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用车感受长城哈佛新用户,也是长城品牌老用户,先说一下我是因什么接触的长城吧,我93年生人,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是克莱斯勒16款的大捷龙,犹豫自家是干工程土石方作业的,买了一个长城风骏5欧洲版,也就是从这辆车开始以后换车只换长城,大雪天没换胎,张北天路10公分积雪路面,挂着四驱大上坡说上就上,一点动力失控痕迹都没有,下坡时候犹豫当初不知道任何越野知识失控滑下去了,撞倒一棵碗口粗细的树,保险杠塑料件只烂了一个口子,估计还是因为太冷比较脆导致的,开了一年3万公里给换了,后续买的长城炮19年的车,到我今年卖开了9万公里,两驱版晚上在工地后轱辘掉进去过挖的钢结构基坑,实话实说没啥感觉,就跟压了一个砖头似的就出来了,路上也被汉兰达故意别过车,年轻气盛嘛,直接一脚油门撞上去,汉兰达右后门凹陷后轮歪了,我保险杠都没碎。。想走保险换个杠都没办法。开了里面换的23款哈佛新h5,换这车就因为跟长城炮发小差不多,还能偶尔睡个觉,也开了些日子,给我的感觉除了座椅靠背稍微不舒服点,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毕竟10大几万的价格在这放着,你还要啥?别说什么长城炮改款,车企多了,谁给你这么大块头了?谁家企业是出来做慈善的?别开玩笑了,很多黑子去黑长城,说质量不好费油如何如何,迈巴赫还漏雨,大切,途乐等一系列车你咋不说费油?说费油的无非就是长城给了你一个机会开大车,但是你的经济水平达不到这个油耗承受力而已,百公里11个油左右如果叫费油。麻烦你看看车身重量尺度再说吧,11个油都加不起你可以去开电动车了,还有人说买不起别的才买h5,其实这句话不太对。用着华为x5养着一堆司机,不可能因为钱去夸h5,今儿也是喝了点看到懂车帝推荐消息让我评论下,才打这么多字。长城也好奇瑞比亚迪也好,都在为了国产一点一点摸爬滚打,自己人都不支持自己人你还能干啥?当然人有百种,还是那句话只有开过用过你才有资格去评价,人无完人车无完车,自己喜欢最重要,买长城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我撞过,我了解他的安全性。
#辣评新车坦克,长城的越野品牌,一直以硬派越野车自居定位!突然多出来的z,我认为是厂家向市场妥协的产物! 妥协的兼容 一 纯电里程加大,由原来Hi4t110km左右续航,挺升至Hi4z200km以上的续航,这是兼顾只需要越野车外壳,偶尔郊游走一下非铺装路面的用户!电池容量加大必定带来了电池体量变大,Hi4z将电池安装在车辆底部,虽然做了完全的防护,但是用户越野起来肯定是有顾虑的! 二 动力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9at变速箱配合传动轴的动力传输形式,转变为前后双电机的动力结构形式,带来了空间优化,和加速无延迟的体验感,有利必有弊,因为传动形式的改变,没有了差速锁,越野车的越野性能肯定下降,相较于Hi4t,解耦4驱在复杂越野路况,慢通过能力会有明显的不足,极端路况或许不具备Hi4t的通过能力! 三 动力结构的巨变,外观却是延续老款,好的设计可以传承很久,可是有的用户会感觉有点油腻!定位偏向城市,可却因为动力电池的安装,抹去了电动踏板的安装空间,这让城市使用的用户上下车,感觉略显吃力!架构适合城市,可是细节又差那么点! 四 电池增大容量到接近60度,对于普通城市suv或者纯电来说,这样的装车电池容量,续航基本达到400公里左右了,总给人感觉Hi4z在背向而驰,想兼顾所有,又样样欠缺一点! 五 后迪翁桥,为了后驱动电机做的设计妥协,明明越野车,又用弓桥拉低整车最低离地间隙,宣传在好,实际使用效果,需要时间来检验,至少迪翁桥看上去硬的感觉还需要在优化一下! 提升的地方 1终于加上了流媒体后视镜,手机蓝牙钥匙,和遥控挪车,坦克500hi4t车主诟病很久! 2二排座椅终于可以放平了,放倒后连接后备箱为纯平,纵深达到180cm最窄宽度为110cm,扩展性,可玩性非常高! 3 续航加大,充电次数不会焦虑,也可以城市通勤使用时,扩大使用半径! 4 动力结构的改变,让500Hi4z驾驶起来,更像新能源,摒弃了老款动力结构匹配变速箱时的顿挫,平顺好开! 5动力分流的加持,可以发动机直驱时候也充电,不在让发动机驱动工况特别单一,发动机动能衰减几户为0,调整区域也更多元化,总体使用能耗以及成本也更低! 选买推荐 如果你是一个正经越野车的用户,有泥泞,雪地,攀岩等需求,亦或者是知道自己对于硬越野的需求点又需要换车,那么不要犹豫,选择Hi4t!如果你是喜欢越野车的外观,想要开起来坐姿高,偶尔通过一些非铺装路面可以得心应手,又对油耗有顾虑!那么选择Hi4z! 结语 或许坦克是为了照顾更多用户的使用场景,也或许坦克想做到全方位架构都兼顾,又或许这是坦克的一次新方向的尝试,但是我认为坦克给人的品牌形象就是定义了越野,Hi4z又做的不够纯正越野,那么何不改变承载车身形势,保留越野造型,做的更彻底呢?就怕Hi4z泛越野的定义没有做起来,又丢了真正越野的坦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