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续航大公开开了3天全新macan劲驰 第一次坐上车之前我是拒绝开他的… 完全没想到电动macan出乎意料的好开 德国人的思路应该是做一辆比油车更好开的电车而不是推到重来 说真的底盘调的很棒 悬挂日常放在sport plus模式又紧实又舒服 完全没有那种重量带来的“电车感” 油门和刹车及其线性跟脚 真的无敌线性 入门版后段马力还是稍小 后段没那么刺激 刹车软一些但是线性代数 重踩依然能很容易的建立信心 这点我觉得对于suv车型很重要 因为开船感很难受 转向手感虽然没有过多的路感回馈 但没有轻飘飘的“电车感”阻尼恰到好处 这个很赞 整个人机交互的思路是让你无缝从别的保时捷就能切换到他 门把手用了机械+电子的设计 成本更高但是更符合直觉 紧急情况下我相信会更安全 高速弯的侧倾抑制也ok 让我想起了路特斯的eletre 这种反馈带来的信心非常的保时捷 总结就是驾驶层面依旧非常完美 而且后轮配备了295的宽胎 psev 第一次注意到我都惊呆了 有很多马力翻倍的电车还在用255 最大的短板依然是智能化 前几天看到带激光雷达的macan测试车出没 如果有能有一个好用的车机 +辅助驾驶 这辆车可以说是一辆没啥缺点的豪华品牌代步suv 现在的情况是感知的门槛太高了 要开起来才有感觉
#上海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风暴眼君子玉佩的设计灵感 还可搭配挂环别在腰间 中式豪车审美还得看红旗金葵花 真正的奢华从不是摆几块大屏幕 而是在每一处细节里融汇江河湖海 天圆地方的中式内涵 又奢又雅 气质拿捏的恰到好处
#2025上海车展 辣评新车宾利带来的4辆雅度版 都是蓝色 只是完全不同风格的蓝 不仅外观蓝 内饰也蓝 而且蓝的很淡雅 我一直喜欢飞驰的气质 但昨天看了曝光的前脸感觉气质没老款好 结果实车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型行政轿车的气场淋漓尽致 混动应该是全新欧陆gt的重点 gt和敞篷版gtc都是hybrid版本 很期待开起来的体验会不会颠覆我心中的英式gt[doge]
#年度最帅骑行照这辆车是为了valkyrie而出的 就想上次和factor合作的one-77cycle一样 马丁似乎很喜欢在这种超旗舰上延伸他的设计 回到标题为啥我说这个价格还有“性价比”? 看看捷安特的梵高定制款的多少钱?20万! 你得到的不过是和几万块量产车没任何区别的零件罢了! 而这款车为了极致的美学和设计几乎都是定制件 没有普通公路车那种凑合兼容的感觉 你不能指望他有多气动多快 但喜欢马丁就是看他的设计 水壶架螺丝下沉齐平 即使不装水壶架依然优雅 车标和valkyrie一样 把超薄金属嵌进油漆 (马丁公路车对金属车标的执念) 把带甚至把堵上都是翻毛皮做的 (我摸了很久 手感真的好到炸!) 为了造型美感车把没有一个垫圈 完全按照车主身材定制把立 把宽等各种细节 曲柄可以长度精确到毫米 通过fitting测量符合你的身材 五通 包括后叉支架都是3d打印钛合金材质 桶轴杆钛的 前后的四活塞刹车 卡钳本体黑色部分是铝合金cnc切削 内部活塞锻铝 金色外壳钛合金3d打印 卡钳座是碳的 从外看整个一体型非常高 几乎看不出拼接 又完美的减重了 因为在自行车上减重的收益远比一点点“气动”要划算 而这个设计兼顾了美感且轻量 钛合金打印的五通造型还致敬了dbr22的排气管钛合金的细节甚至呼应到了坐垫的螺丝上 很多自行车品牌都有个性涂装的定制器 但是不管多贵的品牌他们做的系统都非常难蚌…效果很差且卡顿而马丁为了这么几辆单车完全做了一个配置器!而且时至今日你还能上去选配玩!有各种场景可以查看效果 没有任何一家自行车厂做的系统那么用心我都惊呆了这居然是出自马丁的作品而非任何一家单车制造商 一个大众品牌的限量款都能随便卖到20万 这么一算超豪华的马丁这个价岂不是超值[doge]
