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丰田这个品牌也是神车制造者,旗下不少车型口碑销量双丰收,在世界销量榜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品牌。国内也有很多的消费者比较认可它。但是这两年新能源车的崛起,和丰田对我们的区别对待,导致了在华销量只能靠降价来保证。所以丰田也没有再投入过新的技术,还有对产品进行创新。不过就靠它之前的技术专利积累,在国内依然是风生水起。并且丰田一直在说稳定可靠的三大件才是它的卖点,就像今天我试驾的锋兰达这款车一样,25款与24款差别不大,就是个稳定吧!

白色好看
【外观】
其实外观方面25款与24款是一致的,可以这样理解,老款上市有一段时间了,为了保持车型的新鲜度,进行一定的改变,成为新款继续销售。但丰田这次明显就是敷衍行事。从前脸到车尾没有一点的变化,说是小改款,连改都没有改。当然好看与否就看个人喜好了。我说说个人的看法吧!整体来说前脸运用了不少的直角线条去勾勒,使得整车的立体感比较饱满,这样整体的用材硬度也看着比较足,不会有那种虚软的感觉,下格栅用了类似于钢琴烤漆的亮色塑料,这里有点儿容易刮花留下痕迹,倒不如弄成磨砂质感的来的实用一些。而且前杠内的泡沫板直接就能看见,多少显得有些廉价和工艺不考究。车测轮眉与底边的黑色防蹭塑料确实是比较实用的。而且从头到尾没有间断,并没有出现突兀感,有款丰田车中间有间断,就很突兀,这里不提了。车前门与后门的中腰部都有回旋镖形的设计,使得车门结构更加硬朗,不会出现用料薄皮的感觉。车尾也是用了三道折痕做出了凹凸的造型,使得车尾的立体感和用料的质感硬度得到了平衡。与24款车型完全一致。

白色好看

黑色显小

但是漆面真的亮

车尾有立体感
【内饰】
内饰方面基本和24款也是一致的水平,全车内饰说是有两套可选,但销售人员说灰色那套基本没有,而且他们也很少见到。所以黑色是这款车最常见的内饰配色,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内饰配色了。不过好在全黑的内饰不包含车顶,不然就真的很压抑了。内饰用料方面没有一点儿档次感,高中低配都算是丐版的存在吧!也是用了搪塑、仿皮和硬塑料混合的工艺搭配。但是硬塑料是大面积的运用,就像车门上,除了四门手肘常触碰的地方,运用了仿皮材质,还有中控空调出风口及副驾手套箱上部区域也用了搪塑材质。再有就是方向盘也是为数不多用了搪塑的地方,其余部位就都是硬塑料的材质了。就连正副驾驶的遮阳板也是硬塑料的,这里确实是没有想到的点。当然为了使得廉价感降低,车门上和中控上都运用了仿压线工艺,用来提升视觉上的精致感,这就是全车的内饰了。说个区分24款和25款的技巧,那就是25款全系换了仿皮材质座椅,比24款用织物座椅要好一些。还有个槽点就是新车的味道也是比较大的,可以说满满的塑料味儿,这可是冬天啊!夏天味道会更大一些,要多晒才行。

黑色和灰色内饰差不多

25款的液晶显示器

仿皮座椅

全包门框
【车内空间】
1、乘坐空间:作为紧凑级SUV来说,它的乘坐空间稍微有些挤了。可以说基本和我领克06(小型SUV)的乘坐空间差不多。当然它的侧重点不一样,我们后面再说。本人身高182CM,体重200斤,落座驾驶位并调整好坐姿后,腿部保留一拳的空间,头部还能有一拳三指的距离,这个是没天窗版本的车型,有天窗的车型,腿部不变,头部也有一拳的距离,还是挺不错的。而且驾驶座对腿部承托还是挺不错的,坐垫长度够长没有悬空感,靠背填充也够舒适,长时间驾驶也不会有疲劳感。就是座椅的包裹性差了点儿。毕竟是舒适取向,也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前排保持距离不变来到后排。明显的看见了中间的地台,还好十来公分不算高,对中间的乘坐影响不算大。后排腿部有一拳的空间表现,头部有向上掏空的处理,所以有着一拳的空间表现。中间位置也能有三指的空间表现,基本与我现有的车空间一致。后排坐垫与前排一致,坐垫长度够长而且也够厚,腿部没有悬空感,靠背填充也够舒适,还有点儿内陷的感觉,长时间乘坐也不会有疲劳感。可以说是以舒适为取向的乘坐感受。

