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日产宣布弃研内燃机!日本车企里第一个全速拥抱纯电动

    智能车参考头像智能车参考头像
    智能车参考2022-02-08

    万博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继奥迪和大众之后,日本汽车巨头日产,也宣布停止新的内燃机研发。

    用于内燃机研发的资金,将全部投入电动车开发项目。

    内燃机研发和生产团队,也会重新安排,负责电驱动研发。

    至此,日产也成为日本汽车三巨头中,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

    日产怎么说

    又一家传统车企要跟内燃机say goodbye了。

    据外媒日经新闻报道,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宣布停止除美国之外的全球主要市场,新内燃机研发项目。

    考虑到美国市场对皮卡的特殊需求,日产将在美国保留有限的皮卡发动机研发项目。

    而在此之前,日产在2018年就宣布停止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将资源集中到电动车领域

    至此,日产成为日系车中,第一个做出这个决定的车企。

    日产方面表示,停止内燃机研发,并不代表日产全面放弃内燃机,对于现有的内燃机,日产将会持续进行改进。

    同时,日产将会继续开发油电混动发动机。

    据悉,日产每年的研发支出约50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75.57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被用于发动机研发和新车型开发项目。

    现在,这部分用于内燃机的研发资金,将全部投入电动车研发和其他新技术。

    人事方面,日产透露,内燃机研发和生产人员将得到保留,并在一段时间内,重新安排到电动车驱动系统和混动发动机部门。

    相比日本“两田”或者是其他传统车企,日产的电动化转身迟了半个身位。

    但这次,为什么抢先一步,急着砍掉新内燃机研发?

    为何砍掉内燃机?

    日产先于“两田”停止研发内燃机,原因有二:

    首先,与全球主要市场汽油车排放规则的收紧不无关系。

    以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欧洲为例,去年,欧盟开始制定欧7排放标准。

    根据《致欧盟委员会欧七排放行业信函》,欧7排放标准,在欧6的基础上更加严苛。

    具体来说,就是两降规定:

    车辆氮氧化物(NOx)将降至每公里30毫克。

    一氧化碳排放量由每公里500~1000毫克减少到100~300毫克。

    公开消息显示,新的欧7排放标准,最早将在2025年开始实施。

    日产表示,根据欧7规则,开发新的符合标准的内燃机,成本已经已经高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执行的国6排放标准规定,一氧化碳排放量不得超过500毫克,指标也接近欧7标准。

    甚至去年就有传言,国6来了,国7也不会远,或在2025年开始实施,届时排放要求必然进一步提高。

    虽是传言,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根据国内相关规定的更迭速度,2025年是一个比较可信的时间点。

    要知道,2021年日产全球销量约400万辆,其中,中国和欧洲市场的销量,就占去近1/2的份额。

    在此之下,研发排放更低的混动发动机或者走纯电路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一款全新的混动驱动系统从设计到上车,也需要时间。

    以长城为例,柠檬DHT混动系统2018年立项,2020年12月正式亮相,2021年初搭载上车,花了3年多时间完成。

    如果再加上量产和产能提升的时间,这个过程恐怕需要更久。

    从产品研发周期,和全球主要汽车市场排放标准的角度看,现在放弃内燃机,集中资源开发混动和纯电系统,留给日产的时间也是相当紧张。

    其次,停止内燃机研发,是日产的当下经营状况,和电动化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

    财报显示,从2018年开始,日产开始进入业务收缩期,2019年到2020年,更是巨亏损1.1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617.47亿元。

    到2021年,日产才艰难转身,扭亏为盈。

    但大体来说,连亏两年,此时的日产还是囊中羞涩。

    另一方面,刚刚缓过神的日产,电动化战略虽迟但到,在2021年年底正式发布。

    计划核心,是产品矩阵:5年内,推出20款全新e-POWER混动车和纯电动车,10年内推出23款全新电动车型。

    而核心中的核心,是真金白银的投入。

    日产宣布,在未来5个财年内,将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投入2万亿日元,折合1121亿元人民币。

    如此巨额投入,对于现今日产的境况来说,压力不可谓不大。

    想要实现承诺,砍掉一些较短时间内注定会被淘汰的项目,比如内燃机。

    集中有限资源押注未来,不失为一个上佳选择。

    除此之外,日产停止内燃机研发,其实也是顺应大势。

    根据英国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的数据,去年全球共售出6750万辆燃油车,是电动车数量的15倍。

    但电动车的销售量将在2033年达到4698万辆,即比汽油车多20%。这意味着电动车市场在12年内将扩大10倍。

    大势不可违,日产也不是唯一顺应潮流的玩家,在此之前,已有车企先行一步。

    如何看待?

    跟内燃机说再见,欧洲车企是先行者。

    去年3月份,奥迪CEO马库斯·杜斯曼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再进行新的内燃机研发项目,只会对现有内燃机进行改进。

    至于原因,同样是因为欧7排放标准。

    不久之后,大众汽车CEO贝瑞德也公开表示,大众目前没有开发新内燃机的计划,大众的重心,将全面转向电动车。

    除此之外,韩国汽车巨头现代也在去年年底被曝出,将关闭现代集团总部的内燃机研发中心,并且在此之后,也不会推出新的内燃机车型。

    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人事调整:现代集团动力总成团队将重组为电动化研发团队。

    其他大部分车企,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会停止内燃机研发,但也在去年集中拿出自己的电动化转型时间表。

    比如奔驰,内燃机时代的先行者,就在去年7月份祭出“史上最激进电动化战略”,到2030年全面实现电动化。

    但是,停止内燃机研发这股风气,好像并未吹进国内。

    就在去年,长城、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都对外公布发动机研发计划。

    比如长城蜂巢动力3年23款发动机计划,包括汽油和柴油发动机。

    甚至连以新能源汽车为标签的比亚迪,也曾对外发声:目前没有计划停止内燃机研发。

    那么你觉得,谁会是国内最先放弃内燃机的车企呢?

    参考链接: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Automobiles/Nissan-to-end-most-development-of-new-gasoline-engines

    .万次阅读
    14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4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