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3发布于:奥迪Q4 e-tron车友圈
【问答】
一直有个疑问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这里请教各路大佬,为什么很多人称BBA、凯迪拉克、沃尔沃这些百年豪华品牌的电车是杂牌车,而国产没造过车,或原来低端品牌的企业的电车品牌都被追捧,并视为高端豪华品牌,是因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因为这几个牌子油车一般,电车更一般,买油车的看不上,买电车的更是不屑一顾,这不就成了杂牌
油车一般?
买凯迪拉克、沃尔沃的人会不会对比宝马奔驰?对比宝马奔驰的油车从变速箱到发动机是不是一般?
@Arthur:油车一般?
就是一种国内新势力的宣传罢了,你让他们去国外骂一下试试,国产新势力一年一换代,在欧美,日本这种懂车的成熟市场根本不好卖,谁敢买,汽车最重要是什么,不是冰箱,车机,大彩电!BBA的电车只要是全球车款都是经过各国质量认证的,国产新势力他在国内标准可以通过,出国就得加料,所以比亚迪出口版和国内版用料是不一样的,为啥要在意这些不值得一驳的言论?你买BBA就对了,面子就是理子,好开,耐用才是王道。
可是好多投诉奥迪奔驰使用黑心棉异味大啊?这是啥情况?
那你可以不用买国产了,国产投诉这投诉那的不计其数,合资车你还有投诉的机会,国产销售就可以搞定你
@用户4601274291694:可是好多投诉奥迪奔驰使用黑心棉异味大啊?这是啥情况?
因为有油车销量在不重视呀,比如你买的奥迪q4就是跟大众一样的meb平台,底盘也一般,除了logo还有啥,油车除了最底端的q3是高尔夫换壳其他可不是
所以你的结论是bba这些车企的电车不如新势力的电车,是吗?
又不是都是新势力,比亚迪从05年就搞电车了,特斯拉更早03年就搞了,而且国内产业链完善,所以才容易出新品牌,你觉得新势力不行,极氪领克人家吉利的品牌总不是新势力了吧
@Arthur:所以你的结论是bba这些车企的电车不如新势力的电车,是吗?
从哪里看杂牌不杂牌的,比亚迪标600实际跑400,宝马标500实际跑400。。。三电技术好,好在哪里,续航能力同样的都打折,三电技术好续航别那么拉胯啊,电车除了特斯拉,其他都是杂牌,包括比亚迪
别扯淡了,看看东侧
懂车帝看看就行了,别当真
@大太阳旺:别扯淡了,看看东侧
电车制造没有什么门槛,大家起点都差不多。杂不杂牌无非是一种贬低对手的营销手段罢了,各有各的优势,国产新势力包括特斯拉都在尽可能把电车做得跟油车不一样,传统车企做的电车大都在尽可能做得像一台油车,买自己喜欢的就行了
油车制造更没门槛
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
@博学的葡萄AQN:油车制造更没门槛
汽车价值的核心在技术底蕴和厚度,BBA、凯迪拉克、沃尔沃的电动技术都是这几年才开始发展的,沃尔沃甚至干脆依靠吉利,而我国是积累了好几十年历史的老牌电动技术列强,连世界第一条可靠的航母电弹都是我国制造的,论电动技术的底蕴、厚度远不是这些国外老牌油车品牌可比,别忘了永济电机厂这种大佬还没下场玩汽车呢
好几十年?二战德国和苏联已经有增程式坦克了
你是说前些年,把车架起来,骗补贴吗?
因为那些给人感觉都是半路出家 凑热闹式做电车,自然给人杂牌感觉。新势力是all in电车,更专注。
也就是说那些车企不如新势力会做电车,是吗?
咋说呢,dmi诞生15年了经历了很多次换代产品成熟了,国产其他电车也起步比国外早,供应链又齐全,中国人喜欢卷,老外大多比较摆烂,固步自封,lg的电池和两田的混动明显落后了,他们还是嘴硬说自己领先
@Arthur:也就是说那些车企不如新势力会做电车,是吗?
新能源只有比亚迪,除了比亚迪 ,都是其他,都是杂牌子, 燃油车时代 发动机 变速箱 底盘 还有点技术可言。但是都是吃老本,吹牛逼的工业垃圾,几十年的发动机 变速箱技术从来没有更新升级换代, 吹牛皮说自己稳定 再国外停产的桑塔纳, 引进到中国 ,缝缝补补 卖20-30万,再割20年韭菜!其他厂家有什么技术?发动机都是20-30年前的技术, 电动车新能源时代 ,电动车专用底盘 ,电池 电机 电控 ,所有东西都没有 全部都靠买买买 买过来组装 不是杂牌子是什么?都他妈的都是方案整合商,装什么大尾巴狼? 只有比亚迪一个电池 电机电控 平台 充电技术 芯片 智驾辅助 都自己做,其他的都是买买买的杂牌子
byd 那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并不是别的原因
领跑也是全自研
那我也来说说我的想法,说之前先说明,换电车之前我是十年整的宝马车主,因此我不会故意诋毁。 首先说说什么叫杂牌。 以前中国油车,发动机是本田淘汰的,变速箱是丰田用剩的,底盘是法式扭力梁的,加上几把沙发,起个俗不可耐的名字就上市了,这就是杂牌。 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不肯花成本搞研发,只凭一手东拼西凑,就急切上市,这就是杂牌。 现如今中国成熟的电车,都有自主研发的独特技术,比亚迪的云辇+刀片电池,广汽的 AEP+弹匣电池,华为系更是不必多说,但反观奔驰宝马,还有什么?还剩什么?说的出口的也就油改电+依然“坚挺”的品牌溢价,该如何选,懂车的朋友自然懂。 现如今的 BBA 电车,像极了不务正业的富二代,家世显赫却不思进取,EQE 一降再降令一众六折豹七折虎都甘拜下风,更可气的是,守着品牌信仰定天价割韭菜,然后就是毫无底线的大降价,如此行径,不是杂牌,又是什么呢?
发动机三菱的多
起个名就是高科技了?
电车结构极其简单,不像机械系统那么复杂,对零配件工艺要求没那么高,国内完整的产业链大大降低了成本,打个随口说的比方国外车企花30万成本造的车,国内20万成本就够了,所以国外品牌卖35万的车和国产25万的车是一摸一样的东西,你觉得买谁的?或者说同样25万,国产是顶配,合资是丐版,都不用选了吧,至于说为什么合资不用国内的供应链,因为说白了老外自己的供应链都是车企老板的关系网都要赚钱的,光卖车能挣几个钱,整个产业链才是挣钱的大头
同样的布料,耐克卖你1000,鸿星尔克卖你100,为啥那么多人要耐克?
谁告诉你很多人要耐克不要鸿星尔克?中国鸿星尔克每年的销售数量不低耐克,李宁的销售数量明显要大于耐克,耐克贵所以营收高,客户数量不见得耐克多
@进取橘子2g9:同样的布料,耐克卖你1000,鸿星尔克卖你100,为啥那么多人要耐克?
这很难理解吗?要啥没啥,啥啥都不行不是杂牌?
比如说呢?
价格相差不太多的情况下,我是说杂牌贵30左右,提速,安全,舒适,续航,环保,使用成本这些,更不用说智驾了。除了牌子和一些豪华感之外,还有什么是杂牌有的?
@Arthur:比如说呢?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