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捷达VS5车主·车龄3年
简介:观人于临财, 观人于临难, 观人于忽略, 观人于酒后。
0泉与石0
工作原因,上月开始油车用的多了,上下班来回70公里左右,全部地面道路。 图一,今天加满油,显示续航700公里。 图二,上班单程路况。 图三,小熊油耗App记录的车辆实际油耗。 开了三年多,对于手动挡来说,我这油耗并不低,一直加95号汽油。 随着天气的寒冷,论坛里关于堵颗粒捕捉器的帖子也越来越多,我同事的三代H6城区使用就堵过两次,我的vs5 一直没堵过,哪怕之前上班长期单程5公里13个红绿灯,也没堵过。 我车的油耗发出来的意思是告诉车友们,现在有颗粒捕捉器的车子,开车别为了省油而省油的开,特别是自动挡,在一二三档加速阶段,尽量让发动机转速达到2000转以上,车速上来后轻轻收一下油门,再小油门平稳的行驶。 堵颗粒捕捉器的原因就是平时短途低速又不舍得深踩油门,到了寒冷的冬季,问题就爆发了。 怎么把车开好开顺溜,借鉴车友心得的同时,也要自己用心琢磨。
五月份入手的纯享,短途代步,续航打七折,意料之中。
充电时看不到充电功率了
提问后雨刮喷水呈扇形还是图片中细小水柱形?
上月下旬提车,一直她在开,对ID4 能耗高一直没啥概念,昨天下午上海出发到湖北荆州,长时间驾驶我发现D档收电门滑行状态下,几乎没有能量回收,只有在踩刹车才出现绿色能量回收动态条,能耗超16千瓦/百公里。 在公司,我开蔚来ET7 ,能量回收设置了极低,完全无油车差不多,当收电门后滑行,能量回收显示通常在10%,踩刹车了才会更高……蔚来的能耗也就在16个多点。 综上,个人认为id4能耗高主要就是D档滑行时没能量回收导致的。
城市快速路,压着限速80,不超车也不急加速,缓缓的开,单次油耗有点低
提问车型:21款手动进取 我把自动大灯开关换成原车那个,在大灯关闭状态下,白天光线强烈,仪表盘有背光显示,到了晚上或光线昏暗的地下车库,仪表盘乌漆麻黑没有背光,需要开启大灯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难不成乞丐版也有光线感应?有的话,在哪个位置?
看看别人家车子涡轮那个铸铁件是怎样的
自己解决关于水管与线束的碰擦问题 图一是所用材料。 图二图三是两个存在的碰擦部位,图二水管上有明显的摩擦痕迹,但还没有磨损凹陷。 图四机舱全景。 图五是涡轮那易生锈的铸铁部件,车子使用的一年,开了10500公里。
单程1100多公里,几乎全程高速,期间疏忽大意开错了两回,非节假日路况非常好,巡航110,表显油耗稳稳的定格在6.6(有图有真相),若跑120,应该在7.4左右,,,,,, 巡航110的好处是一路上经常孤家寡人一个,前后左右很少有车子,因为开120的我追不上,开100左右的已被我超越,而且开110比开120驾驶者要省心省力的多。 所以,个人经验,开110不但省油,相对而言还能提高一定的行车安全。 末图是今天傍晚拍的河床裸露的长江,本应是滚滚混浊的长江水,干枯成冬季才有的清澈见底。
今天去换了一对电喇叭,原车就一个喇叭,装在前杠与左前轮之间的空隙内,声音不但闷还难听,而且每次按喇叭,车内都能感到震脚。
一代五菱迷你,20年12月份上牌,目前开了1.2万公里。 一,座椅过高,又不能高低调节,真的只适合1米65以下身高的人,正常身高的人视线刚好被车内后视镜遮挡, 二,空调系统的塑料管道材质太垃圾,吹出来都是塑料味,冷风还算好,就刚开启时难闻一段时间,开窗吹散了还马马虎虎,冬天真的就没法吹热风,满车厢的塑料味,浓的辣眼睛疼嗓子。
三月份预订的,遇到疫情耽搁两个多月,这周总算升级好了。 21款手动丐版,原车音响没法听,我原来自己花20几元买了对中高音小喇叭并联在原车大喇叭上,勉强能听。 升级基础套餐: 6个喇叭(4大2小)+DSP+四门隔音; 副驾座椅下再加了一个低音炮 总计:3560元 最后,晒下油耗,前提是路况畅通和80巡航。
一点治理烧机油的小知识
日照汽车圈小刘:发动机不用拆就可以治理烧机油???
