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iCAR 03T故障率高值得买吗_iCAR 03T怎么样

    ·iCAR 03T

    什么是懂车分

    https://p3-dcd.byteimg.com/img/tos-cn-i-dcdx/d6c36057b91a02ffe0f0039d4ed327da~960x540.png
    暂无评分
    懂车分来源为真实车主或试驾过的用户、车评人发表的评价,平台会根据评分人的各种行为判断一条评价的可信度,可信的评价积累到一定数量且懂车分较为稳定后,分数才会被公布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共23人评价
    经销商报价
    11.98-14.58万
    厂商指导价
    13.98-16.58万
    • 项目
    • 当前车系评分
    • 同价位平均分
    • 综合
    • -
    • 3.81
    • 外观
    • -
    • 4.05
    • 内饰
    • -
    • 3.77
    • 配置
    • -
    • 3.69
    • 空间
    • -
    • 3.93
    • 舒适性
    • -
    • 3.75
    • 操控
    • -
    • 3.74
    • 动力
    • -
    • 3.77

    分项评分

    同级车评分

    • 同级车均值3.88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宋PLUS EV3.89外观4.09
    • 宋PLUS DM3.89外观4.09
    • 捷途山海T13.89外观4.35
    • 钛33.85外观4.08
    • iCAR 03T--

    分项评分

    • 车系名称懂车分单项最高
    • 同级车均值3.88-
    • 宋PLUS EV3.89外观4.09

    iCAR 03T·全部评分

    点评车型: 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4.17优秀

    喜提爱车1月零10天,天窗胶条换了又换 一回比一厉害,据说我这批车还不在有问题的那批次里,破奇瑞不仅价格玩背刺,质量也刺你,ota也刺你,谁买谁遭罪 目前主要问题: 1.天窗胶条,1个月开两回了 2.动力:轻油门起步,加速不线性,有顿挫

    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0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0
    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1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1
    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2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2
    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32024款iCAR 03T 四驱 长续航版 图 3
    2025-04-13

    深夜食糖我的今天也开去换第二次了,换完就不打算再开天窗了。

    icar03t车友这一问题是有车友遇到,我这边问过几个车友,都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一是运气不好,二是厂家要及时调整服务好才是王道。

    张民150大奇瑞的质量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了真是无语,本来是三款爆款的,结果玩成这样

    前往

    同级车热门评分

    4.75分“优秀”
    钛3 2025款 501KM 后驱智驾Max版钛3 2025款 501KM 后驱智驾Max版

    钛3提车已经两天了,浅浅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选车提车的感受(纯一个人主观,无广无引战[抱拳R]) 👉对比车型: 计划十几万块购买一个纯电精致代步小车,因为平时比较关注汽车方面的内容,驾驶过的车型也还算比较多,所以一开始的购车意向就很明确: mini smart 极氪x 性价比不高,而且部分没有磷酸铁锂(出于安全性的原因,不考虑三元锂电池)萤火虫外观一票否决🙅♂️ 所以剩下就是:"领克z20后驱pro"(热泵非刚需所以不考虑max版)和 “方程豹钛3后驱max”了 两车相比较而言:(此处主要是静态和配置数据对比,驾驶感受主要在提车后部分分享。) z20优势在于:动力更强,音响数量更多,高速风阻较钛3小,较为灵活。另外z20目前优惠较大,上海当地能谈到1.6w裸车优惠(不含任何补贴) 钛3优势在于:有天神c高快领航智驾,自动泊车更好用(z20只有lcc),得益于ctb一体化车身和方盒子造型,空间更大尤其乘坐空间,(主要是坐姿更高,头部空间更充裕,座椅柔软度也更好,比蜷缩在矮矮的座椅上要更舒服)有物理遮阳帘,前背箱空间更大。但钛3上海几家4s店和直营店是一分钱优惠都没有啊[捂脸R],送的东西也都是很基础的。 最终淘汰z20的一个决定因素是,z20对于路面大的抛跳处理的不好,在试驾时刚好有一段多个桥梁的路段,在以较快速度通过桥梁与路面高低落差较大的接缝时,z20的抛跳很容易让人晕车。 👉提车后体验(配置功能部分较为直观,在4s店展车上即可体验,此处主要为驾控体验的分享) →底盘:后驱max没有fsd也没有云辇c(但机械部分均一致,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铝制羊角和转向球节),一开始会担心会不会和四驱版差异较大,但实际体验比较满意。 1.侧倾抑制:对于较高车身的方盒子,比较担心的就是侧倾和悬架支撑问题,在这方面钛3较同类型车做的较为不错,以80公里时速(安全驾驶第一)通过匝道并不会因为悬架支撑问题而信心不足,正常快速变线的支撑也足够。 2.细小颠簸:悬架整体较为硬朗,路面细碎的颠簸会以一种较为直接但轻微q弹的方式传递,同时车身会进行一定的细小摆动,但是以一种整体的方式,车身和底盘刚性性较好,不会有松散、绵软的感觉(接近硬派越野车的感觉,配合较高的坐姿和前引擎盖,有一些类似普拉多的视野和底盘的感觉) 3.大起伏颠簸:对于大的颠簸起伏,地盘的贴地性可以(试驾时关掉云辇的四驱反而对大颠簸抛跳的处理不好,要打开预瞄切换为运动模式才有明显的贴地感),对于余震的处理也较为干脆,不会有多次上下起伏才能拉住的情况。 →油门、刹车、转向(个人认为,电车没必要评价加速) 1.油门/动能回收:油门并不像特斯拉那样灵敏,但也没有明显的延迟,整体较为线性。动能回收即便调到最大也不是特别明显,没有单踏板模式,松开油门无法停车。通过控制油门上抬的力度可以细微的控制动能回收的力度,不会有突兀的拖拽感,能做到平稳减速。 2.刹车是车友们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一个是初段比较灵敏,一个是刹停时容易出现前后俯仰。(后驱max要比试驾时关掉云辇的四驱版更容易控制前后俯仰) 个人总结出的经验是:开启舒适刹停模式,刹车踏板调为运动(舒适模式下,刹车前端有一点虚位,再踩后会有一个突然制动力,运动模式下初段也很灵敏,但整体表现是线性的,相对更好控制) 3.转向中规中规,没有很强的电子感(相比较而言z20的转向是真的灵敏,稍微一动车头就过去了) 👉一些小缺点:截至目前一共提车也才2天,后续可能会发现更多(至于风阻、电耗、后备箱空间什么的买车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并能够接受了,在此不再赘述) 1.语音助手识别不是特别灵敏,在放音乐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叫两遍,尤其是自定义唤醒词。 2.后排安全带卡扣新车自带的塑料膜巨难扣掉!!!!而且!!!而且很容易把两个安全带卡口之间的隔音毡带出来,希望厂家后续能在出厂时就把塑料膜去掉。 3.盲区提醒的声音有点小,开着音乐的时候要仔细辨认才能听出来。

