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的付于武可谓是汽车圈里的老人了,出生于1945年他的转眼间已经在中国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了超过了50年,在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付于武接受《中国企业家》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他对中国汽车产业科技创新成果、中国新势力车企发展得失、中国车企可持续发展等话题的思考。

付老的观点也很明确,简单概括下来如下:
1.转型是必答题,汽车产业要走出舒适区,自我革命。
2.无安全不智能,我们的法规和标准将按照技术创新的结果来逐步改变。
3.汽车产业最引人骄傲的就是我们有了灵魂,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要解决“灵魂”的问题。
4.中国必须加快培养汽车产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怎么支持都不为过。
5.一个企业好不好,要看供应链好不好、经销商好不好、消费者满不满意,这就是社会责任。
6.在过去十年,造车新势力发挥了鲶鱼效应。他们凭借全新理念、全新的创新态度给汽车产业注入了空前的活力,功不可没。
另外,付老还指出:汽车产业是物质生产,我们可以搞创新、搞研发、搞流量,但是我们最终要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期待中的、非常好的产品。汽车工业讲究成本控制和品质管理,新势力有的成本控制得很好,有的成本控制得就非常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量力而行,除了成本控制之外,还要把握好扩张的节奏。
另外,主动跟传统车企、大集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出路。新势力现在留在牌桌上的也就十家左右,都是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但在牌桌上留下来,并不等于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能长远生存下去。所以我觉得它们还是要有忧患意识,寻找下一条发展道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