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马自达CX-50行也封面
    马自达CX-50行也封面

    马自达CX-50行也车友圈

    封面由圈友 @一户一方田 拍摄

    头像头像

    圈主:白浪惊天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2.7万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2.7万

    认证车主

    843

    问答

    2251

    口碑

    147

    加入圈子看车

    147人评价

    3.83

    良好

    查看详情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1165条内容

    挺失望的马自达CX50图挺失望的马自达CX50图
    2023-05-26
    马自达你真的是太狗了图1马自达你真的是太狗了图1
    马自达你真的是太狗了图2马自达你真的是太狗了图2
    2023-05-26
    2023-05-26
    没有王炸,没有惊喜,平淡无奇图没有王炸,没有惊喜,平淡无奇图
    2023-05-26
    马自达CX50正式上式价格图1马自达CX50正式上式价格图1
    马自达CX50正式上式价格图2马自达CX50正式上式价格图2
    2023-05-25
    经过大半年图1经过大半年图1
    经过大半年图2经过大半年图2
    2023-05-25
    2023-05-24
    2023-05-24
    2023-05-22
    2023-05-22

    #马自达CX-50车主晒订单📒等车日记 去年有了换车的想法陆续看了很多车,x3 5系 es之类的,开始还是蛮中意es200的(差点买了的,因为销售答应送底盘护板结果没送,气走了)该有的配置都有,后来看论坛看到马自达新款cx-50准备引进国内,就准备等等,毕竟开了8年多的阿特兹一点毛病都没,还是比较中意马自达的车,好开(可能没开过别的什么好车) 外观大气,老婆也说大气,后排也大.本人其实更中意轿车,奈何马自达产品线布局太慢,一直没更新更高的产品. 选中2.5中配,配置很多了(阿特兹我2.0豪华一直觉得可以.这个2.5我相信动力肯定满足我),大轮子,电尾都是比较喜欢的.论坛很多都推荐这个配置,英雄所见略同啊. 网上说的缺点可能对于我来说都不是蛮重要.什么板悬,没四驱,不是2.5t啊之类的。真正把北美配置拿来,价格高了,大家也不喜了。这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相信车企更懂,也更比我希望卖的好点 颜色的话感觉主打色锆石砂非常好看,也推荐这个新颜色(主要不加钱,魂动红补漆还是很贵的)大气的一p 价格方面我觉得还是可以的,和同配置主流车都差不多,等等党可以持币观望,早买早享受,车这个东西肯定越到后面越便宜,据说是下半年会出混动+4驱,个人开车频率不高,8.3年八万公里不到,所以感觉混动对于我来说意义不大,选中cx-50也并不是因为价格原因,一个字 相信

    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1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1
    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2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2
    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3选择马自达  不后悔图3
    2023-05-21
    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1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1
    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2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2
    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3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3
    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4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4
    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5马自达混动值得等待吗?图5
    2023-05-20

    本月25号,也就是下周四马自达新车系CX-50就要上市公布正式售价了。从上海车展公布预售价至今各种声音和吐嘈不断,但厂家却自我感觉良好,拿着顶配车型通过各平台、媒介、车评人和4S店进行极力宣传其山系轻户外的“六好”SUV。 由于每个人的需求、审美、喜好、痛点、用车场景和经济情况各不相同,各入各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选车标准和对性价比的理解。但不管怎样,通过这段时间大家的交流和吐嘈,虽然有这不满意那不合理的抱,没下订的继续观望,己经大订的变得犹豫了,甚至有一部分人明确表达退订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基本上有一个比较趋同的共识点,就是觉得现在的预售价还不够有诚意,走量的车型性价比不高,宣传卖点名不副实,但是只要最终售价到位,一切问题都将不是问题。何以解忧愁?唯有价格;怎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心?还是价格;如何才能让马自达在国内破局?仍然是价格。 所以,希望马自达决策层要充分利用好这次CX-50新车型上市的机遇,打好售价这张最重要的牌。如果在25号出其不意能来个王炸造成轰动效应,相信后续销量将不成问题,不但能稳固目前己下订的准客户形成高转化率正式订单,还能将仍在犹豫观望对比的一些潜在人群拿下。因为人都是趋利的,只要价格到位乃至超预期,基本上会促使消费者心理破防和妥协的。 借此机会,看看大家对正式售价的心理预期都是个什么情况和水平,希望大家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希望马自达的决策层也能看到大家的心声,在最终售价的制定上能有是够的智慧和远见。以价换量并不丢人,有量才有未来,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流量才是一切生意的本质。 我的话,心理预期最少要有个5K的下调才会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购买,如果有上万幅度的调整就会豪不犹豫的出手,如果只有不足5K不痛不痒的微调可能会慎重考虑选择其它品牌备选车型。

