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无痕58169749头像无痕58169749头像

    无痕58169749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4粉丝2关注351获赞关注
    小鹏智驾进入3.0时代。图1小鹏智驾进入3.0时代。图1
    小鹏智驾进入3.0时代。图2小鹏智驾进入3.0时代。图2

    很明显,楼主对这次追尾事故,G9表现出来的车损程度表示不满意,以至于对G9的品质产生怀疑。可能是因为小货车司机的一句话:我速度不快啊,怎么撞成这个样子?也可能是因为网上看多了被追尾屁事都没有的案例……总之,就是不满,怀疑,希望搞清楚真相。 遗憾的是,车友圈都是些什么人?车主,粉丝,潜在车主,黑子……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懂车的不超过20%,懂车又愿意回复你的,也不超过20%……这里不是知乎,相信我,这个帖子放出来讨论也没有任何意义,平复不了你内心的不满。 我见过g9被低速追尾啥事也没有的,也见过楼主这样严重的。 只能说,首先,车子是没问题的,用料怎么样,你自己是车主,应该很清楚G9用料,一台好车不会为了节省几十块钱去省用料的,别忘了G9是小鹏30万以上的旗舰车型。G9的防撞钢梁看不出偷工减料,太多车子都是这种设计了,既要轻量化又要实现防撞钢梁的作用?难道非得是实心钢铝看着安心才是正确的?事实上哪怕吸能盒中间是泡沫都是合理的。 其次,什么原因造成这次不满意的车损?我高度怀疑后车撞击后急刹导致,速度20左右。小货车是用最硬的角撞你车正中间,导致吸能盒都没变形,几乎没起到作用,完全被后尾抗了下来,运气好没有影响整车结构。运气不好搞不好你后车架都要变形。好比劈砖头,又是冲量又是杠杆,不断才怪。但是如果是正后面追尾呢?估计会啥事没有希望能够帮到你

    泰迪收养所图1泰迪收养所图1
    泰迪收养所图2泰迪收养所图2

    Stronggz文字写的多会被限制,我就不多写了,直接上图,让大家来评吧!本人本车本事故驾驶员!小鹏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对以图片内容真实性负责! 被追尾时撞点的时速不超15公里,车多都开的慢,而且并非急刹车,有图有视频有真相!希望这里是可以讲真相的地方!

    玫瑰与荒芜者视频1玫瑰与荒芜者视频1
    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1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1
    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2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2
    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3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3
    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4小鹏!你还是我们3年前信赖的小鹏吗?图4
    【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1【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1
    【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2【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2
    【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3【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3
    【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4【提车作业】小鹏G9 702 Pro版图4

    小鹏G9千辛万苦的提车作业 第二部分 二、等待交付的过程确实煎熬以及不清晰        签了合同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也不知道官方会先生产702pro还是先生产702max,也不知道自己的订单顺序和官方的交付逻辑。       国庆上班第一天我就询问的交付人员,询问交付情况,对方是告知,10月10日官方会公布签订合同的前三千名用户,我们是根据签订合同顺序来交付的。之后小鹏社区的“鹏友大管家”发布了文章,公布了前三千个签合同用户的名单,我按照他们的编排逻辑快速找到自己手机号码,确认了自己属于前三千签合同的,而且既然意外的还有礼品。        根据小鹏工厂的产能,以及小鹏的年度销售目标,我预计10月份小鹏怎么样也能完成3000份合同中702车型和其他车型的生产吧,那我的车子十月底下线应该是妥妥的了。        不过十月份G9的实际交付量确实让我大跌眼镜啊,10月27日开始广州交付,日均交付120台左右,这次小鹏没有好好的用G9把翻身战给打好啊。 之后的事情社区的鹏友估计就知道了,我开始潜水在社区,天天调查询问各个订车鹏友的交付进度,和合同签订时间,推算自己的配车时间。 其实真的通过这次等待和官方从交付信息上提点小意见: 1、利用G9的交付,透明化车辆的大概生产排产情况,让鹏友门更有参与感! 2、交付界面的交付时间能否细致化,此次G9交付时间跨度三个月,着实让人看不懂,我都需要做市场调查去推算自己的时间了,用户体验真的太差了,之前我发过一个帖子,特斯拉的APP车主的订购界面是会大概告诉你的交车排位,以及动态滚动近期交付车辆的部分订单尾号,方便让车主知道自己的排位,我觉得这个就非常好,小鹏完全可以在app加入这个模块,甚至提个小建议,发朋友圈,加速交车,既能宣传,也能让等待的用户多点事情做,多点期待,何乐不为?        大概在11月4日周五的时候, 交付群通知我的车子已经生产完毕,预计下周就可以近期开始交付,其实看到这个消息是确实开心不起来,之前为了确认小鹏的交付逻辑和交付原则,把热情消耗的差不多了,不过还是密切关注车辆配置信息,在这边也和各位鹏友分享下,根据我和官方求证,车辆从生产好在到安排运输最长需要等待3天时间,快的话当天配车当天发送,这个我在小鹏社区发起投票,大部分的用户都是两天内完成配车。我的车子是在11月5日周六上午配车成功,周天下午七点左右开始运输,广东肇庆到福建路程700公里不到运输了48个小时,11月8日办完到达交付中心。 在这里面也发现一个小的问题,应该是可以做有优化项目改进的: ♦小鹏的APP无法精细化的知道车子是开始运输、还是在拼车等待运输,并且板车的具体运输时间和运输位置无法得知,官方是否可以进行优化?比如能否在车上或者随车文件包中放个定位置,便于小鹏后台跟踪车辆物流运输,这样后台可以获取车辆位置估算到达时间,最终在App进行展示,这个是个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 官方的车辆进度的提示页面只有各个节点的完成情况,没有记录各个节点开始或者结束的时间建议在APP的车辆配车进度对于日期时间进行添加,可以更加精细。