前排头部

前排腿部

后排头部

后排腿部

后排坐垫
2、储物空间:储物空间方面,这车的预留就有点儿跟不上了。可以说利用率实在是太低了,应该重新设计才对。两个常规的前门板其实空间就很小了,放些杂物还行,再放水杯什么的就实在是太难了。而后排车门板直接就没有储物格,只有门上扶手前方有个杯架,这样真的是实用性不强。中央区域档位前有个小方格空间,这里放手机不太好拿,放别的又不太好找,总之不太顺手。后面因为是机械档,所以下面做不成掏空处理。再往后就是两个竖向布置的杯架,也是空间占得比较大,而且深度也不足。如果放置高个瓶子会碍事儿也不稳。这样看来中央扶手箱的盖,不能前后移动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手肘放不到上面去会有点儿累。唯一比较规整的还是副驾手套箱了。开口较大而且内部十分规整阻尼感不错,算是车内比较不错的储物空间了。所以整车储物应该要好好的重新设计一下,不是空间不够,而是没有好好利用。突然让人怀疑,锋兰达一直小改款,没有进行换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换代重新设计和开模成本太高,为省成本所以才这样一直小改款。

前门板储物

后排储物

副驾手套箱

中控储物

后排门板没储物
3、后备箱空间:这里就要结合乘坐空间去说了。之前也说了,这车乘坐空间和我现有车辆基本一致。明明不是一个级别的车,为什么表现和小型SUV一样。那是因为锋兰达的后备箱空间是真的大啊!就是因为级别车长在这里放着,所以并没有对乘坐空间刻意去调整。而我现有车辆因为是小型SUV,所以从后备箱偷了空间。要是锋兰达也偷点儿空间出来,那乘坐和后备箱空间都能得到很大的平衡。可惜这里又是没有合理的利用和设计。整体后备箱内部空间比较规整,但是左右两侧没有做任何的空间规划设计,小物件缺少可以放置和固定的位置。后排座椅4/6放倒后,也达不到纯平的空间,有个15公分左右的台子。这样拓展空间会有一定的影响。

放不平整

空间挺大的

有备胎
【试驾感受】
试驾车型:2024款 2.0L CVT豪华版;
为什么没有试驾25款车型呢?因为销售很诚实的说,24款和25款没有本质的区别,全系动力总成完全一致,没有必要在弄一辆25款的车去试驾。我还问了关于智驾和新车机方面怎么去试的问题,销售也很直接的告诉我,那个可以忽略不计,智驾硬件都没有变化,怎么可能体验有变化,只是软件有一定的优化而已。他的说法和我个人猜测基本一致,所以也没有深究,毕竟对这方面我也不太感兴趣。
1、动力感受:丰田的这套动力总成放在很多车型上再用。而且是那么多年没有更新过,可以说是市场考验了那么久的产品。所以不必去担心它的可靠性。再有就是它会有什么通病问题,网上也是可以查得到的,这里也就不过多去说了。从日常驾驶来说,它油门响应比较快,转速一直保持在2千到3千5之间,还算是动力可以随叫随到。在二次加速时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深踩油门下去,发动机能快速的发出嘶吼,但车速攀升较慢。这也是CVT变速箱的保护机制吧!可以说整个动力比较流畅线性,而且没有换挡的顿挫感。但加速力有限,只是适合日常佛系驾驶。喜欢激烈驾驶和运动风格的话这动力不太适合。个人认为要是换了AT变速箱,应该会表现更好一些。

出发

换我了
2、底盘质感:定位是偏向于舒适家用的。但整体与驾驶员的交流沟通还是很不错的。这里不得不说丰田的调校功底非常不错。它的底盘路感回馈非常讨喜。对路面小的颠簸会选择性的保留,且通过车身传达到车内人员身上,使得人们能知道车辆的动态稳定性。过大的坑洼时,车辆会有小的跳动,但是车身能很好的绷住。只有在过单边减速带的时候,车身会有向外侧的跳动,车身会有左右的横向摇摆。只要减速通过就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了。这里也是因为后扭力梁里加了一根横向稳定杆的原因吧!整车开起来没有那种左右摇摆的不稳定性,同样也使得车辆的侧倾控制的相对较好,可以很快的绷住车身,使得没有多余的动作。但在急刹车时,车身还是会出现比较大的点头,姿态不是那么的从容,还伴有车尾的摇摆,让人心里不是很有信心。