    3.57分“良好”
    宋PLUS DM 2025款 DM-i 112KM尊荣型宋PLUS DM 2025款 DM-i 112KM尊荣型

    【最满意】 满意的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这车没什么短板,各项配置都处于中流水准;二是日常使用成本比较低。 1.没什么短板 说实话,现在宋 PLUS 顶配都降到 15 万了,在 15 万级别的车型里,宋 PLUS 或许不是配置最高的,但肯定是配置最均衡的。 外形方面,挺好看的,还很耐看。尤其是黑色款显得很精神,苍烟色款则显得车身修长又高档。 内饰方面,并非全塑料材质。虽然没有配备麂皮内饰,但该做软包的地方都做了软包处理。氛围灯也有配备,中控的两块屏幕也安排到位了,处于主流水准。 空间方面,日常使用足够了。乘坐空间不拥挤,后备厢空间虽然稍逊一筹,但也比合资车的后备厢大。 车机的分辨率虽然不算高,但流畅度不错,不卡顿。应用生态在 20 万级别的车型中算是比较丰富的,还能安装第三方应用。 语音助手虽然偶尔有点 “不够智能”,但像平常打开车窗、开启空调这类操作都能完成,识别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 2.日常使用成本低 首先是能耗费用比较低。日常主要用于上下班,每天行驶 20 公里,家里装有充电桩,一周充电 1 次,每次电费大约 12 元。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才 1 毛钱。 其次是基本不用加油。过年回老家时加了 300 元的油,到现在已经 3 个月了,油箱里还剩 10% 的油量,虽然车辆一直提醒加油,但我都没特意去加。 最后是保养费用也比较低。第一年的首保是免费赠送的,没花一分钱;之后还有 4 次小保养的权益。像空调滤芯、玻璃水这类易损耗材,基本上都是在洗车时免费更换或添加的。 除了保险是主要支出外,这一年下来基本没什么其他花费。 【最不满意】 1.没有座椅按摩 座椅按摩功能如今都快成主流配置了,但宋 PLUS 却没有配备。长途驾驶时,座椅按摩真的能有效缓解疲劳,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实用性很强。 2.没有记忆座椅 我家的车平时由我和媳妇轮流开,我俩身高有差异,每次上车都得重新调节座椅位置和后视镜角度,确实比较麻烦。我本身就比较怕麻烦,有时候都因此不爱开车了。要是能有记忆座椅和舒适上车功能,像我们这种家庭用车会方便很多。 3.减震效果欠佳 虽然车辆升级了 4 连杆悬架,但调校还是前软后硬。过一些小坑小洼时没什么问题,可遇到大坑洼时,减震几乎起不到作用,车身会发出 “咣咣” 的撞击声,震感非常明显,让人很不舒服。 过减速带时也比较颠簸,有点像坐船的感觉,车身起伏抑制得不够好,会有明显的忽悠感。 【提车价格】 ★车型:2025款 DM-i 112KM尊荣型 ★裸车价:15.58万 ★保险: 保险分为3部分,总额比较高,而且因为办理了贷款,强制在门店买。 交强险:950元 商业险:4764.53元 附加险:388元(强制添加,不能取消的) 保险总额:6102.53元 ★购置税:新能源车,我这头,购置税和车船税都是免的。 ★上牌费:300元(因为办理了贷款,强制4S代理上牌) 落地总价:刨出去贷款优惠,15.58万+0.62万+0.03万=16.23万 【油耗】 能耗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夏季的能耗。 夏季的话,我的112km续航能跑到100左右,甚至可以接近110km,续航达成率比较好。 电耗就是在12度/百公里左右,油耗也会好很多,短途的话也不是4~5个油,长途的话,估摸了一下,大约是7~8个油吧。 冬季续航确实不行,打对折,112km续航,只能跑50km左右,而且用油也特别费,发动机声音还特别大,跟拖拉机似的。 电耗有的时候都能达到20度/百公里。 【驾驶感受】 先说动力,舒适模式下,整体动力还是比较充足的,油门踏板像电车的感觉,很轻,也比较跟脚,踩刹车的时候,制动性也比较好,能踩住,但是有点头的现象,点头感还是挺明显的。 运动模式下,动力就是充足了,混动模式下,0-60km/h应该是电机工作,比较线性,踩多少电门就有多少提速,当速度到100KM/h左右的时候,发动机也开始介入,平顺性还是比较好,脚感没啥变化,就是这个发动机声音有点大,像拖拉机,咆哮,这个时候,加速就有点推背的感觉。 动力这块,宋PLUS是没问题的。 底盘悬挂方面,因为有FSD,对于小坑小洼过滤的还是比较好,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 但是对于大坑过滤的不是很到位,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但是,底盘还是比较有质感的,震一下就过去了,能拉得住,这一点在转弯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侧倾不是很明显,能感受到侧倾被抑制。 然后呢,就是过减速带,有点不舒服,尤其是后排,媳妇说有点晃,我在前排感觉还行,我俩以为是车速有点快的原因,就没太在意,整体试驾还是比较满意的。

