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下临近寒冬之用车体会
一年四季,我住在京城已经很多年了,虽然离开东北家乡,但京城的秋冬还是有些冷,虽冷得不是那么天寒地冻。
近些年,京城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深秋的雨水多了、也大了,深秋到寒冬的天气比之以往感觉更凉了,之所以不用冷,是因为京城的冬天还是雪很少。
在京城的生活,也像老家一样什么都全了,所以,上下班、带家人出游等,家里常用的交通工具就是自驾车,这些年生活好了些,也就舍得更换了一辆Suv,是的,相对耗油大户。
自从拥有车后,还是感受到不同气候的用车差异很大,比如,深秋到寒冬时期,车辆的避震很硬、车内异响增多、电瓶亏电的概率增高,甚至基本驾驶感觉就是不顺畅。
也是在京城的十五个用车春夏秋冬,我总结出一套感受很实用的用车经验,也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相信每位车主对自己车的基本保养按厂家规范要求到期进站就做了,所以,除了所谓规范的机油、机滤外,其它方面就很容易让车主疏忽了,而深秋开始后的冷天气就增加的车辆突发异常的概率。
比如防冻液,这是保障发动机正常工作和发动机舱内各部件减慢老化的重要液体,它的容器硬件是不会容易故障的,但液体的量、液体的质量就容易被忽视了,一般来讲,每两年补一次液、每四年检测一次冰点是必要的。冰点不足,那深秋后就很危险了,液体被栋,容器冻裂,发动机深秋后也会出现散热不足故障。
同样的是,玻璃水也会让很多车主忽略深秋后交季,车主没有及时更换防冻型,导致玻璃水被冻住,轻了只是无法使用玻璃水刷玻璃、重了是会冻裂玻璃水容器壶的。
由于深秋后雨水多,气候冷容易出现冻雨,总之,雨刷片容易冻硬后刮不干净玻璃,因此,深秋开始就确认雨刷片有没有破损、开裂、试刮效果,即可保障深秋后使用正常。
在深秋开始的季节,各种植物也到了衰败的时期,所以,放车辆放置在离树近、离建筑物近、离工地近等露天环境下,车外上方非常容易落满异物,如树叶、树枝、塑料袋、碎物等,这些异物久不清理下,轻了就会腐蚀车表、重了会堵住排水孔,进而腐蚀车内,这都会影响到车辆使用的寿命。
对于很多车主,都是异物落到玻璃就雨刮处理一下,只要不遮挡驾驶视线即可,这是不好的习惯,对于异物,应做好及时的清理,来保障车辆更好、更久的服务。
既然是天冷季节的开始,那对于车辆上使用的一些怕冷器件,我们就要有一定的注意了,主要是习惯方面。
比如车载电瓶,在气温低时不易放电,存储也相对热天更低,此时,如果我们的用车习惯还是喜欢熄火听会音乐再离开车、或者上车就开空调,那一些情况下,对于电瓶的伤害会很大,甚至存在大概率无法足够放电启动车辆的情况。
因此,在天冷季节,我们尽可能避免熄火用电情况,在短途时,也是等到水温上来再开启空调暖风,提高电瓶充电时长,其实,冬天的空调暖风就是发动机热量起来后带来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增长电瓶寿命,也降低电瓶电量不足的风险。
深秋季节开始后,潮湿、阴冷的日子会多于春夏时节时,此时,车辆作为电器多、金属多的用品,就会更容易被腐蚀、老化,甚至出现短路的情况。
因此,深秋后用车过程,为了保护我们的车辆能更好和更久的服务于我们,一些用车过程的小细节就需要我们注意一下。
我习惯于在深秋来临之际,先给车辆做一次大的“养护”,基本保养中会更多确认各类液体状况、线路状况、各处滤芯状况,到了天冷时,车内空气循环用的多了,所以滤芯很重要,避免易发雾霾影响、也避免滋生细菌影响。
除了基本养护外,车辆各处排水槽我都会确认,避免外边堵、也要避免里边堵,尤其车门排水孔,很多车辆的内部腐蚀就因为车门排水孔引发的。
最后是几点用车习惯心得,停车就高不就低、用车就暖不就凉、装车就净不就多、开车就好不就坏(路况)、养车就全不就省,其实最终的节省才是省,省了一时的麻烦、一时的资金,很有可能后期付出更多。
我的车辆就这样在我的边使用边注意养护下,虽车龄已四年,但任何新见了我车的人都在问,新提的车啊,新能源吗。。。这个新能源可能也是我车的梗了,就因为车标和排气管看不到,当然,车辆外观也很像。
最后祝大家用车愉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