    对我是养了猫和兔图1对我是养了猫和兔图1
    终于开上G9了图1终于开上G9了图1
    终于开上G9了图2终于开上G9了图2
    终于开上G9了图3终于开上G9了图3
    首发权益还是不够大气,特别是流量图1首发权益还是不够大气,特别是流量图1

    坐标上海。去年5系卖掉换Modely标续。今年雷克萨斯es换小鹏G9。算是Modely车主+G9准车主。订车后就开始关注app鹏友圈和论坛。关于小鹏的交付对比起特斯拉来说很是疑惑。 交付时间特斯拉可以精确到2周(我提车的时候显示的是8-10周,最后真的是第9周提车)。小鹏app显示的是10月底-1月份。跨度是3个月。感觉小鹏好像对自己的产能一点规划和计算能力都没有。 正常的话都是按签约时间提车吧。首提是27号在广州。有些26号的订单都在运输中了。但是上海这里据网友说是8号首提。销售说是11月中旬首提。说好的按照签合同时间提车呢?同一天订车的。这中间提车时间差了十几天。至少特斯拉提车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付款时间的。同配置的车型车友群的群友比我付款早的就是会提车比我早。这个契约精神在哪里? 选G9确实是因为对比起特斯拉确实舒适很多。特斯拉操控没话说。单踏板适应后完全离不开了。特斯拉车主没人吐槽特斯拉操控不行的。内饰虽然毛坯。但是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我是第一批标续车主。选了轮毂28.4w。前后排座椅加热。外后视镜防眩目。行车记录仪这些我买的702Pro都没有。但是g9的座椅舒适度确实完爆特斯拉。自己开选特斯拉。带上家人开g9。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比下来。小鹏的交付水平实在是太差。没有所谓的规划和契约精神。车真的是辆好车。这个价格买98度三元锂也没谁了。说了那么多纯属吐槽。也希望自己和车友们早日提车。

