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宋PLUS DM-i用车心得此次回家从宁夏至河南,温度为零下15°,车辆状况五人满载,早上六点半从家出发,晚上8.30到家,共计行驶1380公里,满油满电出发,出发时就强制保电70%,第一箱油速度130-150车少车道宽限速120公里每小时,能耗为8个左右,第一箱油跑的油箱续航不显示了,电量还剩70%,才跑了650公里,加油56L,实际算下来将近9个油,第二箱油加满,后面开始很多地方都是两车道,限速100有的80隧道还多,跑到家以后表显电量还剩70%,油表显示还剩百分之18,预计还可以跑200公里以上。总体表显不错,超车轻松,动力比较充足,舒适性也还可以,全程没用智驾,听说用智驾还会更加省油。
#宋PLUS DM-i用车心得新年伊始,和大家谈谈我这一款宋plus dmi车的使用心得---如何省能与护电! 一、驾驶习惯优化 1. 平稳驾驶 - 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尽量保持匀速行驶。混动系统在平稳驾驶时能更高效地分配能量。 - 预判路况,提前松油门减速,利用能量回收系统代替机械刹车。 2. 合理使用驾驶模式 - *纯电模式(EV模式):短途通勤或低速行驶时优先使用纯电模式,完全避免燃油消耗。 - *混动模式(HEV模式):高速或长途驾驶时切换为混动模式,发挥发动机高效区间优势。 - *ECO模式:启用车辆的经济模式,系统会自动优化动力输出和空调能耗。 3. **控制车速** - 高速行驶时风阻显著增加,建议将车速控制在100 km/h以下。经济时速区间一般为60-80 km/h。 二、能量回收与系统设置 1. **能量回馈强度调整** - 将能量回收设置为“较强”档位(通过中控屏调节),在减速或下坡时回收更多电能,延长续航。 2. **智能保电策略** - 城市道路:选择“智能保电”,系统自动优化电量分配。 - 长途出行:切换为“强制保电”(建议SOC设至50%-70%),确保有充足电量应对拥堵或应急需求。 3. **减少怠速耗能** - 长时间停车时(如等人),切换至纯电模式并开启“原地发电”功能(如需用电),避免发动机怠速耗油。 三、充电与电池管理 1. 定期充电 - 即使日常使用混动模式,也建议每周至少充满一次电池(至100%),维持电池活性。 - 避免长期将电量耗尽(低于15%),以免影响电池寿命。 2. 利用谷电充电 - 设置预约充电功能,在夜间电价低谷时段充电,降低用电成本。 3. 温度管理 - 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尽量将车辆停放在车库或阴凉处,避免电池性能衰减。 四、车辆维护与使用 1. 轮胎保养 - 保持胎压在推荐值(通常2.5-2.8 Bar),胎压不足会增加滚动阻力,导致能耗上升。 2. 减轻负重 - 清理车内不必要的物品,减少额外重量。每增加100kg负重,能耗约提升5%-10%。 3. 空调使用技巧 - 夏季提前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降温,减少上车后高功率制冷需求。 - 使用“自动空调”模式,避免长时间最大风量运行。 4. 定期保养 - 按时更换机油、机滤,检查发动机和电机状态,确保动力系统高效运行。 五、智能功能辅助** 1. **导航规划** - 使用车载导航系统,优先选择畅通路线,减少拥堵导致的频繁启停。 2. **预约用车** - 冬季可提前预约电池加热,避免低温时电能损耗。 通过以上方法,宋PLUS DM-i的综合油耗可进一步降低,尤其在市区工况下甚至能实现“0油耗”(纯电行驶)。建议结合自身用车场景灵活调整策略,并定期通过车机系统查看能耗分析,持续优化驾驶习惯。
#宋PLUS DM-i用车心得2023年9月提车,目前用车1年半,行驶里程4万8千公里,分享一下用车体验。 首先说一下优点 1.行驶48000公里车子本身没出过任何毛病,(出过两次小事故且都是对方全责,一次是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对方在路口直行车道调头撞了侧面,右后侧门子和副驾驶玻璃更换了。第二次是去青岛旅游的时候对方在直行车道左转撞到正常直行的的我,换了副驾驶门子)从没因为车子本身的问题去过4S店,这点确实值得点赞😄👍🏻。 2.能耗表现优秀,我在老家拿随车充充满,走亲戚跑了156公里电量到30%,可以说是反向虚标了,纯电续航这点没得说,我上下班大概13公里,偶尔中午开车吃饭,大概四五天充一次还可以。我计算过开2万公里时,加油➕充电花费8000元左右(都是实际花销,加油的有记录,充电的也有记录),平均油耗5.5升/百公里,合一公里3毛5左右,和app上计算的差不多,所以说表显油耗大差不差,这个车重加上这个空间,能耗可以说相当优秀了。 3.车内配置丰富,常用好用的配置基本都有,座椅通风加热,无线充电,后排空调等。 缺点或者说不满意的点 1.后备箱空间偏小,早知道买唐了,是自己的第一台车,对后备箱空间体验不大,目前使用下来后备箱还需要大一些。 2.高速油耗太高,1.5L自吸发动机高速上感觉动力不是很够用,可能唐的1.5T会好一些,我均速120左右满载油耗都8.5了快。 3.内饰钢琴烤漆面容易被划伤,我尽早贴了内饰保护膜也被划伤了不少地方。 4.充电功率太低,目前最高17.8KW,电用到30%以下充满基本都需要一个半小时,晚上电量便宜,所以经常充电从十一点充到十二点半。 5.和新款对比有几项配置我还是挺眼馋的,后悬架从三连杆升级到4连杆了,中控屏幕12.8变成15.6了,快充功率18KW升级到54KW了,而且还有独立的快充口,不用像现在我还得用转接头,丢过一次五百多。 总的来说确实很满意,4万8千公里从没给我丢半道上,要是新款这几个配置再有了简直完美🤣。
提问这个正常吗
3.89
“良好”
共3348人评价
12万-18万新能源总榜
NO.23
超过79%的同价位车系
3.89
综合
3.88
内饰
3.80
配置
4.06
空间
4.09
外观
3.79
舒适性
3.79
操控
3.82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