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车心得优点: 1.空气悬挂同级最强。离地高度可调范围最大,且在自适应调节的基础上保留了手动调节,等红灯可玩性极强。 2.簧下机械素质较高。轮毂尺寸适中,胎壁宽厚适合走烂路(长期开车都知道,大轮毂除了好看一无是处,马路上没有一个扁平比40以下的轮毂是没磕过的);全系空气悬挂、铝合金多连杆、六活塞刹车卡钳,用料厚道;簧下质量极其优秀,操控基础扎实。 缺点: 1.后排乘坐体验极差。座椅硬短且靠背角度可调范围极低,真皮质感明显不如q7;短轴距配合空气悬挂再配合调教极其拉胯的阿吉菠萝导致刹车点头严重,无论是过弯还是刹车,身体俯仰角度大(座椅包裹性一般),很容易晕车;氛围感营造几乎没有,没有b柱出风口,门板全是搪塑材质,触感堪比速腾朗逸宝来。 2.方向盘转向手感极差。转向力度过重,指向性模糊,很难想象大众是怎么把一辆转向这么重车做到电子味这么浓的,同级体验最差,当然销售描述是为了越野考虑,买这车用来越野的人可以忽视。 3.售后体验不会太好。进口大众全北京不超过3家,某4s店算上维修工位人数加起来不超个位数,客户服务体验根本不用想,会明显不如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想买的话必须考虑一下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毕竟这车机械件全是百万级,可不是一般门店敢接的。 总结:除机械素质和硬件配置外,交互体验就是一台大众,尤其是内饰和后排身体部位触碰体验,充分证实了品牌层级不可僭越的造车逻辑。其实试驾大众集团的车多了就会发现,a8吊打辉腾、卡宴吊打q7吊打途锐、a6吊打辉昂,甚至包括a3吊打mqb轿车全系诸如此类的现象极为明显,所以说途锐和q7同价断然是不值得购买的,价格低个7-8万是合理的。
#飞凡F7试驾体验两次试驾飞凡,聊一聊感触。 最近试驾了很多款新能源,从豪华到合资,再从合资到国产,试完飞凡F7感触颇多,以此作记录: 聊聊感触: 1、某迪可能是真不会造车,旗下两款旗舰轿车各有的舒适和操控特点居然被飞凡兼顾了,倒也是挺可惜的,三电那么牛…… 2、电轿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台高度,只要地台高你坐垫再长再软也只能让屁股贴上座椅,至于腿部…只能悬空,目前我接触过的电轿F7是舒适度最好的,与之一样好的是BMW i3。 3、转向、油门、刹车、动能回收均无极可调,U1S1这个还是很屌的,尤其是转向可以调得很轻,对于没开过转向轻盈的车的人来说会体验到刹那间的”高级“感。 4、温柔驾驶可以把F7开得很舒服,这很简单,把各项车辆调节都调成舒适,关动能回收就可以了,不需要右脚刻意地控制油门,可以大胆松开油门进入滑行。可以讲一下,我试所有新能源车都不会大脚踩油门,因为我认为电车把加速做的快、迅捷很容易,但把低速油门控制做柔、做舒适很难,上一辆我开过的油门柔和的电车是汽车发明者的EQC,U1SU EQC可以(或已经下定论了)说是个不完美的产品,但它那个油门和刹车的脚感绝对是顶级。 5、以驾驶员为中点,车身后段明显长于前段,所以会有一种车头拖着车尾走的感觉(很多圈友也提到过),不影响后驱的操控性,但需要注意在拐弯时多往前开点距离。 6、我看很多人说F7的底盘兼顾了舒适与运动,但我认为就底盘而言几乎只有运动没有舒适,也可能是试驾车胎压打的高的原因,我记得20寸轮毂胎压是3.1-3.3。 7、这车到底有没有硬伤?目前看来没有,几个缺点可以点一下,后备箱空间小(这里特指后备箱下面没有可拓展空间,钓鱼佬箱子大点不好搁);后排头部空间局促,180往上肯定顶头;很多细节需要适应(例如:两段式电子转向灯、手刹和双闪位置等);做工不能要求太高,看完BBA缝线再看F7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