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于M9购车权益和配置的那点事

    2023-12-10发布于:问界M9车友圈

    10号过去了,没有任何惊喜,闲来无事从一个汽车小白的逻辑认知角度谈谈大家比较关心的盲订价格,先上我自己的结论:离开配置讨论价格,最终都会走向引战(关于配置决定售价的观点已在我之前的帖子有阐述)。 拿S7为例,正式公布价格前,资料显示最初报价区间为35-40(M9为50-60),实际报价时为25-35,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一个无智驾的丐版25,拉低了报价区间,单从有智驾车型来看,实际报价区间为29-35,与最最初35-40差了5、6W,主要差在哪,差在限时权益,官方给出首购5.5W权益,加上这个权益实际上和最初报价区间的35-40是一致的。那我们再来看看M9,如果说权益定在5W左右(不包括智驾包),那么很大概率可能售价会在45-55W,M9大概率是不会出无智驾版,所以正式发布时45-55W区间,是符合基本逻辑的。 所以大家在讨论价格时,除了要考虑以配置为基本原则的价格体系,还要考虑首购限时权益,离开这两点,真的没有说服力。 再啰嗦一下配置决定售价这个观点,M9除了全系标配四驱和空悬外(途灵底盘),官方没有额外的标配信息发布(三电技术、电吸门、冰箱啥的就不算了),那就拿此版本作为基础售价参考,举例为41.98,智慧大灯2W、Ar-Hud1W、光场屏/投影1W、副驾和二排右0重力1W、越野模块1W、独立音区(30喇叭音响)1.5W、6座均权舒享调节1.5W、电动门1W、电动脚踏0.5W、22轮毂1W、内外饰颜色1.5W,预估接近13W的配置,如果将其中一部分列入标配,那么起售价就在41.98基础上加上去,比如大概率会标配的智慧大灯2W、Ar-Hud1W,44.98起步,然后送你5W权益(内外饰颜色1.5W、光场屏\投影1W、6座均权舒享调节1.5W、副驾和二排右0重力1W),自己可加价选配剩余的8W配置。 不知道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很多人一直强调这个车预售价就是50-60,正式发布时不可能低于50,低于50就不买,低于40就调档,其实核心点在于配置和权益,如果说什么都没有的41.98你说这车真低廉,那么把配置给你加到55你就觉得有面子?摆在你面前有两根金条,你能说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蹉的? 小结:离开配置和权益的讨论价格,都是在别有用心的带节奏。 配置拉满55,不拉42,其中作梗的就是配置标准和权益,拿S7来说,内外饰1.5W选配,0重力1W选配,舒享调节1.5W选配,4W的权益理应是标配的,结果美其名曰说是限时赠送,硬把S7的售价从35-40拉到29-35,个人认为出于两点考虑:一是拉低售价提高竞争力、让买主乐呵的花35的钱买到40的配置(典型的阳谋,拿捏国人小心思),也是为了堵住很多喷子说这车不值这个价,两全其美。二是为了照顾尽量少背刺首购车主,比如一年后取消4W赠送权益,车总价下调4W,里外里大家花同样的钱,一样的配置,后买的车主也乐呵(总价降了)、先买的车主也乐呵(白P了4W赠送权益),再给后买车主送点跟车毫无相关的什么积分、电子产品(首购车主不在乎、后买车主心里乐呵),大家你好我好,其乐融融。M9大概率同理。 总结:M9拉低售价、增加权益,并不妨碍这个车就是50-60的产品,大家不要被表面报价所迷惑,还是要看具体公布售价时给的配置和相应权益,虽然我也很讨厌这种拉低售价、把该有的配置当权益免费送的做法,但这个做法确实可以照顾到很大的车主范围、吸引客户、占领市场。 实际报价低于预售价是惯用做法,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觉得价格定低了就是丢面子,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这个面子该转转向了。让我们静静等待26号,少些骂战吧。 PS:一分钱一分货,1000W以内最豪华的SUV指的是安全,可别拿50-60W的车的内饰去跟什么GLS相比或者说要更胜一筹,不切实际,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放宽心态。

    作者提到的车系:


    • 从财报来看,赛力斯压力巨大,毛利率极低,营销费用大幅增长。 m7基本是不赚钱的,m9如果还不赚钱,赛力斯和华为都受不了。 如果按现有配置放出,成本只会比理想l9高,理想的毛利是20%.也就是将近37w.要知道理想是有名的供应链管理非常好的公司。 所以m9成本不会低于40w.如果45起,意味着还是不赚钱,而且完全没有了后手。 感觉正常情况应该是48.98起。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既然知道看财报那么为什么现在m9不赚钱赛力斯跟华为都受不了?对赛力斯来说不能延续目前的大好形式是不是比赚钱更可怕,如果赛力斯月销5000,能支持住目前的市值吗,如果一直宣传的遥遥领先的华为在s7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接着m9也不及预期的话后面华为车bu的业务怎么扩大?