    拿什么来拯救你,马自达?唯有价格图1拿什么来拯救你,马自达?唯有价格图1
    拿什么来拯救你,马自达?唯有价格图2拿什么来拯救你,马自达?唯有价格图2
    2023-05-19
    行不行?不行也得行!图行不行?不行也得行!图
    2023-05-18

    图片中白色车型为我原来的CX50,棕色为新购入的50,美国马自达还挺保值的,2.5L的50开了9个月 6500迈(约1w公里出头)当初落地3.6w,置换价值还能有3w出头。 ——— 脑袋一发热最近想着换车,试驾了奔驰GLC,捷尼赛思GV70,也考虑过宝马X3,路虎,雷克萨斯等,Q5没考虑是因为我原来开的就是奥迪,尝过鲜。差不多的价位包括BBA基本上所有的品牌都看了个遍,最终还是选择50 2.5T顶配,动力更充足了,加速更游刃有余,同时也多了很多实用配置。 ——— 个人感觉50在同级没有对手,甚至不夸张的说,除了保时捷,没有对手,当然这应该只是我的个人喜好,从50换到另一辆50,可以说是真爱了。 ——— 50的内饰设计非常简单,物理按键手感很好,界面操作简单明了,特别喜欢空调位置的设计,简约,实用,精致。 ——— 2.5T确实好,但是不引进还是因为太贵了,2.5T顶配美版落地要4.9w刀,RMB超过34w+了,这样的价格引进国内是不现实的,国产挺好的,拉低了售价,让更多的可以拥有这样一款漂亮的车型。 ——— 说说驾驶感受区别,最大的区别还是2.5T加速更加从容,不像2.5L随便就拉高转速,我原来对动力不怎么在意所以选了2.5L,折腾一圈,还是回到2.5T,喜欢2.5T这样从容应对需要动力的感觉,顺便说下这款2.5T是双涡流涡轮,地扭表现力更好,同时还更省油,马自达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真是良心。 ——— 马自达2.5T有发动机启停技术,马自达管它叫i-stop(Idling stop technology),我原来挺反感发动机启停,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关闭启停,但是马自达启停的不一样,只有深踩刹车踏板才能触发这个启停,也就是说,不会随便触发启停,只有你想要它停的时候,它才停,像是个乖宝宝。然后关停后再次启动,发动机的震动比较轻微。这个发动机启停技术,我觉得是马自达发动机实力的一种体现。 ——— CX-50还有一项很高级的配置就是雨刷,玻璃水直接从雨刷喷出来,而不是从机舱盖处,这样的好处就是喷出玻璃水的瞬间,不会阻挡视线,大大的提高了行车安全,马自达在这个地方下功夫,而且这个配置不分地区,国产的也有,值得称赞。 ——— 2.5T顶配有HomeLink功能,后视镜上有三个按钮,可以把车库钥匙的遥控器代码写入这三个按钮,分别控制开门,关门,暂停,这个写入过程非常简单,以后每次开关车库门,只需要按后视镜上的按钮,非常方便,高级感满满。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1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1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2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2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3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3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4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4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5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5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6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6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7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7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8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8
    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9还是50,从2.5L换到2.5T/更新图9
    2023-05-18
    马自达cx50图1马自达cx50图1
    马自达cx50图2马自达cx50图2
    马自达cx50图3马自达cx50图3
    马自达cx50图4马自达cx50图4
    2023-05-17
    马自达CX-50糟点大集合图马自达CX-50糟点大集合图
    2023-05-16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1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1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2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2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3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3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4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4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5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5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6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6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7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7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8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8
    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9又一个本田(思域)车主图9
    2023-05-16
    已定2.0丐图已定2.0丐图
    2023-05-15
    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1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1
    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2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2
    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3关了贷款金融服务费或手续费图3
    2023-05-15
    2023-05-15
    Cx50是不是图Cx50是不是图
    2023-05-15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图1
    选择自己喜欢的图2选择自己喜欢的图2
    2023-05-13
    2023-05-13
    对马自达的大订和宣传策略谈一下一个潜在消图对马自达的大订和宣传策略谈一下一个潜在消图
    2023-05-12
    2023-05-10
    2023-05-10
    2023-05-09
    2023-05-07
    2023-05-04
    前往

