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瞎聊车
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新能源汽车开始“内卷”以后,汽车设计的也是越来越奇怪,也越来越跑偏了,动不动就是大连屏、全景天幕、还有一个隐藏门把手,冰箱大彩电。
燃油车虽然发展了上百年,但是,这些东西可都未曾看到过。
之所以会这样,个人认为主要还是新能源汽车车企,大部分都是在“代工”,并没有太多自己的核心技术,就算是他们想“卷”技术,可能都没得卷,毕竟,电机不是自己造的,电池也不是自己造的,连车身都不是自己造的。

那只能卷其他方面了。
你有大连屏,全车加起来50寸?那我就搞一个70寸的大连屏,比你的更大;
你有1平米的全景天幕,那我就搞一个2平米的全景天幕,再加一个星空顶。
你没有冰箱,我有冰箱;
你有冰箱,那我就搞一个厨房,什么锅碗瓢盆、灶台、电磁炉一应俱全。
然后,再打出一个广告,这是你“移动的家”,再装一个可以完全放倒可以当2米大床的座椅……,开到哪里睡到哪里,这是为了方便干啥?

这些需求,个人认为都已经完全背离了汽车设计的初衷,并且还越来越远。
所以说,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有三大设计属于垃圾设计。
① 大连屏
大屏幕,到底有什么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车上看会手机可能都晕车,更别说看那么大的屏幕了。
晕车、伤眼睛,可能还有更大的副作用。

搞不好还影响安全性,副驾大屏幕播放着电影,你还能安心开车吗?是不是动不动就要瞟一眼呢?
万一在高速上,就在你瞟一眼的间隙,前车一个急刹车,发生了车祸,你就说难受不难受吧。
开车,还是应该全身心的投入才行。
从我自己用车的感受来说,大屏幕最大的作用就是一个导航,另外一个就是听歌、听广播,车买了两年了,在车上看电影的次数寥寥无几。
家里75寸的大电视,喝着冰镇可乐,躺在沙发上看电影不香吗?非要挤在车里对着那个小屏幕去看?

开车看不了,停车就更不会看了。
难不成,车开到地库,然后再看一个小时的电影再回家,那不是有病嘛。
那么,这个大连屏还有什么用?可能,一年365天,360天都是一个人在开,副驾大屏,后排大连屏可能想看都没有机会看,只能吃灰。
再说,万一发生点碰撞等交通事故,那么大的屏幕,那可都是玻璃啊,玻璃渣子满天飞的时候,你又怎么保证不会对乘客造成伤害?
说完了大连屏,我们再来说说全景天幕。
② 全景大天幕
全景天幕,也是最近越来越流行了,关键很多还不带遮阳帘。
如果让我去选车,我肯定会先Pass掉全景大天幕的车型,因为,车里面虽然亮了,也可以看星星了,但是,日常用车过程中,你躺在车里看星星的次数能有多少呢?

何况,就现在这种大气污染程度,星星也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
如果,到了夏天,你怎么办?
不要看车企鼓吹的隔热率高达99%啥的,隔热再厉害,那也是玻璃啊,透光与隔热本来就是互相矛盾的,夏天外面40℃高温,就算是1%的阳光,可能都能让你脱层皮,夏天打着伞开车的小可爱,又不是没有见过。
这种全景天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降低了行车安全性,因为,天幕越大,意味着车顶的可承重性就越差,万一倒霉,我说万一,毕竟,开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车顶上飞来一个大石头……。

所以说,全景天幕,虽然好看,也让车内更亮,但是,弊端也很明显。
说完了全景天幕,再来说说隐藏门把手。
③ 隐藏门把手
隐藏门把手设计,简直就是鸡肋。
车企的设计初衷,可能是为了让车辆更好看,也为了降低车身风阻系数。
但是,整个设计实在是有点过度,发生车祸,车外的人想要施以援手却无从下手的例子很多。

北方的冬天,车停在室外,隐藏门把手被冻住弹不出来的例子也很多,是不是还得先烧一壶开水浇上去?印象中,家里的三轮车打不着火就是这么干的。
全车下电,隐藏门把手弹不出来,开不了车门的例子也很多。
一个设计再牛,再好,只要在特点场景下带来几次不好的体验,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设计。
总体来说,隐藏门把手设计虽然好看,但是,实用性并没有传统门把手那么好。

综上。
车,还是应该回归本质;
车,本来就是用来开的;
能安全带我们到想去的地方就足够了。
其他任何花里胡哨的配置,都是多余。
大多数配置,你可能一年都用不了几次,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特别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真的太卷了,已经卷到彻底脱离了汽车设计的本质,像什么冰箱、大彩电、零重力座椅……。
我想,用不了多久,汽车设计,总归会回到其本质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