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周榜来了:小鹏逆袭登顶,小米单车型杀入前三

    2025年车市三榜透视:新势力鏖战、豪华品牌承压、新能源格局重构

    2025年2月18日,理想汽车发布第7周(2月10日-16日)销量榜单,涵盖新势力品牌、豪华品牌、新能源品牌三大战场。透过数据表象,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逻辑愈发清晰。

    一、新势力品牌榜:小鹏逆袭登顶,小米单车型杀入前三

    1. 头部阵营“三足鼎立”

    小鹏以0.81万辆反超理想(0.75万辆),2025年双方已三次交替登顶。小鹏的逆袭得益于MONA M03(12万元级)与P7+(25万元级)的组合拳:前者连续两月交付破1.5万辆,后者三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形成“低价走量+中端爆款”的立体攻势。理想虽以32.5万元均价稳居高端市场,但增程式路线面临纯电转型压力,常州纯电工厂的投产将成为关键变量。

    2. 小米的“鲶鱼效应”

    小米以0.69万辆稳居第三,单周新增锁单破1.1万辆。SU7自2024年4月交付以来累计销量超25万辆,其首款SUV车型YU7上市后或将冲击单周1万辆门槛,进一步搅动头部格局。

    3. 中腰部阵营分化

    零跑以0.52万辆守住第四,印证了“15万元级性价比之王”的定位。蔚来(0.19万辆)持续垫底,若乐道品牌无法实现单月2万辆目标,恐将跌出前十。

    二、豪华品牌榜:BBA守成,新能源势力渗透加速

    1. 传统三强地位稳固

    宝马、奔驰以0.77万辆并列第一,奥迪以0.76万辆紧随其后,BBA合计占据45.6%市场份额。但需注意,问界M9在50万元以上市场1-2月累计销量达1.24万辆,超越宝马X5(图片|配置|询价)(0.91万辆),智能化标签正在重构豪华价值标准。

    2. 新能源品牌的“破局者”

    理想以0.75万辆位列第四,其L系列均价32.5万元,已切入传统豪华车腹地。特斯拉同销量规模下排名第五,反映出消费者对“科技豪华”的认可。极氪(0.36万辆)、问界(0.30万辆)的入榜,则预示电动化对豪华市场的持续渗透。

    三、新能源品牌榜:比亚迪守擂,价格战白热化

    1. 比亚迪的“一超”地位

    比亚迪以4.68万辆稳居榜首,但较去年同期10万辆量级仍有差距。五菱(1.46万辆)与吉利(0.82万辆)分列二三位,后者凭借7万元级车型星愿单月销量突破2.5万辆,验证“低价智驾”策略的成功。

    2. 特斯拉的攻守博弈

    特斯拉以0.75万辆排名第六,焕新版Model Y提前交付推动环比增长21%,但25万-35万元区间正被小鹏P7+、小米YU7等车型蚕食。

    3. 价格带挤压加剧

    小鹏MONA M03下探至12万元,与五菱缤果PLUS(8.88万元起)形成夹击;比亚迪秦PLUS冠军版降至9.98万元,中低端市场已成血海。

    2025年车市三大趋势

    1. 技术路线分化:增程式与纯电的较量进入深水区,第7周纯电占比62.3%,增程式仅8.6%。

    2. 豪华定义权争夺:问界M9以“智能座舱+高阶智驾”挑战BBA,宝马i7的120万元定价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

    3. 淘汰赛加速:2024年已有6家新势力退出市场,2025年头部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年销20万辆或成存活基准线。

    理想汽车的三份榜单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车市的残酷逻辑: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的进化。当小鹏以技术普惠挑战理想的舒适壁垒,当小米用生态跨界颠覆传统造车逻辑,这场变革早已超越销量数字本身,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秩序重构的缩影。2025年的车市,注定是颠覆与坚守交织的战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