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发布于:深蓝S07车友圈
这两天去山西出差,刚好有空余一天时间,就租了辆秦plus dmi,跑了趟太原到宁武冰洞,说说混动的使用感受吧,全程往返450公里,回程溜达了下忻州古城,因为租的是55公里续航版的,在去程临近冰洞前有一段高速是上坡路段,感觉坡度最多20-30度,亏电20%时跑的,发动机吼叫严重,应该说很大的嗡嗡声,反正开了这多年燃油车,瞬间跑到过200以上的时速,爬过40多度的坡,这还是头一次感觉车发动机会这么响😓,原因很简单,亏电发动机直驱动力不足,超负荷运转,毕竟1.5自然吸气功率就那么大,正常功率下带不动那么重的车,另外长时间跑山,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变速箱过热保护!过热保护就会Ev受限,极端情况下就是失速,所以纠结增程和混动的车友可以参考下,增程同路况下,就是掉电,没有变速箱,跑山山设定高保电的山路模式即可确保驾驶体验,因为増程器不直接参与直驱,意味着任何情况下,发动机也不可能那样嘶吼!最多就是电量太低,自己主动靠边驻车原地启动増程器补电😂,大家都玩儿过模型电车玩具吧,电量低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换电池,或者充电了不是😜
dmi哪来的变速箱?不存在的设备还能过热保护?
比亚迪是独创单速变速装置,你不信可以问问4S销售,再单速,也是变速器,有就有故障率一说,没变速器的只有增程和纯电
人家用的是减速齿轮,固定齿比的,和变速箱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而且固定齿比的齿轮结构,要说过热保护纯粹就是瞎说。dmi高速馈电情况下,因为电池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驱动电机,导致他的晓云发动机确实不能运行在最佳效率区间,持续大功率运行导致发动机噪音很大。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增程式车辆一样的,增程式车辆高速馈电的时候,增程器一样需要大功率运转。提高电池保电量能有效改善,这个原理是电池组电流电压的基本性状,这对于dmi还是增程式都一样,什么技术都要遵循基本的物理定律
问题你说的增程。插混也一样可以另外你拿插混性能最低的车型去测试。插混一帮100公里以上的车,咋不去测试呢。还有你说增程停一边充电。走一些山路。很多地方都没有路边停车的地方,你让后车情何以堪啊。 增程应该是大里程电池加油箱解决里程焦虑。 在实际使用方面,插混要比增程领域稍微更多一些。增程是具有除了续航焦虑以外所有电车的特性。 插混既可以当电车,有电车特性,也可以当油车,有油车特性。当然不同品牌的插混技术也略有差别。增程的技术不同品牌有差别,但不大。
我租的车就是秦plus dmi啊,没开过别的,也只能说秦的亏电爬坡感受而已,其实是和燃油车比较了下噪音和振动,这个表现可能真和车价有关
你在陕西对吧,跑山应该不少,榆林,延安,汉中都有山路,一般山路是一直上坡连续多长,能超过50公里不?我国内自驾30万公里了,新疆南疆北疆,西藏除了阿里地区,其他省份基本都自驾过,我还真没遇到连续上坡超过50公里路段,一次没有!有的话你给我推荐一条,我去跑跑,我跑过的山路都是起起伏伏,跑山时增程设定80%高保电,70kw増程器+31度电池,连续上坡掉电,它也不可能掉到临界低电量值的,下坡可就又充回来一些电啦,实际体验应该没啥大问题,我说增程车型最极端情况下趴窝,是指本身亏电状态下就直接较高速度连续爬大坡,才有可能导致掉电过快,掉到15%以下时,估计车主自己就不敢开啦,找路途中相对平坦区域停车休息,增程下给电池补电,但这也是很极端情况而已
发动机吼叫不是混动的问题,是这款车发动机不行,换个凯美瑞,沃尔沃或者其他混动车,高速上坡啥的跑的很轻松。
就是这款发动机能力比较弱
这款车的优点之一就是这款发动机
@豁达山丘Mwp:就是这款发动机能力比较弱
所以说,选择那种爬山爬一半停下发电那种么?