    马自达CX-50行也 · 懂车分(口碑)

    3.83

    良好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147人评价

    18万-25万SUV总榜

    NO.89

    低于65%的同价位车系

    3.83

    综合

    3.65

    内饰

    3.67

    配置

    3.84

    空间

    4.33

    外观

    3.75

    舒适性

    3.84

    操控

    3.74

    动力

    圈子热议

    马自达cx-50 购车有一个月了,1700公里驾驶体验,关于油耗和底盘得感受和有购车打算的车友分享一下 1 这1700多公里城市占了一千公里,剩下的是高速,所在城市的交通状况不是很好,基建开发的工程很多,城区走走停停,开空调的工况下油耗偏高,表显是9.5升,不过我个人是能接受的,毕竟排量基数大,之前的1.6升排量的轿车在城区同等工况下油耗也在7升多,这个油耗完全接受,环路上匀速的去跑,动力充沛,也发挥出2.5的动力,表显油耗也明显下降了7.8-8.3之间,看个人的脚上功夫了,在当今的电车和混动车当道的环境下,2.5自吸的也算“大排量”了,对于马自达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调教,还是深的我心。发动机的转速上来后升档也比较积极,60的车速也就上了6档了,路况好且安全的时速内也就不考虑那点油耗了,感觉不深踩是种浪费变速箱在滑行降档的时候拖拽感比较明显,和车友也沟通了一下,AT变速箱的通病,不是啥大问题,之前的斯柯达明锐也有这样的问题, 2 对于底盘,好多网友对50的偏见还是有很多,说什么的都有。有说马自达不够良心,减配了独立悬挂,对于马自达自己宣传的蝶形仿生悬挂嗤之以鼻。我现在是车主了,还是有点发言权,驾龄有17年了。不抬杠的说,再十几到二十万左右的价位区间这个底盘对于喜欢驾驶的朋友来说,有绝对的惊喜,尤其是高速过弯和紧急变道的工况,给驾驶者的信心十足,底盘韧性很强,很德系,颠覆了我对日本车底盘软和更软的调教,50的底盘算是“另类”了,喜欢驾驶的人来说绝对是心头好 3 关于内饰多说几句,风格简约,没有花里胡哨的车机大屏,也是我选择50的一部分原因,方向盘的设计虽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也不像现在好多设计的奇形怪状的,中看不中用,50方向盘握感差点,有点生硬,功能罗列的也挺好的。在填充点软质材料感觉应该会好很多,对车机按钮比较偏爱,现在的新势力造车把功能集成到屏幕的二级或者三级菜单里,真不知道车机卡顿和黑屏了你们如何应对,绝对不如直接了当的给你个按键和旋钮来的方便,盲操起来也对驾驶安全有帮助,50的的车机除了360也没啥值得夸奖的地方了,音响方面不要有过多的期望,她就是个音响,很是一般,希望工厂在迭代的时候能出个选装音响,以下是内饰的槽点,前后排的门边有区别对待,后排的门板要求不高,不奢望你搞个真皮的你给个塘塑的软包也行啊,就一块大塑料板子装上了,差强人意了,座椅的支撑还是不错的,就是坐垫的承托差点,我身高175,坐垫的承托不够,再增加3公分,前后排都如此就完美了,也希望厂家能看到车友们的意见,迭代时做出改变,给更多的潜在客户和新车友有更好的驾乘体验, 4 外观这就不多说了,长在了本人的心吧上,绝美得腰线。屁股如此,车头亦是如此,不多说,各花入各眼,反正我是停车三步一回头,不要见笑,我是真喜欢,以上是短距离体验,后期做完首保后长测5000到10000的用车体验在做分享 最后再说一下,如果你喜欢大排量自吸内燃机作为个人代步,我还是比较推荐50的,瑕不掩瑜,值得推荐你也值得拥有(以上纯个人观点,没有诋毁和舔狗行为,大家购车理性,试乘试驾后自做决断,只是分享个人的驾乘体验) 情况介绍 真实感受 槽点反馈 ️ 独家秘籍 (请圈住推荐)

    54评论

    66点赞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