柴油机厂

    滨州柴油机厂,北镇拖拉机修配厂试制195柴油机通过省级鉴定,批准批量生产。1970年正式建立北镇柴油机厂,1982年前后改名为滨州柴油机厂。

    滨州柴油机厂曾经是滨州的全国红旗标杆企业,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建工厂!当年滨柴很红火,是滨州市声名显赫的企业,据说在山东省内的地位不亚于同时期的潍坊柴油机厂。只是,如今潍柴已经名扬天下,而滨柴却早已经从滨州的版图上消失了。

    03 德州柴油机厂

    德州柴油机厂,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三八路45号,1969年 2月建成投产。主要经营R175A型柴油机、295柴油机、295DA柴油机发电机组、农机配件、R180K机、R190柴油机、295G柴油机等。

    德州柴油机厂最初以生产优质柴油机为主,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其产品很快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工厂又相继推出了纺机和三轮车等新产品,这些产品同样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德州柴油机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德州柴油机厂决定与南方的武进柴油机厂进行合作。当两家柴油机厂合作稍有起色的时候,当地政府提出为了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决定将德州柴油机厂与一家拖拉机厂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继承了德州柴油机厂和拖拉机厂的资产和业务,但由于管理不善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加之内部矛盾重重,员工士气低落,德州柴油机厂原有的品牌和影响力逐渐消失。2006年公司注销。

    04 菏泽柴油机厂

    菏泽柴油机厂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其发展历程是菏泽工业发展的缩影。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很火。

    据传,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厂子改制,成了股份制企业,厂里新班子干劲十足,决心不负众望,好好干一番,投入大量资金搞技术创新,要制造新一代柴油机,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品试制出来,可是由于质量把控不到位,造成巨大亏损。最终,没办法倒闭。

    05 青岛内燃机厂

    青岛内燃机厂,位于青岛市北仲家洼155号, 是机械工业部的重点企业和小型发动机定点生产厂。

    该厂的前身是建于1949年10月的新华消火器材厂和建于1950年3 月的安全消火器材厂,1953年两厂合并为青岛消火器材厂,1958年试制成功Q581型汽油机及直联水泵,1959年改为青岛内燃机厂,成为山东省内第一家生产汽油机的工厂。

    1964年试制成功176F型2.6千瓦汽油机,成为该厂的长期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还出口到26个国家和地区。

    1983年转产195型柴油机,并成为主导产品。80年代后期,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滞销,柴油机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在90年代末,青岛内燃机厂和许多重工系统的企业一样,成为破产企业。


    工业强,则国兴!

    让我们一起铭记那些年辉煌过的老厂,发现工业之美,传承新中国工业自强的文化内核,为新时代工业跨越发展积攒源源不断的力量!

    还有哪些曾经消失的柴油机厂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