#我的单车分享心心念念的铁三车终于回家啦 这辆新款比起老款明显感觉轻了很多 细节做工相当可以 (敢用裸碳肯定是对自己技术自信的[doge] 还有几个附件包没开 铁三的复杂度比公路车还上了一层 专用的装车包和fitting因为小众更是翻倍宰… 提升气动边际递减的代价 车子为了减少那么一丁点阻力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人又何尝不是呢(强行升华
#你玩改装花了多少钱?场内坐到了各种赛车可以体验 F1同款的bell hp77头盔都有 散场了还有惊险刺激的Afterparty 在停车场集合然后被人盯着… 分头行动没有目的地 然后紧急转场去最美高速服务区 没有落地板导致lb gtr蹭到扩散器 十几个人一齐推着gtr上去 坐着奔驰cl600 V12在高速上巡航 用飞思p后背的哈苏503最后拍一张照片… 还第一次见到saab 深夜散场
#提车日记马上要高考了hhh他也是个爱车的小孩 春日的蓝调时刻 当这颗十字曲轴5.0自吸拉到7500然后爆转升挡… 后轮带着些许滑动向前冲 一切仿佛都虚无缥缈 声音 震动 推背感叠加的感染力 一切体感带来的多重的感官刺激 这就是v8s永远替代不了的v8 除了油耗实在是顶不住 我真的会爱死他 奋斗的梦想在此刻具像化了
#提车日记曾经刚出驾校就开过的f8 赞多下一集就出296[doge] 窝法日常还是好开 悬挂很舒服很软调教偏日常 给油还是会抬头 20码和120码都没啥感觉很舒服 就是要留意时速 一不小心就超 转向非常精准没有虚位 压到一颗石子都能给你清晰的路感反馈 给当时刚出驾校的我一点小小的超跑震撼 转向中心区贼贼的赶脚 应该是为了敏捷感特意为之 sport模式升档积极 48码就升7档 日常转速非常低 日常切race也没事 窝法电控真的相当好 720匹非常非常快 来自488pista降本的tipo:f154cg但是当年被gpf摆了一道 导致不管是打火还是高转延伸都会闷 没有老马那种炸裂的撕扯 特别是在感受458sp和430 360之后尤其明显 na的平面曲轴高转声浪真的震撼灵魂 这种感官上的感染力在现代的车型变得尤其奢侈 且开且珍惜 没有怠速蠕行 需要反复练习特别是地库起步 其实我还是很喜欢这样 这是大马力性能车的一种标志 需要门槛的操作会时刻提醒你在驾驭一头猛兽 永远 永远对马力抱有敬畏之心 但是有自动启停就很舒服 sport模式降档回火声也比迈迈激进一点点 细节很🇮🇹 后视镜调整需要心平气和慢慢操作 车窗按键不敢用力摁 这一代车钥匙真的很好看 沉甸甸很有奢侈品的质感 现代窝法相当为驾驶者的能力考虑 其实我们这代驾驶者能力肯定是退化的了 很多人没有倒车影像都不会开 做的又快又舒服 抛弃一点自虐的硬核感迎合大众 让更多人能感受跃马魅力未必不是坏事 不是吗?
#提车日记Vanquish在油泥模型阶段就考虑到了车牌造型对车的影响 我感觉这样挺好 毕竟大家看到的车都有牌照 工业设计必须得考虑这些影响 其实我很喜欢新能源绿牌 单独看车牌还不错 但装上车之后就画风突变emm…
#点评我的车除了车顶 这辆车还有什么不一样? 他的车身曲面几乎没有拼接 看起来就非常像是渲染出来的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非一辆现实存在的汽车 来自马丁q部门的高定作品 他就像是007里邦德需要的那个q一样无所不能 车载蓝牙都是Q开头而非AM 想听个歌试试音响 找了一圈发现这个车好像没喇叭 仔细看娱乐屏界面 它来自 v12speedster[脱单doge] 到最后我在想 为什么英国人会造一辆这样的Barchetta跑车? 我觉得和气候也有很大关系 温带海洋性气候 连绵不绝的阴雨天 每一次天气放晴都是奢侈,所以要学会抓住间隙 及时行乐 而敞篷车是最能亲近大自然的最好选择 每次开着敞篷车 我闻到雨后空气中那种大自然清新的味道都特别开心 一辆车的性格 其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性格
