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摩托车领域涌现出多款敢于挑战传统、引入重大创新的车型,彻底改变了两轮世界的认知。我们从这些车型中精选了十款代表之作,接下来大家来认识一下吧!

01
本田CB 750 Four(1969年):四缸发动机的普及者
本田CB 750 Four开创了一个时代,首次在量产摩托车上搭载横向直列四缸发动机。此前,这种配置仅用于赛车,它在性能、可靠性和骑行流畅性方面优势显著。CB 750 Four让四缸技术得以普及,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它让四缸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摩托车的标杆。
技术参数
发动机:736cc的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在8000转/分钟时可达67马力。这款风冷发动机在当时极为流畅且动力强劲,可靠性更是堪称传奇。
车架:钢制管状车架,经典且坚固,与摩托车特性适配。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双减震器,调校舒适,适合公路骑行。
刹车:前碟刹后鼓刹。前碟刹在当时是一项创新,代表着安全性的重大进步。
重量:218千克
CB 750 Four对摩托车行业影响深远,数十年来一直影响着摩托车的设计与技术。其成功证明了四缸发动机可以兼具可靠、高性能与亲民特性,为摩托车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

02
川崎500 H1(1969年):暴力动力时代的开启者
川崎500 H1是一款极端的摩托车,堪称两轮上的“炸弹”。它的三缸两冲程发动机在当时输出功率惊人,但操控性却没有跟上,导致骑行时较难掌控。
技术参数
发动机:498cc的直列三缸两冲程发动机,在7000转/分钟时可达60马力。这款发动机动力强劲,输出暴力,低转速时扭矩较大。
车架:钢制车架,相对简单,与发动机性能不匹配。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双减震器,调校偏软,难以驾驭发动机的强大动力。
刹车:鼓刹,制动力较弱,与摩托车性能不相符。
重量:约195千克(干重)
H1狂野不羁,难以驯服,但魅力却令人难以抗拒。其过度的动力和独特的声浪让它成为传奇,尽管始终背负着“危险摩托车”的名声。

03
雅马哈XT 500(1976年):书写历史的越野摩托车
雅马哈XT 500是首批成功的单缸越野摩托车之一,为越野骑行开辟了新方式。它的轻巧与灵活在当时的摩托车领域中独树一帜,为摩托车旅行带来了新选择。
技术参数
发动机:499cc的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在6500转/分钟时最大功率可达32马力。这款风冷发动机以坚固耐用和低转速扭矩著称,适合越野骑行。
车架:钢制管状车架,坚固可靠,专为应对越野骑行的各种状况而设计。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双减震器。
刹车:前碟刹后鼓刹。
重量:138千克
XT 500为摩托车爱好者开辟了新领域,证明了可以骑着可靠且高性能的摩托车长途跋涉,征服崎岖地形。它的成功推动了摩托车旅行和探险领域的传播。

04
宝马R 80 G/S(1980年):跨界摩托车的先驱
宝马R 80 G/S是真正的先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跨界摩托车。在此之前,摩托车通常分为两类:注重公路舒适性与速度的街车,以及应对复杂地形的越野车。R 80 G/S打破了这种二分法,将越野摩托车的坚固性与长途公路骑行所需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
技术参数
发动机:797cc的四冲程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在6500转/分钟时可达50马力。这款风冷发动机以可靠性和线性、渐进的动力输出著称,无论是越野还是公路骑行都很适用。
车架:钢制管状车架,坚固且轻巧,专为应对越野骑行的需求而设计。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单摇臂,行程较长,确保在各种地形上都有舒适感和稳定性。
刹车:前碟刹后鼓刹。当时,后鼓刹在越野摩托车上仍很常见,R 80 G/S也不例外。
重量:189千克。对于该类型的摩托车来说相对较轻,适中的重量有助于提高灵活性和操控性。
R 80 G/S在市场上影响巨大,启发了新一代能够应对各种路况的摩托车诞生。它的成功表明,市场对多功能摩托车存在需求,这些车能够融合不同类型摩托车的特点。

05
铃木GSX - R 750(1985年):现代首款高性能运动摩托车
铃木GSX - R 750是运动摩托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赛车为灵感,引入创新技术,如铝合金车架搭配高性能发动机。实际上,它是首款将赛车技术应用于量产的摩托车。
技术参数
发动机:749cc的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在10500转/分钟时可达106马力。这款油冷加风冷发动机的工程学杰作,动力强劲且输出激进。
车架:铝合金车架,在当时是一项创新,有助于减轻重量并提高扭转刚度。
悬挂:前倒立式前叉,后单减震器,运动调校确保出色的道路操控性。
刹车:前双碟刹,后单碟刹。
重量:176千克
GSX - R 750树立了新标杆,融合了高性能、轻巧与操控性。其成功深刻影响了后续运动摩托车的设计与技术。