    浅谈小鹏交付图1浅谈小鹏交付图1
    浅谈小鹏交付图2浅谈小鹏交付图2

    坐标 福建厦门 车型 702 pro 多幅轮毂 白色车身 棕色内饰 订车时间 9.23签合同 根据官方公布属于 前三千个签合同的 非本地区首提 之前我知道的听说交付了3台,我应该是第四个。 看着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交付时间,实际交付规则和官方公布的按合同交付大相径庭,在官方社区和懂车帝发了不少帖子,占用公共资源,实在需要官方明确下交付具体规则和计划。 昨天电话400表示我实在无法理解交付规则, 1.比我之后的合同提前交付,官方和交付说是车型不同,确实本周交付的都是702m,那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官方是不是应该对702p和702m的交付分别进行说明?官方完全可以告知车主,那个车型会更优生产把知情权告知车主。如果我知道m优先生产我毫不犹豫加1.4万升级m(p7ngp用户),但是我得知的是702p更快,所以才选择了p。希望官方在交付上还是逐步公开进度会更好。 2.之后我询问交付,和我同车型同配置,9.24签合同在11.3已经提车,9.25的同配置11.10提车。这个是不是也是没按合同交付,交付告知,城市也有区别,喵了个去,所有理由都被用遍了,你们定按合同的交付规则干嘛? 但是在我当天早上询问400交付规则,以及求证其他城市是不是存在同配置,合同在我以后就提车的事情以后。 交付在中午通知三天内完成我的配车。不管是他们心虚了,还是真轮到我了,这个配车其实没什么喜悦感,希望小鹏真的直面g9交付的问题,不断细化,别把好产品的服务搞砸。

    对我是养了猫和兔图2对我是养了猫和兔图2
    一心一意钢笔6l6视频1一心一意钢笔6l6视频1
    2022-11-04

    技术小鹏够了,用户才是基础,做好用户链接关键时刻能救命,看看蔚来,产品和配置其实都不是最好的。往高端做要把服务和品质做起来。提具体的,这事不能宏观得实干: 1.活动什么的搞起来,用户是不是年轻群体多,搞点联谊活动,用户找了对象还不感谢小鹏?多搞点party什么的。我不是用户,但我在app上看不到有活动参加,这个蔚来和极氪做的不错,极氪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节日小礼品什么的,要让用户记住你。多在社区活跃气氛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不要太理工男,用户就像谈恋爱,你得追。 2.护城河在哪?我始终没搞明白现在这些车企,今年给我的感觉特别明显,各个车企车车的本身上面真没感受到明本质差别,感觉就是一个个组装厂。自动驾驶我看起码短期指望不上能收获,到现在我没看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小鹏你先看看现有用户愿意掏钱的比例,现在一次性买断还是赚硬件的钱吧,按月付费够呛,培养用户付费习惯不是这么容易的,大家短视频一个月交个20几都要考虑考虑,那还是刚需,付费几百块让我开自动驾驶?起码我不愿意。我始终觉得这事就目前看,能搞但砸那么多钱投入产出比高吗?用户的体验差别能有多少呢,反倒是商业化用在出租车可能更有想象力。 3.产品上面: 第一,该有的配置不要缺,可以取舍但不要让用户广泛吐槽,尤其是实用性配置。比如hud,半截的通风,行车记录仪,etc,电动遮阳帘,我试了没有hud真不习惯,大家普遍呼声很高的配置要考虑,当然也需要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要忧。 第二,内饰的豪华感和氛围感要做出来,30大几万的车,非常重要,小鹏要敢于跳出原来是设计理念。g9其实看得出皮质包裹的地方很多,很用心,但是内饰看起来真不高档,比如皮质,比如塑料感十足的升缩杯架。我希望小鹏在做设计的时候多考虑,老气的内饰风格跟品牌客群匹配吗?年纪太大估计不能跟你一起爽; 第三,开模成本都清楚,但外观能不能点套点娃,用户也要有新鲜感; 第四,800v桩根本体会不到,又不送充电桩,不然成本还得上。我在广州番禺最近的桩要开车二十多分钟。一个站才4个位,普遍反应排队,非专属桩,路上和等待时间比充还长,哪有好的体验; 第五,车型配置,不理解为什么要把空悬和四驱一起放在一个配置里,导致两驱和四驱价格差距太大,36万多买个单电机的车还是有些犹豫的,虽然试驾过也很好开。 4.app和用户体验是我见过最拉胯的,如果需要我可以加个之一。几个车企的app都体验过,很直观的说明问题:小鹏好多贴都没人回。这是上半年销量冠军?说明社群工作做的太差。去极氪app体验下,我上面随便发个问题帖,瞬间几十个点赞,太猛了。 还有小鹏app充电地图那,我看不到每根枪的充电功率,我没法选周围优质桩。我每次得掏别的app看,反人类啊。

    宁波车主坐等配车图1宁波车主坐等配车图1
    终于等到激动人心的时刻图1终于等到激动人心的时刻图1
    G9要到咯!!图1G9要到咯!!图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