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盟的车企们日子有点不好过。
众所周知,地球那端的人们对于环保的追求已经快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
为了追求政治正确,近几年还打造出了一个把“How dare you!”挂在嘴边的环保公主,他们的行为环不环保黑马不确定,但是现在,他们要开始为自己的“环保”买单了。
就在最近,欧洲车企就在全面抵制欧盟辛辛苦苦推出的欧7排放标准,甚至部分欧洲国家的官员也都亲自下场抨击欧7排放标准,称它会阻碍汽车行业的发展。那么,欧7排放标准到底有多严格呢?

据了解,欧7标准规则将所有机动车辆(即轿车、货车、公共汽车和卡车)的排放限制置于一套规则之下。新规则是燃料和技术中立的,无论车辆使用汽油、柴油、电动传动系统还是替代燃料,都设置了相同的限制。

而且,因为“欧7”排放标准并没有关于二氧化碳排放新的规定,反而对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标准进行提高。
另外,“欧7”还首次对车辆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和轮胎的颗粒排放进行了限制,要求车辆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减少27%,电动汽车也包含在内。同时要求“欧7”标准新车要具备更长的耐久性,满足20万公里和10年车龄的用车时间,以此减少废弃电池组的回收污染。

看到这里,黑马就觉得有点扯了。
车辆使用的动力大小和来源都不一样,但是你居然在排放标准上设置了相同的要求。这就好比要求一辆柴油大货车和一辆汽油桑塔纳的排放量一致。

这有道理吗,毫无道理可言。
厂商们能做到吗?能!但是没几个厂商愿意这样做。
因为“欧7”的测试方法更加贴近真实使用场景,比如测试条件多了更大的环境温度区间、更高海拔、小于10%车辆载荷、冷启动等指标要求。众所周知,测试要求越多越细,那么测试成本就会越高。

比如车辆冷启动污染物大,欧盟给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为车辆配置两个体积更大的三元催化器,而且还要为这两个三元催化器配上电加热的功能,方便它们能够更快达到工作温度,降低冷启动排放。

这些要求,对于现阶段的车企而言多少有些苛刻。
正因如此,不少车企纷纷喊出了反对的口号。
以大众为例,CEO奥博穆(Oliver Blume)表示,“欧7”排放标准会导致大众车型每辆车的售价提高3000欧元至5000欧元,从而导致大众汽车将在市场当中失去原有竞争力,带来裁员和纳税下降风险;
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更是称:如果过早实施“欧7”排放标准,将会使欧洲的汽车工业落后中国数十年。

这是什么?赤裸裸的威胁!
为了环保,车辆成本上升了;车辆成本上升了,竞争力也下降了;销量下降了,公司也得裁员保本。
尽管按照欧盟委员会的分析显示,小型车辆的成本仅会增加90到150欧元,但是从大众强烈的反对中我们可以发现,欧盟委员会预估的成本仅为增加的配件成本,可能并未包含生产线改造、排放测试的成本以及用户后期的维护成本。

正因如此,欧洲车企们表示强烈反对。
本来大家都要准备过几年淘汰燃油车了,结果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欧7”排放标准横空出世:要求车企要么改进尾气排放标准,要么标准通过后马上就别卖了。对于车企而言,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是不能接受的。
考虑到欧盟最近又撤回了2035年的燃油车销售禁令,欧7标准这波欧盟可能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尤其是在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具优势的情况下,欧洲直接抛弃燃油车全面转入新能源车的可能性不大。

怎么说呢,主张环保黑马可以理解,但是太过激进的环保主义,属实没有存在的必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