哈哈,你说到点上啦,增程车型有高保电模式,山地模式最高可以设定80%的保电,这是厂家考虑到趴窝风险不得已而为之,上坡掉电,但高保电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连续上坡时趴窝概率,毕竟有200续航能力的31度电池,加上每升油可以发电3.3度的増程器联合提供电能,连续上坡和几十公里应该掉不到临界值电量,再说了,一般山路都是起起伏伏的,上坡掉电,下坡还充电呢,所以相对上用车体验不会很差,目前云南和贵州省,城市保电默认最低就是30%启动増程器,也说明了深蓝电控方案非常保守,宁可让车主多费油,也不想趴窝,让驾驶者用车体验太差
你说的这些混动不能干是吧?另外你这个对山路要求有点高,停车发电的话路窄了还挡路
@豁达山丘Mwp:哈哈,你说到点上啦,增程车型有高保电模式,山地模式最高可以设定80%的保电,这是厂家考虑到趴窝风险不得已而为之,上坡掉电,但高保电可以极大程度上降低连续上坡时趴窝概率,毕竟有200续航能力的31度电池,加上每升油可以发电3.3度的増程器联合提供电能,连续上坡和几十公里应该掉不到临界值电量,再说了,一般山路都是起起伏伏的,上坡掉电,下坡还充电呢,所以相对上用车体验不会很差,目前云南和贵州省,城市保电默认最低就是30%启动増程器,也说明了深蓝电控方案非常保守,宁可让车主多费油,也不想趴窝,让驾驶者用车体验太差
哈哈哈哈。 终于有人体会我们山西的山了
增程没电了半路没机会停下来的时候,得给后车造成拥堵了。不。安全
兄弟啊,增程车在需要大功率输出场景下(连续大坡度上坡和高速150以上,増程器发电功率不满足电机功率时,就要调用电池补充功率,电池掉电而已,又不是一下没电,失速才是最危险的,瞬间失去动力,所以增程厂家都设定高耗能模式下的高保电,就是防止掉电过快,影响用车体验,实际上只要保持高电量和高保电,跑山也没任何问题,毕竟山路起起伏伏,上坡掉点,下坡还充电
电池也没电时候不就g了
@豁达山丘Mwp:兄弟啊,增程车在需要大功率输出场景下(连续大坡度上坡和高速150以上,増程器发电功率不满足电机功率时,就要调用电池补充功率,电池掉电而已,又不是一下没电,失速才是最危险的,瞬间失去动力,所以增程厂家都设定高耗能模式下的高保电,就是防止掉电过快,影响用车体验,实际上只要保持高电量和高保电,跑山也没任何问题,毕竟山路起起伏伏,上坡掉点,下坡还充电
哈哈,增程就是这样,技术落后的反面就是技术稳定。不过秦plus的油耗真的低,当初差点就买了
秦为啥做网约车的巨多,就是因为省油节能,还没续航焦虑,市区跑,就是纯纯的亏电状态,百公里4个多油,高速多一个油,是真心省油啊,可以和它比的估计只有丰田的双擎啦,但双擎不能插电,就无法插电,单纯纯电市区通勤(110公里续航版秦充满电,纯电状态可以跑市区70-90公里),也没绿牌,所以秦和两田混动比,市区通勤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跑高速和两田混动比其实基本没啥优势,两田混动高速3个多油,秦要4个多油
dmi出来以后双擎就是垃圾。。。十几秒的加速跟7秒多的比油耗,要是没秦出来这玩意卖大十几万还什么配置都没有
@豁达山丘Mwp:秦为啥做网约车的巨多,就是因为省油节能,还没续航焦虑,市区跑,就是纯纯的亏电状态,百公里4个多油,高速多一个油,是真心省油啊,可以和它比的估计只有丰田的双擎啦,但双擎不能插电,就无法插电,单纯纯电市区通勤(110公里续航版秦充满电,纯电状态可以跑市区70-90公里),也没绿牌,所以秦和两田混动比,市区通勤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跑高速和两田混动比其实基本没啥优势,两田混动高速3个多油,秦要4个多油
增程的唯一优势就是大电池,插混也有增程模式复杂多了,所以馈电的话,插混肯定比增程好啊,至于你说的停下来充电,很多插混一样可以
家用车可靠耐用就是第一位的,否则新能源没出现之前日系车也不会热销那么多年,混动技术先进没任何异议,高速巡航更省油,动力和性能也相对增程更好些,但结构复杂也带来了潜在隐患和更高的故障率,无论配多档变速箱还是dmi的多次转换驱动形式实现类变速箱功能,其本质是结构更复杂了,故障率肯定相应变高,最主要传统燃油车变速箱已经发展了上百年,才改进发展的技术相对成熟,无论dmi,dht等混动一类变速装置有一个算一个,有超过30年迭代的没,这就和涡轮增压器迭代进步一个道理,技术创新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稳定性耐久性,通过不断地改进来提高工艺水平和消除设计弊端,使其更稳定,混动技术现在还远没到技术稳定期,否则就不会很多失速,动力缺失和混动变速箱故障案例出现了,技术尝鲜本无可非议,只是每个人的用车出发点不同而已,追求性能,那你就要接受,技术不成熟故障率高的风险,追求稳定,那就要接受性能稍差,能耗稍高,看取舍啦
差混原地发电效率很低的,这个兄弟不知道啊?
