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第五界”真来了?上汽、华为官宣合作!双方已规划两款车型

    NBD汽车头像NBD汽车头像
    NBD汽车02-21

    记者丨黄辛旭


    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上海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打造全新新能源智能汽车。


    在签约现场,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见证签约。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分别代表上汽集团和华为签约。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此次上汽集团与华为开启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时代迈向新的高度。双方团队将深度融合、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汽车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上汽集团方面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从此次参与签约的代表和双方具体合作方向来看,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或为智选车模式。一方面,华为方面的签约代表为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余承东也一同出席。另一方面,合作双方也表示将从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这一表述与华为智选车模式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


    据了解,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供应商模式、HI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其中智选车模式,华为参与较深,从产品研发、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方面参与,该品牌现为“鸿蒙智行模式”,若上汽集团也采用该合作模式,将意味着鸿蒙智行品牌矩阵将在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后,迎来“第五界”。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底,上汽集团就已经提交了包括“尚界”等多个商标注册申请。有接近上汽集团的消息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或将基于上汽旗下子品牌飞凡汽车的原有产品开发。上汽集团将重启内部代号为ES37的新车项目,即飞凡RC7。这款车型定位于中型纯电SUV,原本计划在2024年内亮相。但是由于荣威与飞凡品牌去年整合的原因,该项目被搁置。而重启后的飞凡RC7或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内部似乎也在为与华为的合作做准备。就在双方签约合作的前一天,上汽集团被曝出新一轮人事调整,涉及人数超过60人,且多为市场、营销、公关传播板块。比如,何明磊任国内营销部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总监,兼任对公营销部总监;姜辉任国内营销部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销售运营总监;胡嘉森任国内营销部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新媒体获客总监。


    经上汽乘用车相关负责人证实的名单截图

    图片来源:网络

    据记者了解,这是上汽集团“大乘用车板块”项目调整带来的结果。在今年1月,有上汽集团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上汽集团计划把上汽乘用车公司(荣威飞凡、名爵MG)、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握指成拳”,未来将对自主板块的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


    “这次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并进行人事方面的调整,重点是为了资源整合与聚焦。(调整之后)品牌方面深度整合,后台研发更加聚焦,更加集中,优化效率。”上述上汽集团内部工作人员表示。


    早在去年8月,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在上汽集团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就曾提出了“把自主作为主攻方向”,以及“5个手指捏成1个拳头”的“上汽大自主”概念。并且贾健旭还谈到要降低获客成本、提高转化率,必须要CTO和领导层最先站出来。距离上述讲话时隔不到半年时间,“大乘用车板块”的组建工作就已经开始落定,而且此次人事变动中的不少岗位涉及“获客中心”、“营销”部门,可视为贾健旭讲话中所提出的管理理念的具体落地。


    而上汽集团整合五家企业的同时,上汽大乘用车新的组织框架也随之确立。


    在营销、战略及型谱规划、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上汽大乘用车板块均进行了国内、海外划分。在营销层面,大乘用车板块设有海外营销部,薛炯任海外营销部海外公司副总经理;而国内营销部则将此前飞凡荣威、MG的营销资源进行了整合,同时分设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和MG品牌事业部,原荣威飞凡品牌总经理何明磊和MG品牌总经理周钘分别主管。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裴健如 摄(资料图)


    在战略及型谱规划层面,战略及型谱规划部国内型谱规划部总监由郝晓曦出任;战略及型谱规划部海外型谱规划部总监由罗明智出任。


    但是在研发、成本工程、物流等层面,并没有进行国内、海外划分,同属于一个体系。其中,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零束科技等纳入大乘用车板块之后成为研发部的主力军。如,原零束科技智能云平台总监张东海出任研发部智能化产品中心车云部总监;原零束科技数字化体验平台负责人方恩出任研发部智能化产品中心产品需求部总监。


    上述上汽集团内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这一变化将加深产品研发前后端的沟通,各部门沟通会更加顺畅,从而把产品规模化做到极致。此前,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曾提出“大单品”的开发模式。所谓“大单品”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平台化、规格化,把单品规模做大,把成本降低,但这种规模提升需要创新研发总院和整车企业深度交流与合作,而如今的大乘用车概念将会符合这一要求。


    贾健旭在上汽集团2024年年中干部大会上曾强调“慢”是上汽集团过去竞争中的短板,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更灵活的机制来抢占市场先机。有观点认为,整合后的“大乘用车”板块有望实现“快响应、快调整”的运作模式,并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从而进一步激发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活力与动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