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智己LS6车主·车龄1年
简介:看不惯就开骂
马克聊电车
驾仕派
只花不到30万就能买到3秒级电车,这在十年前是车迷们不敢想的事情。智己LS6 MAX超强性能版和极氪001 ME版100kWh四驱,将要接受驾仕派的极限挑战,除了续航能耗、补能效率外,它们在0-400米距离内加速,是否能超越百万级超跑,成为...查看全文
默默KG
飞凡汽车在2024年一共有三款车,分别是F7改、R7改,剩下的就是内部代号为ES37的第三款新车了。 目前这款车正在筹备中,飞凡原本计划是4月、6月、8月分别推新,按照时间计算,ES37也差不多该到工信部公告的时间了。 ES37和飞凡R7有很多不同,飞凡R7是E1架构,ES37是E2宽架构,如果两者尺寸做到相当,那么ES37在空间感的表现上就要更加出色了,完全有可能在这款车里放一些非常豪华的座椅。 如果是大空间的定位,那这款车实际上更加类似于小鹏G6、理想L6这类产品,整体会Fat一些,取消了溜背轿跑式设计,至少从图上能看出车顶和车侧线条比较平直,这本身就是非常在意空间的表现。 设计灵感来自飞凡RC ESSENCE本智概念车,和飞凡R7风格完全不同。未来上市后两者也是错位关系,R7主打设计、个性,ES37主打实用空间。 在我看来,飞凡R7竞争实力非常顶,出身高贵,拿来跟同类大空间产品比较很容易吃暗亏,如今ES37来了,飞凡有了专注大空间的产品,飞凡R7能更好的专注。 到目前为止飞凡F7、飞凡R7都是非常优秀的产品,只是吧,有时候销量并不与产品力挂钩。如果飞凡一切平稳下来,ES37或许是一个新机会。
特派组
今天看车归来,这车相对来说,实车颜值比照片视频强多了。东风还是从法系偷师了一些东西。
电动知士
大家久等,2024开年大作,来了! 测试周期3个月,上下两集,每一帧都是干货、每个场景都值得反复逐帧观看! 上集:阿维塔/宝骏/问界/蔚来/小鹏/智己,这六款具备城市封闭道路NOA能力的车,在面对北京的复杂路况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谁的体验...查看全文
懂车帝视线
博世高管:年初已收到车企要求降价需求,希望保持良性降价范围 #抖音汽车 #dou是好车 #博世
直率扑克9m
提问智己Ls6大家购买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有兄弟分享下不
吉利高管隔空回应"小米致敬":我们不跟小米比;确实烦#抖音汽车 #dou是好车 #小米汽车 #小米su7 #小米su7实车亮相
GordonSunGD
一个视频带你了解智己LS6胎压打到多少合适#智己汽车 #智己ls6
田园挖掘机
我买的四驱顶配,市区开我本身不太在意能耗,都是可劲造,一直开着四驱模式,但看到有人老是关注能耗,我也试了一下,发现这些方法能显著降低能耗,如果你特别在意能耗,可以一试 1. 用舒适模式 2.短行程在30分钟内,不要开空调,开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取暖。超短行程空调还没有热就到了,电也白费了 3. 长行程开空调,但空调开节能模式,内外循环用自动模式,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开20分钟左右,空调热了就可以关了 4. 胎压打到2.9 5. 不要急加速和急减速,尽量远处判断,少踩刹车让车辆滑行减速 这就是把它当爹开的模式,不建议,但如果特别在乎能耗可以试一试,其它的方便补充
遥遥领先
等待了一个多月的智己ls6终于提车 本人买车是冲着操控,上一辆车是宝马X3油车,觉得后排空间太小,家人朋友在上下车的时候很不方便。 在今年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最开始考虑的车是极氪001,本想着看001会不会有优惠。 直到某天看到智己的LS6...查看全文
幽灵233745734
随着年末临近,汽车圈的价格、质量、品牌大战也一触即发。至10月12号的上市以来,智己基本保持上市价格,选艺术车漆和上市价格相同,如果不选艺术车漆会比原先贵3000元.。虽然价格没大的变化,但是销量经过爬坡11月份已经来到了8000多台。这也是作为智己ls6车主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随着保有量的增大的增加了车主的对智己的信心,对潜在消费也是信心的加持。我的智己提车已经开了1000多公里,智己的品控还是值得肯定的,硬件方面没遇到任何问题。软件方面是是可以慢慢优化的。就如大家吐槽的尾灯双线亮起太丑,智己厂家已经关注到这个提议,后续会对尾灯进行自定义设置,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智己厂家是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的,包括一些小细节。最近天气回暖平均气温回到了18度左右,大家最关心的能耗也表现优益,今天一个人不开空调.舒适模式,正常脚法,来到了13.7。最近也上了一次高速,平均能耗19.大家可以做参考。车友群有广东的车友反馈表显和实际里程可以1比1。我也期待夏天春暖花开续航可以增加。我想智己如果上市时间安排在夏天应该会收获更多的订单和好评,毕竟冬天续航相比夏天会缩水,就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至少我对自己的智己续航表现评价是天气暖和:优益,大冬天:可以接受。
知情达理旭日ci1
今天测试了智己ls6高速和低速的续航,全程空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