上个月去川西,一直强制保电70%,50~60的速度爬到4400都还有39%的电,51KM的宋PD
其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保电就会增加油耗,我这个亏电省油耗,只是驾驶山坡路段驾驶体验不佳,平常路段也没问题
我这宋的1.5L平路还可以,爬坡是真的不行,还好不用一直爬坡
@豁达山丘Mwp:其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高保电就会增加油耗,我这个亏电省油耗,只是驾驶山坡路段驾驶体验不佳,平常路段也没问题
哥们,混动你也同样可以设定高保电啊,你这个是20%亏电上坡。如果增程,也是低电量亏电,上坡试试
你可能没考虑到我租的可是55公里续航的秦plus dmi,本身纯电续航能力就少,其实这车就基本按照丰田双擎的用车场景来的,本身这小的电池,临时租车真懒得充电,就算充电貌似55公里也没啥意思不是,纯电能省20元不?,也是刚好赶上这段路了,体验了下亏电跑山的直观感受
你没明白强制保电和智能保电
@豁达山丘Mwp:你可能没考虑到我租的可是55公里续航的秦plus dmi,本身纯电续航能力就少,其实这车就基本按照丰田双擎的用车场景来的,本身这小的电池,临时租车真懒得充电,就算充电貌似55公里也没啥意思不是,纯电能省20元不?,也是刚好赶上这段路了,体验了下亏电跑山的直观感受
跑长途我都是强制保电不在乎油,跑满了就纯电模式,估计差不多了在强制保电,坏处估计费点油,好处就是用电无忧,动力强,从没有看到你说的发动机嘶吼,
我租车啊肯定是咋节省油咋操作,我是高速亏电到20%时,切换混动,当跑到27%电量时,强制ev,纯电,如此往复操作,这是最省燃油的,表显油耗定速巡航110-120可以跑出3.8-4.1油耗,智能保电模式只能跑出4.2-4.5油耗,我是实操对比过的,而且这样操作长下坡即使亏电到20%,也可以跑出1.6升的百公里油耗
满电是95%今天早上18度,又偷油发现0.3升,蛋操的老王
@豁达山丘Mwp:我租车啊肯定是咋节省油咋操作,我是高速亏电到20%时,切换混动,当跑到27%电量时,强制ev,纯电,如此往复操作,这是最省燃油的,表显油耗定速巡航110-120可以跑出3.8-4.1油耗,智能保电模式只能跑出4.2-4.5油耗,我是实操对比过的,而且这样操作长下坡即使亏电到20%,也可以跑出1.6升的百公里油耗
开混动的必备知识,亏电爬山本身就是错误的。增程你就知道可以停车充会电再爬,那比亚迪就不能停车充会电再爬了么?对吧
那不是租的车啊,降低出行费用,肯定电耗到保护再用油不是,主要感觉混动发动机直驱,按说亏电也不影响才对
我的意思是用车方式上欠妥,跑平路亏电也可以,跑山路亏电跑就不是很合适。应该租个120的电池充满再出发,这才是正确的爬山用车方式。反正都有优缺点,享受平路低油耗了,跑山路就得在用车方式上多注意点。当然油车爬山一样会费油,半斤八两
@豁达山丘Mwp:那不是租的车啊,降低出行费用,肯定电耗到保护再用油不是,主要感觉混动发动机直驱,按说亏电也不影响才对
如果全程燃油优先会怎样?
费油呗,别的没啥影响,但每月必须慢充满一次,矫正电池电量
主要开新能源车不就是为了降低行车成本啊,否则不计成本,跑长途油车多好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