06
本田NSR 125(1988年):第一款真正的街车
本田NSR 125是一款让一代又一代年轻摩托车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运动摩托车。在当时,125排量的运动摩托车大多只是改良的轻便摩托车,而NSR却凭借高性能、迷人设计和先进技术脱颖而出。
技术参数
发动机:124cc的两冲程单缸发动机,在11000转/分钟时约31马力。这款水冷发动机配备排气阀(SP版本),是小型技术瑰宝,能让NSR在该排量下达到惊人速度。
车架:钢制车架,轻巧灵活,专为运动骑行设计。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单减震器,运动调校确保良好的道路操控性。
刹车:前后均为碟刹,在当时的125排量摩托车中是先进配置。
重量:112千克
本田NSR 125是一款让一代又一代年轻摩托车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运动摩托车。在众多千篇一律的125排量车型中,它不仅凭借技术特点取得成功,还因其简洁外观备受青睐。1988年问世的它实际上开创了街车概念:高性能摩托车,车架与发动机一目了然,甚至早于杜卡迪Monster。

07
杜卡迪Monster(1993年):改变一切的街车
虽然我们认为第一款街车是本田NSR 125,但不可否认,杜卡迪Monster自推出起就打破了诸多常规。首先,它是第一款真正的大排量街车;其次,在当时街车被视为运动摩托车的廉价衍生车型时,它是第一款具有实质意义的街车。由米格尔·加卢齐设计的Monster引入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自成一派。其简约、肌肉感与侵略性的设计征服了大众,使Monster成为风格的象征和前所未有的商业成功。
技术参数
发动机:904cc的四冲程L型双缸发动机,约80马力。风冷发动机,采用Desmodromica气门机构,动力输出强劲,声浪独特。
车架:钢制编织车架,杜卡迪的标志性元素,有助于提高车架刚性与操控性。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单摇臂,运动调校,在舒适性与性能间取得良好平衡。
刹车:前双碟刹,后单碟刹,确保安全有效的制动。
总之,Monster开创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运动街车,深刻影响了后续摩托车的设计。它的成功不仅证明了街车可以与全包围的运动摩托车一样美观、高性能且令人向往,还对杜卡迪的商业命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人认为是决定性的)。凭借Monster(尤其是600 Dark)的销量,杜卡迪在几十年内奠定了市场主导地位,在MotoGP赛事中也表现出色。

08
杜卡迪916(1994年):不朽的艺术之作
杜卡迪916远不止是一辆普通摩托车,它是风格与性能的象征,是两轮上的艺术杰作,重新定义了运动摩托车的概念。由马西莫·坦布里尼设计的它,外观优雅、激进且符合空气动力学,流畅的线条和尖锐的车尾成为后续所有运动摩托车的标杆。
技术参数
发动机:916cc的四冲程L型双缸发动机,在10500转/分钟时可达114马力。这款水冷发动机采用Desmodromica气门机构,集强大动力与先进技术于一身,能让916达到很高的速度。
车架:钢制编织车架,那个时代杜卡迪的标志性元素,兼具轻巧与扭转刚度。
悬挂:前倒立式前叉,后单摇臂,高品质组件确保出色的道路操控性。
刹车:前双碟刹,后单碟刹,配备Brembo高性能卡钳,制动强劲且可控。
重量:195千克
916不仅在街道上大获成功,在赛道上也占据统治地位,多年来称霸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它的成功巩固了杜卡迪作为顶级运动摩托车制造商的声誉,其标志性设计至今仍激励着全球的摩托车爱好者。

09
雅马哈R1(1998年):现代时代的开端
1998年的雅马哈R1是超级运动摩托车领域的一个转折点。它拥有近180马力的动力、轻盈的车身和激进的设计,提升了性能标准,成为竞争对手的参照对象。
技术参数
发动机:998立方厘米的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在12500转/分钟时可达172马力。这款水冷发动机集成了大量先进技术,功率密度极高,动力输出强劲。
车架:铝合金双梁车架,轻巧且坚固,专为应对运动骑行的需求而设计。
悬挂:前倒立式前叉,后单减震器,完全可调,可根据车手需求和赛道条件进行调整。
刹车:前双碟刹,后单碟刹,配备高性能卡钳,制动强劲且可控。
重量:177千克
R1重新定义了超级运动摩托车的概念,提供了极致的性能和出色的操控性。它的成功促使其他制造商开发更强大、更复杂的摩托车,开启了超级运动摩托车领域竞争的新时代。

10
雅马哈Tmax(2001年):第一款来自……赛道的大型踏板车
别以为这是个“混入者”,雅马哈Tmax虽然是踏板车,但它比许多其他摩托车更具开创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
技术参数
发动机:499cc的四冲程双缸发动机,在7500转/分钟时最大功率可达44马力。
车架:铝合金材质。
悬挂:前伸缩叉式前叉,后双减震器。
刹车:前双碟刹,后单碟刹。
重量:208千克
雅马哈 Tmax 打破了传统,将踏板车从单纯的便捷通勤工具转变为真正的“地空导弹”。它具备大型摩托车的性能,又兼具踏板车的实用性,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

待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