纯欣赏
很帅的汽修工SC超娃子:大众高尔夫 MK4 R32改装展示
不懂车买丰田,半懂车买大众,的确蛮符合现实
喜欢的车都老了
车圈小叫兽:让人无法拒绝的R32
提问请问,现在1.5的途凯有没有颗粒捕捉器
不管真假,知晓下也是好的
汽车系超老师:#2021doucar年度盛典 国六的车跳枪后还可以加油吗?@抖音汽车
坛子里蛮多吹低油耗和喷高油耗的车主,然而大家有没看到过他们晒平均车速的呢? 大家要晓得,表显的平均车速直接关联平均油耗的,这是基本常识。 平均车速代表了你路况的好或差…… 所以,任何没有平均车速的晒高、低油耗都是在耍流氓!!!
路况:单程5公里,16个红绿灯。 看仪表盘时间,图一上班,图二下班。 两次都是小油门+多滑行状态下的表显油耗。 若是按自己正常深踩油门得开车习惯,早上9个油,晚上下班8个油。
我婆娘老家在千里之外,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1200公里,早上5点40分出发,0点30到达,路上不是因为车多堵,而是妖魔鬼怪太多,人为造成的堵车,瞎开乱来加上不保持车距,到处追尾事故,同方向5车道居然在2公里范围内5起追尾事故。。。不堵都没天理。 9月提的车,手动丐版,这次长途真正算体验一把VS5的优缺点。 一,油耗方面,限速原因,出上海长时间跑100,油耗在5.6。压着限速120跑,差不多在6.7左右,个人不习惯佛系开车法,有时超车2档上60,3档80,4档四五千转实属正常。 巡航车速120,转速在2600转。 二,噪音问题,100以内可以忽略,110以内还可以,120风噪胎噪就明显了,风噪无解,车速上去了啥车都有。胎噪这方面可以有很多解决办法,只做四轮四门隔音起不到明显作用,120的车速下,胎噪很大,这种噪音与隔音做不做已经没太直接的关系了,主要是轮胎和路面材质结构造成的,同样是沥青路面,明显有很大差异,新修的路面和浇筑工艺水准的差异,无论排水还是吸音都有着天壤之别,就像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在路噪上的差距。
一,前轮叶子板与前车门之间,打开车门可以看到里面就一大窟窿,这两个塑胶制品就是给这个窟窿封印的。 图二上可以看到有三个凸起的卡扣,这个直接锯掉,配件材质很好,绝非山寨货,小刀切不动,我是用锯条割的。 在安装之前,往窟窿里塞了点隔音棉,虽然做了四轮隔音,但是这里的窟窿实在太大,需要塞点填充物,对隔音有帮助,很多好一点的车都会在这类空间缝隙里塞吸音物。 安装过程很简单,把车门展开到最大,配件分左右,标有LR,上下不要搞反,直接车门与叶子板之间的空隙塞进去卡好,完全可以讲是原装位,安装技术含量几乎为0,只要你会搭积木,就能搞。 二,图五六七,四个车门的防擦板这里贴了亮条,对应车窗亮条,感觉好看多了 至此,本车的外观以及内饰等各种加装基本完成,谢谢各位的观看支持
一,四个轮窝和后尾箱隔音 止震板裁剪成条状,间隔着贴,然后上隔音棉,轮窝自己没法整,要拆的螺丝太多太多,索性路边店去弄。 二,贴了碳纤维颜色的内饰板,原车黑色钢琴漆好看但会灰尘太明显了,显得很脏的样子; 还有一个方向盘亮片红黑色Rline
去路边店装了进气软管和底盘下护钢板。 图一图二就两个固定螺丝,没有其他切割。 图一,上下打了两个孔,便于紧固螺丝。 图二,汽修老板自制搞了个U型口的铁片,螺丝上紧,用个螺帽做支撑就ok,很紧毫无不松动。 图三整体效果,原地踩油门感受有无不一样,在收油门后,转速下降当2000转以内,吸气的声音与原来的确不太一样,怎么说呢,张大嘴与嘟着嘴吸气的声效。 下护钢板没拍照,安装其实很简单,但是那两个支架一开始不晓得怎么固定在车架上,汽修小工就一不动脑筋的年轻人,还是我看了那个椭圆形垫片琢磨了下,才知道上面那个孔该怎么固定。。。。总之并不是真正的无损原装位,第一次装需要动点小心思。
下午两点多搞到五点,就搞了两个前门隔音和加了一对中高音喇叭。 整体冲压车门,不错,绝对比那种大块塑料放水膜的车门有良心,所以止振贴就随意整点就行,没必要搞全部。 塑料门板那是真的需要装隔音棉,原车没有一点隔音棉,完全裸露不堪入目。 原车喇叭没想到是铆钉固定的,卧槽无情,没钻头拆不了,就没法穿线到A柱,高音喇叭直接并联在大喇叭上,安装后明显人声好多了,原车喇叭纸盆加橡皮边,要求不高的话,低音还算可以听听。 自己买隔音棉和止振贴,很便宜的。
转发一个视频,关于自动变速的常识性知识。
备胎说车:AT这么好,为什么还被厂家无情抛弃?
