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比亚迪的新闻真是不少,先是传出比亚迪要收购蔚来的绯闻,闹得沸沸扬扬的;随后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新闻也冲上了热搜,这两件事都搞得比亚迪的公关经理李云飞紧急回应,其实说白了就是现在的舆论有点“枪打出头鸟“的意味了。

数据显示,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6804辆,今年1至11月,累计销量为3,757,336辆,按照这个火爆的销量趋势,全年突破400万辆几乎是毫无悬念的。在全球的汽车集团巨头面前也毫不逊色,目前已经跻身世界前五了。
但比亚迪并不满足于此,从给供应商的那封邮件中也可以一窥端倪,比亚迪执行副总裁何志奇洋洋洒洒的千字文中,对比亚迪取得的成绩充满了骄傲,也将比亚迪视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先锋代表,在引领中国汽车工业变革的潮流,致力于在全球舞台展示风采。

估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信心与期待,邮件的言语中不免有裹挟供应商之气,一是直接要求降价10%,毫无商量的余地,同时还表示邮件无需回复,意思再一次表明这是通知供应商,而不是协商,供应商不要再做“无畏的抵抗“。
二是告知供应商比亚迪能取得傲人的成绩是“与有荣焉“,大家应该共同一起,言外之意就是供应商们要好好干,把降价10%落实下去,比亚迪后续取得的荣耀有大家的一份功劳,至于会不会给大家发”军功章“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车夫也理解比亚迪直接要求供应商降价10%的做法,毕竟这不是个案,很多车企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有些可能要求降价的比例更高,只是像比亚迪这样强硬推行的不多见,其实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价格战的环境下,不管是汽车制造商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均面临较大的压力,比亚迪这样容易把供应商逼入墙角。
而这样做会带来一个比较恶劣的后果,那就是供应商为了降本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以次充好,到时候受伤的就是消费者了,这就需要比亚迪花大力气进行供应商质量管理,防止系统性问题产生。

此外在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这个档口,又有媒体曝出比亚迪对于供应商回款的周期很长,接近一年,然后加上又是承兑汇票,更是让供应商的经营压力倍增;与此同时,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晒出一张图片并表示,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比去年又缩短了,现在只需要90天左右。两相对比之下,比亚迪又是一顿被口诛笔伐。

不管怎样,车夫觉得一个行业的头部不应该只是压榨专家、疯狂内卷、价格杀手,而是要能够让产业供应链活着,有力量创新研发往前走,做出品质更好的产品,大家觉得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