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车历史上,涌现了很多经典又值得关注的赛事,耐力赛作为汽车运动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赛车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而在耐力赛事中,24小时赛事更是其中的掌上明珠,作为北美经典耐力赛事的戴通纳24小时,更是在赛车运动历史上贡献了无数次精彩的竞逐瞬间。
今天,小盔就与大家一起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颗北美耐力赛场皇冠上的明珠。

戴通纳24小时历史
戴通纳24小时一直都是作为北美赛季的年初首场大型汽车赛事,它每年都在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或2月首个周末,在被誉为 “世界赛车中心” 的戴通纳国际赛道拉开帷幕。现在这项赛事,已经成为了IMSA卫士泰克跑车锦标赛的一部分。
这项从1966年启航的24小时耐力赛,拥有极高的含金量,与勒芒24小时、赛百灵12小时被一同称为耐力赛事的“三重冠”。
作为北美耐力赛场皇冠上的明珠,世界著名腕表品牌劳力士从1992年开始冠名赛事,比赛各组别的赢家除了能够捧起冠军奖杯之外,还将收获一枚劳力士迪通拿腕表作为奖品。
戴通纳24小时不仅经历了Grand-Am的鼎盛时期,并且在2014年重启的IMSA跑车锦标赛中担纲了揭幕战的角色。
同时,由于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通常在北半球冬季进行,因此,对于车手们来说,比赛本身拥有比其他24小时耐力赛更长的夜间时段。

戴通纳24小时赛道
戴通纳国际赛道坐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戴通纳沙滩,他的路赛赛道布局于1959年规划,自办赛以来,赛道于1973年、1984年、2003年以及2010年分别经历了几次重大更新。
在耐力赛期间,比赛采用的是跑车赛道布局,赛道全长5.745公里,由纳斯卡椭圆赛道部分,带有巨大倾角特色的高速区域和被称为“内场”的发夹弯、连续高速弯组成。
在此参赛,赛车必须在依靠低阻力换取的椭圆赛道高尾速,或是高下压力换取的内场操控性间作出取舍,不同的调校方向往往也为比赛创造了诸多精彩的缠斗场面。

戴通纳24小时组别设置
戴通纳24小时设立了由LMDh、LMP2原型车及GT3赛车参与的四个组别,参赛者以北美地区参与IMSA全赛季竞争的队伍为主,同时,每年也都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世界强队加入战局。
今年的比赛,我们中国车手李科蓉,也再度参与了这一王冠赛事。
今年的比赛,由GTP、LMP2、GTD Pro以及GTD四个组别构成,原先的LMP3组别则以垫场赛方式出现在整个比赛周末。
LMP2组别则完全遵循FIA与ACO的LMP2规格,并且在该组别中强制车组中需要FIA铜级车手参与,随着WEC在新赛季常规分站取消LMP2组别,多支车队也将参赛重心转向北美。

GTD Pro与GTD作为IWSC赛事的中坚力量,两个组别的赛车均遵循FIA GT3技术规则打造。
与其他耐力赛相似,戴通纳24小时的每位车手也受到驾驶时间的限制。在戴通纳24小时耐力赛中,一名车手的最长驾驶时间限制为13小时,在任意6小时内最长驾驶时间则不得超过4小时。
GTP与GTD Pro车组中一名车手的最低驾驶时间则是2小时,在LMP2与GTD组别中,最低驾驶时间不得低于4小时30分钟。

如果你也对耐力赛有兴趣,大家不妨多多了解一下戴通纳24小时,有机会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