转个帖,内容说实在的对我来讲毫无新意,就是些汽车常识。
下午车停阴凉处,不然搞车太晒。 一,后备箱搞平整, 二,车机贴上防蓝光保护膜,说穿了就是手机贴膜。 还有手机支架,感觉那种专用固定式的距离远了点,操作不方便。 三,中控储物盒,这小玩意不错。 四,拆了4s送的行车记录仪,安装旧车上的ETC行车记录仪一体机,重新排线和取电。 五,贴上车窗亮条,比原来好看多了不是 明天搞四门隔音和加装两个高音喇叭
捷达VS5与斯柯达柯洛克,除了变速箱,底盘发动机一样,车身尺寸基本差不多,同样是最低配车型,柯洛克多的这些配置和稍微好一点的内饰您认为值4.5万元吗
提问请问车友,vs5的A柱里有高音喇叭的预留电源线吗? 没想到用百度的车联居然可以显示歌词
今天上海刮台风,大风大雨,八点不到出发,一个小时到目的地,结果缴纳购置税和上牌不在一个地方,一万头草泥马飘过,自己懒的去搞,直接叫了黄牛代办,复印排队啥的通通不用管,我只要签字付钱就行。 图三,和谐社会你懂的
提问趣驾welink用的是什么导航? 高德百度还是其他?
手动低配,加装电尾门和360影像,送行车记录仪,尾箱垫,机盖棉,立体脚垫,全车贴膜(我没要)。 图五是加油小票,51升的油箱,加了50.88升尼玛的,要是加油站距离远一点是不是要抛锚在路边。 图六,还在路上的配件 等周一去车管所上牌
周六去店里下的订单,半个月后提车。 图二高七GTI是我喜欢的内饰风格,真皮缝线方向盘套,苏格兰针织座套,高7GTI手动挡头,某宝都有
一年半,行驶了1.7万公里,因为优点才买的它,现在说说缺点: 一,设计缺陷导致A柱风噪严重,尝试各种解决方案均告失败。 二, 座椅没有可选配加热通风功能。 三,油耗高,CVT变速箱换挡逻辑太辣鸡,车速巡航100~120,一直在6档,78档形同虚设(除非手动切换),发动机转速高导致跑长途油耗明显偏高;而车速80~100,78档才会工作,油耗下降明显。 四,没有前雾灯,原车LED远光辅助完全可以改为前雾灯,那么对于近光照射宽度过窄导致夜晚转弯黑暗盲区这个问题基本可以弥补掉。 五,车道保持功能太灵敏,稍微有点偏差不在车道中间,就会自动快速纠正,注意是快速纠正方向,车速慢感觉不到什么,速巡航时因为过于灵敏的快速纠正方向导致车子忽左忽右的异常晃动,严重影响司机驾车安全感和乘坐舒适性。 六,车机系统一直很辣鸡,现在更新到2.0版本后,终于可以实现不连接手机APP使用地图导航和其他某些功能了。 七,电池容易亏电和多媒体主机黑屏问题。 综上,五菱宝骏三大件在硬件上没啥问题,只是需要再好好调教下这套动力系统,希望下次有大的软件更新可以有所改善。 末图中那台银色车子,04年,1.8L,4AT,RM5的油耗与这台老车有的一拼,跑高速的油耗甚至比老车还要高的多。。。真踏马见鬼了,Cao!
我的19年9月份提的rm5手动1.5T,到现在跑了一万多公里吧!四条胎就退役的,不知道是我开车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车友们有没有遇到轮胎磨损太快的问题???
大田卤菜:我的19年9月份提的rm5手动1.5T,到现在跑了一万多公里吧!四条胎就退役的,不知道是我开车的问题还是轮胎的问题!车友们有没有遇到轮胎磨损太快的问题???
是不是这里唯一的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