有加强杆,底盘装甲不足
3、方向与刹车:方向有点儿发紧的感觉,时刻保持着中心线的位置。稍微晃动就有股力把方向拽回中心线的感觉。这种应该是电动助力的设定就是这样,营造出方向稳重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不是会随车速慢时方向轻,车速快的时候在加重的。而是时刻保持着稳重的紧绷感,在低速时特别的明显。导致了在一些颠簸和变线时的路感,不是那么真实的传递到驾驶员手上。这样就有种分裂的驾驶感,就是车身传递到驾驶员身上的路感,与方向盘传递到驾驶员手上的感觉不对称。方向的沟通感比较模糊一些,在连续细小的晃动方向盘时,车身也不会有太多的回馈。这样抹杀了操控感得到了舒适性,也算是丰田的一种调校风格吧!刹车脚感可以说在市区低速时很线性。前段有一定的虚位,踩下去一段后就会有刹车力度释放出来。平时低速跟车时很是舒服,不会有那种力度释放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开着和坐着都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来到紧急制动的时候,就感觉力度释放有些太靠后了,需要毫不犹豫的大力踩下,才能得到想要的力度和刹车距离。但凡犹豫一下,就会有刹不住的心理焦虑感。而且刹车距离也很难把控住。所以要预留好距离,这也是为了舒适的妥协,也是提示它不是运动车型,提前预留刹车距离。
4、隔音降噪:实话实说,整体的隔音降噪表现不是很好,可以说是比较差的表现了。各种隔音材料的缺失,还有车本身材料的轻薄,导致这方面确实表现很差。它只在一些关键部位使用了隔音降噪材料,从轮拱内就能看见整个轮拱用的是硬塑料板,而且还不是全包的状态,其余就再也没有别的材料了,而且可以直接看见大梁。也就是说发动机的噪音直接就能传进车内,实际体验也确实是如此,在车速40的时候深踩油门加速,转速在2千到3千之间的时候,发动机噪音毫无保留的进到了车内。随着车速的持续攀升,胎噪和风噪也一同进到了车内,而且我试车时还有横风,所以这些噪音会特别的明显。开了音乐也不能完全的压下去。车门上是用了比较常规的双层密封防尘胶条,但对噪音的控制帮助不是很大。这点可以说是为了控制成本而减掉的,后期自己去做,成本也挺高的。

硬塑料,没全包

没全包

能看见大梁

没有隔音棉
【最不满意】
1、打胶工艺:打胶工艺这里整体还算可以,比较少的气泡还能接受。但是打胶长度不够,部分区域二次打胶工艺粗糙,以及发动机舱内很多地方打胶都省了,这就有点儿难以接受了。漆面工艺处理好的话还好说一些,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拼接处缺少打胶这道工艺,就会出来漆面开裂慢慢生锈。但有的不需要打胶的地方,反而莫名其妙的多了两块胶出来,这个就很神奇。当然丰田的漆面工艺还算不错,虽然薄一些,但是还算比较软,可以有一定的延展性。

莫名其妙的胶

有二次补胶痕迹

胶打斜了
2、钣金工艺: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使用了瑕疵配件所导致的问题。钣金边缘不平整,有翘边的情况发生。还有钣金折边不到位的情况,整车多处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处理方式是部分区域打胶或者加厚漆面,这样导致工艺不均匀,哪里看着都像是有二道工序的痕迹。这种做工不应该是一个大厂出现的问题,所以越想之前说的使用瑕疵零配件的声明心里越难受。

钣金不平整

钣金不平整导致漆翘了

公差过大能塞手指

全杠里的泡沫

前门公差过大
3、装配工艺:这个就要说一下很多地方感觉缝隙过大的问题了,这个应该是配件公差太大的问题,一个是前门、前叶子板与A柱的橡胶件接口处,感觉短了那么一点儿,导致的缝隙过大。有风噪感觉是从这里进来的一样,这个应该是装配或者供应商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在后门的车窗玻璃处出现了,有的可以把手指小拇指塞进去,有的却差那么一点儿,强迫症真的很难接受。还有两个前大灯与前保险杠之间的缝隙,也是那么的大,手指可以塞进去,这些也应该都是装配或者配件公差的问题,实属不应该出现。
【总结】
25款丰田锋兰达其实就是为了保持车型新鲜度而推出的车型,在销量下滑比较严重的时候,停产掉老款车型,只保留少数车型的产物。从产品本身来讲,应该是到了产品生命周期末端的挣扎了。所以没有实质性变化也是正常。如果有换代车型的话,不如等等换代车型。毕竟车内的实用性还是差了不少,有种脱离了时代的感觉。不过现在的优惠力度是挺不错的,如果考虑这款车的话,可以去看看老款的豪华版,优惠下来也比较值了。本就不考虑这款车的,那还是看都不用看了。丰田还是那个区别对待的丰田,还是那个对我们设防想割韭菜的的丰田。抛开这些外在因素不谈,优惠后的价格区间,其实也有很多别的品牌,别的车型可以去选。所以不是非它不买就看看别的。如果非要买它也同样尊重选择,毕竟合适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