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曾经为了抢客户大打价格战的车企,如今竟开始聊起了技术平权。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两会期间透露,中国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质变”——恶性竞争退烧,智能驾驶技术将像智能手机一样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行业密码?

一、价格战退烧!汽车圈终于“卷”明白了
“今年的价格战比往年理性多了。”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两会期间透露,行业上下已达成共识——低于成本的恶意竞争正在退场。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价格波动幅度较前两年下降42%,车企们开始把精力转向技术研发而非单纯“拼价格”,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提升至了8%以上。广汽集团更是通过“番禺行动”计划,誓言到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00万辆,用技术实力说话。
“低于成本的价格战,就像饮鸩止渴。”冯兴亚强调:“竞争是行业常态,但车企需要利润反哺研发。去年广汽研发投入超200亿元,才换来今天L2++级智驾的普及。”这一转变,让消费者真正受益:如今15万元级车型已标配高速导航辅助,城市NOA功能(城市道路的智能导航辅助驾驶)也在向10万元区间下探。

二、智驾平权倒计时!10万级车将标配“自动驾驶”
“未来所有新车都将是智驾车。”冯兴亚预言,智驾技术成本下降速度将超出想象。2025年广汽埃安12.88万元车型已搭载激光雷达,比亚迪更宣布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连7万元级小车都能实现“自动泊车+高速领航”。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到今年底,NOA功能在主流车型中的渗透率将翻倍至20%。广汽研究院专家透露:“我们正在研发的‘无图城市智驾’,成本比传统方案降低40%,明年就能在15万元车型上量产。”

三、广汽押注三大“未来赛道”: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能源生态
除了造好车,广汽的野心远超想象。冯兴亚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三大提案:推动换电标准统一,让电池像手机充电宝一样方便;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破解“城市矿产”难题。冯兴亚透露,集团已布局三大战略:
1.低空经济:飞行汽车GOVY AirJet年内试飞,未来将与新能源汽车共享电池技术;

2.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已进入全球百强,可协助车主完成泊车、快递等任务;

3.能源循环:建成全国首个电池银行,退役电池回收率超95%,还能反向供电给电网。

“这些技术看似超前,但我们正在用造汽车的经验,把它们变成触手可及的产品。”冯兴亚表示,广汽番禺工厂已实现“零碳生产”,未来将成为智能汽车与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
四、给消费者的购车建议:现在该怎么选车?
面对行业剧变,冯兴亚给消费者支了三招:
1. 智驾功能别只看“宣传页”:优先选择能实现“高速+城市”双场景NOA的车型;
2. 电池技术认准“安全+回收”:广汽弹匣电池针刺不起火,回收体系更完善;
3. 关注车企长期主义:研发投入占比超5%的企业,才更有可能持续升级智驾系统。
结语
从价格混战到技术普惠,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上演一场“变形记”。当10万级车型也能实现高阶智驾,当换电站比加油站更便捷,我们不仅见证着行业的成熟,更触摸到未来出行的温度。正如冯兴亚所说:“我们不是在造车,而是在重新定义出行。”
你期待下一辆车有哪些黑科技?欢迎留言分享你的“Dream Car”!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