        回复发表于2023-12-11
      • m7绝对赚钱,你听他说赔钱。。。呵呵,ix7底子改过来的成本才多少?赚多赚少,回本快慢的问题罢了。再说25年前是血拼的时候,优胜略汰的淘汰赛,这时候谁还想着赚钱谁先死。

        回复发表于2023-12-11
    • 45-52。没有低配,所以48起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年底过了要交税,到时两万的税怎么说,我现在意向金付了不想等。唉!!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很大概率:年底前下单送购置税,1月买车送一半。(去除免得3W)

        回复发表于2023-12-10
      • 问界的销售都不敢说有补贴这事,我也是最近转移到理想L9上了,特别是今天的软件发布会以后,感觉理想老车型这块照顾的真可以,升级速度也快

        @时髦可乐dV很大概率:年底前下单送购置税,1月买车送一半。(去除免得3W)

        回复发表于2023-12-10
    • 想多了,40万以上就大部分人要跑路了。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心里还是希望内饰能搞好一点,但是看了图片比较失望,蔚来ES8的内饰感觉比这个爆出来的要好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为什么不弄成理想这样 入门就是顶配?真的对这种权益的套路无感 又磨磨唧唧的不发布 你们玩去吧

      评论发表于2023-12-11
      • 小编预测一下这次有没有长续航版本,会有多大的电池包

        评论发表于2023-12-24
        • 不会,一切以工信部备案为准,目前只有增程40度和纯电100度,发布会可能会发布后续有增程50度和纯电120度的方案。

          回复发表于2023-12-24
      • 旧m7和s7的定价会给华为一点启发的,指望买m9拉高圈层的人早点退订吧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我们群都在观望,增程版选装完超过45估计一半退订,以后电动车太卷了更新换代和手机差不多,定价太高不会有优势

          评论发表于2023-12-11
          • ZHUZE9516头像ZHUZE9516头像

            ZHUZE9516

            坦克700 Hi4-T车主·车龄半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懂车帝3周年懂车帝3周年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2持之以恒LV2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配置决定价格”,非常同意,只要不含智商税。老势力们在中国销售的进口车,大部分都含高额品牌溢价的智商税,所以性能与价格是不想匹配的。 但商业的本质就不是薄利多销,而是如何将价格买的更高。从这一点看它们做的也没有错,因为总有人为了彰显身份或别的什么目的,愿意多掏钱付智商税,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评论发表于2023-12-12
            • 38.9 起步 因为明年更卷 不一部到位 明年销量会下降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不大可能,38的话相当于把自己降价的路给封死了,极有可能是40多起,然后各种优惠慢慢下探到40内

                回复发表于2023-12-10
            • s7的销量已经教它做人了,最终华为会发现m7的成功不是因为它的智驾多牛逼,是因为它首先够便宜,恰好智驾也够牛逼。m9嘴上再不承认对标l9,但是实际上他的用户群体和l9是高度重合的。l9现在基本优惠在3万了,m9高于45,还敢搞一堆选配,必死无疑。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基本配置够,45以下,会很多人支持

                回复发表于2023-12-10
              • 十分同意,m7前几个月就是几百的销量,后来是拉低价格和华为的智驾救了他,m7的用户可以看成是低一档的理想,也有用车空间需求,也希望能省油的同时长途不充电,但是理想太贵,这些人望而却步,现在m7把价格打下来了,正好给了这部分人一个选择的空间

                回复发表于2023-12-10
            • 其实我觉得还是实打实的定个价格的好,好几次的前车之鉴,没必要搞虚的!买这车,能拿出这一大笔开支买个生活用品,买这么大一个车的个人或者家庭,没有傻子,厂家市场营销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的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M9我的想法不知道对不对,40万以下能搞定我就视为占了点便宜,40万以上我就退订,继续保持关注。反正新车越来越多,科技领先的新鲜感很难持续三个月以上。至于现在的市场环境,车企一台车挣多少赔多少跟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没有关系,支持国货是必须。

                  评论发表于2023-12-18
                  • 认同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认同,与我考虑的一样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有理有据

                        评论发表于2023-12-10
                        • 有理有据有水平

                          评论发表于2023-12-11
                          • 别看前期牛逼吹的响,S7的下场还不够惨吗?问界卖的好最关键的还是定价低、空间也还可以、内饰也还不错,顺便最后才是智驾,为何智驾放在最后,那是因为中国目前的路况你根本不敢把方向盘交给系统去操作,智驾说白了就是一个噱头,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最终还是价格说明一切,M9只要还想好好做下去就别把价格弄到50以上,40-45左右百分百卖爆。

                            评论发表于2023-12-11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