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2发布于:秦PLUS DM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懂车老王硬核聊车昨天我直播的时候讲了一个点,我觉得还有必要在这里再说一下。首先关于发动机热效率的考量其实是相对公平的,每家企业抛出来的数据是相对准确的,这一点可以信没有问题,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考虑这个热效率出现所达成的条件和它的设计格局是不是为了全转速域来考量的。 举个例子,比亚迪DM-i为什么他的骁云1.5NA的发动机有43%的热效率,原因是在较为狭窄的转速区间有好的表达,这个参数我们讲是非常优秀的,但并不能与强调全转速域的发动机进行非常狭义地比较,因为DM-i相当于是1个团队合作,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网络游戏,玩过网络游戏的人,大家都知道,把所有的技能点数都点到某一个维度上,它确实该领域能突破天花板,但是这个此时此刻就需要你的团队来配合你了。比如DM-i系统就需要使用电控系统让电机合理地介入来帮助它毙掉剩下的这个低效转速域了,那比如说本田L15b这台发动机,在他没有这混动系统的纯燃油版本时,就需要去考虑它整个转速区域。这并不代表就有多落后,而是本田需要照顾整个转速的区域从而在某些配气、正时、外围配件、五大系统等等都要为之妥协,从低转速到大概六千转都要有一个很好的动力表达。不知道这样说大家明白了没有。 说白了,结论是什么,结论有2。其一,不能单纯拿发动机热效率来横向比较,因为他们所服务的系统不一。 其二,比亚迪43%的发动机值得称赞,但某些时候显得过誉了,就是一种舍弃掉其他需求的专用发动机,技术很先进,但其他车企想做也能做,只是没有规划而已。 其三,比亚迪真正的牛逼之处在于电池,这一点我们下一期讲。
我解释一点: 其实丰田阿特金森发动机已经出类拔萃,可惜的是,丰田是燃油和混动拥趸,视野一直没有跳出燃油车圈子! 比亚迪不同,从出生以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梦想,造燃油车只是为新能源车积累整车技术基础,打造骁云插混时已经跳出燃油车视野,站在插混车视野看问题,所以创新性取掉发动机各种附件,视野更广才是热效率超丰田的主因。 说穿了,比亚迪骁云插混和超级混动并不复杂,一旦头部传统车企醒悟,过几年也能造出,就看比亚迪能否利用几年空窗期树立标杆! 另外,比亚迪核心技术高度垂直整合,即使头部传统车企造出同样的插混,依然没有能力和比亚迪拼成本! 到时候,如果比亚迪树立标杆,其它车企无力回天,否则,还可以凭品牌余威拼一下!
所以为什么写专用发动机,就是这个原因
骁云插混专用高效1.5L发动机,专为插混而生,电机低扭有优势,发动机我们都知道低扭有很明显的不足,汽车低速域工况我们让电机去驱动,高速域工况我们直接避过变速箱(变速箱转换效率一般80%-95%)用发动机直驱(效率更高);我们让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间,从而提高能效,尽最大可能去发挥他们各自领域的优势,扬长避短!欢迎大家关注,我会不定时直播,大家一起探讨!
评论区各理解能力差距很大啊,说白了就是比亚迪整个系统支持发动机在最高效率区间运转,其他的企业要么是因为电池,要么是因为成本做不到
较为狭窄的转速区间?看官方的数据图,40%以上的转速扭矩区间可不窄。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