#提车日记没想到这车回头率居然和超跑一样 很多豪车都会盯着你看 事实证明大家是真的喜欢红旗 不分国籍 我还见到个歪国小女孩在门口看着不想走 她爸爸就拉她进来看了半天 给她介绍这是给首脑座的车型… 一出门就撞见对面一群留学生 看到这车 兴奋的表情都变了 实事求是的讲 乘坐体验肯定没有迈巴赫好 对路面的隔绝感那种悬浮的感觉还得迈巴赫 但是感觉情绪价值拉满… 别说他有大V8 吧啦吧啦各种配置 在这个价位的行政轿车 车标的重要性dddd
#点评我的车红旗国礼的车钥匙是君子玉佩的形状 老L5则是一把宝剑? 这个玉佩形状的车钥匙可以把选配成真正的玉石 仔细看这辆车 有很多亲切感 细节 按键的位置都以老L5的方式表达 同样的奶油白拼灰黑色皮革 典雅大气百看不腻 内饰外观做工却完全上了一个档次 大漆饰板加上木纹拼接和全新刺绣 无论是镀铬饰板还是出风口细节都精致的看齐顶端 6米长 1.8米高 巨大的体量使得上车乘坐毫不费力 v8塞进他的巨大机舱 就像1.5t般小巧 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 超大尺寸的碳纤维机盖 全新国产V8大心脏 整车电气系统全部国产化且三层加密 车尾箱甚至做了单独雨伞仓 为了安全甚至不能连接蓝牙 却支持车机触摸屏高德导航 唯一让我失望的就是红旗立标为了行人碰撞只能修改 他有购买要求 也可按你想法完全定制 他借鉴劳斯 却保有东方神韵 他是那种无论在哪都是焦点版的气质 我第一次不知道如何评价一辆车 所以交给你们
#点评我的车特指三代迈 印象很深就是去年底的mclaren赛道日 在完整的上赛跑了一整天 p区没有额外散热 连街道刹车皮都没换 教练上去驾驶滑移角都不关的 直线每次都到300kmh再重刹 就这开了一整天 没一辆过热 连故障码都没见过一下 从早跑到上海太阳落山 跑到刹车皮磨完 就这还后面直接开上街道走了两天… 混动超跑能这样稳定相当少见 电气架构层面也用了全新的以太网总线取代车规can 蔚来et9 特斯拉cybertruck都在用 可能和这点有很大关系 没想到一辆4年前发布的超跑已经搭载了 gt和artura如果能早出两年真的口碑会好特别多
#提车日记在天马开了两圈敞篷2.3t全新野马 操控没有老美国车那种开船感 赛道模式下的10at波箱挺跟手 悬挂挺舒服 该支撑的时候有支撑 声浪出乎意料(也可能是开着敞篷的缘故 细节精致的像一辆欧洲车 车机也挺流畅 v8黑马版本所拥有的配置几乎全给了 黑马也真适合情怀玩家 来自福特模块化v8平台 兼容gen1-4的所有改件甚至是变速箱 十字曲轴自吸的声浪特别有辨识度 对于喜欢性能车来说m4的价格买一辆话题度拉满的车型倒也划算 听了一整天v8大轰炸 也爱上了美国人的大玩具 2.3t车型 更不必说 就一个发动机便宜40万 纯燃油小排跑车只有三个选项 喜欢美国车千万别错过全新野马👀 V8黑马 素材来自铂纸君
#提车日记英力士掷弹兵 今年开过最有意思的车 我希望这个车能卖的好一点 这个时代再难见到这样纯粹的驾驶体验… 客观的说这个车的感知门槛挺高的 如果你热爱驾驶真得去试试 这个绝无仅有的大玩具 声浪 油门 方向 刹车 完全就是一辆现代版的og路虎卫士 不仅只有外观致敬 b58给调的不像涡轮车 输出极其线性 8at没有任何顿挫仿佛在开一辆电车 刹车油门都非常软 线性的可怕 完全踩多少有多少 完全是为了越野来考虑没有任何妥协 声浪也致敬了老卫士 很积极但不会烦人 辨识度很高 马力不大但是能用满 车高带来的体感回馈很刺激 哪怕是湿地这个百路驰at胎也没有一点打滑 80以内的路躁也超乎想象的轻 esc off按钮很醒目 在越野模式自动会半关 唯一难受的就是方向盘没有回正力矩需要特别特别注意 这也是为了越野考虑但是在市区得非常小心 我希望能有拨杆可以在越野模式和铺装路面切换 还有就是没有电吸门 关门很难关上 锁扣不够清晰 估计轻量化做的不错 非承载地盘的开船感不明显反而很舒服 整个车设计粗中有细 奔着实用的路线思考 顶板和游猎窗致敬了航空工业 看了走不动道 在汽车同质化的今天只有这样的大玩具才能重新燃起对车的热爱 那仅仅是做一辆取悦自己的大玩具 不妥协 不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