    3.63分“良好”
    宋PLUS EV 2025款 520KM尊贵型宋PLUS EV 2025款 520KM尊贵型

    今天25年8月15日OTA后我简直忍无可忍了,本着相逢是缘考虑买都买了要一起好几年,本不想说(和很多基民一样还间接BYD股东),但BYD呀!真不要让不开车的人来设计软件好不好?你双指下滑出快捷操作界面里面放那么多玩意儿干嘛呢?常用吗?不常用你放哪里干嘛?我是驾驶员我要看路你懂不懂,懂不懂什么叫我要看路?没那么多时间来看你花里胡哨一屏幕UI图标,音频调节要二级菜单?!要有4个音频调节?我晕!不要这样我前一秒还在念相逢即是缘,后一秒你就朝我扔粑粑好不? 再说几个OTA能解决的问题: 按键,特别是方向盘上的按键是要高频盲操的你们懂不懂?(屏幕旋转放方向盘上干什么呢?) 1. 方向盘滚轮按下是一键静音?这符合使用场景吗?听有声书,听课程都是需要暂停好不 ?一键静音没暂停键真很恶心。我要暂停现在需要先退导航切桌面,让后按暂停(我要开车懂不懂?)然后这个音频播放暂停逻辑有问题,不能在恰当的时间暂停。 2. 电话按钮接听挂断有问题(设计功能主要是激活屏幕上的打电话功能。哎,谁会拿车机屏幕打电话)电话按键似乎是不能挂断。我接/挂个电话得瞄屏幕。(我要开车懂不懂?) 3.前除霜和AC我之前的车都是联动的;得联动才能有效除霜好不?你们为什么要分开呢? 另外,那个酷狗可不可以简单点卸载,不要有一点触发词他就跳出来让我扫码(我之前是酷狗用户,只是现在不用了) 配置内饰的问题(排名不分先后): 1.音响格栅真丑(配色时不时感觉真难看,但这主要是个人审美吧) 2.中配没有座椅记忆(当时大意了,强迫症患者不友好) 3. 车灯堪忧,近光铺路短效果差,远光角度偏中偏高铺路效果堪忧 4.音响效果纯粹听个响。我常用的耳机有有线的漫步者的H180PLUS (35元左右),华为的freelace pro 2 (现在300左右);这车的音响音效在某些层面甚至比不上漫步者H180。 5.档位处几个按键手感差,容易误操作,比如把侧方位感应预警关了。 6.侧方位安全预警会误报,有盲区。这车的安全辅助功能现在评价是真只能当个辅助。 7.智能领航封闭路段表现良好,但提示音不全面,有时得去试车辆在什么状态(非封闭路段一定只能当个辅助,会路口画龙的)。另外高速隔音差,转向灯提示音量低声音设计有问题(听不出关没关转向灯),但打了转向灯是进不了智能领航的,这就可能产生问题了 8. 语音几乎到了完全可用的程度,但是,请问电话来了我能用语音接电话挂电话不呢? 9.主驾驶门上的关后备箱功能为什么要一直扣着才关好门。要调角度,再扣一下暂停可以不? 10. 车门用屁股顶下(靠在车上等人)或用力按一下会凹进去,当然,然后会弹回来。 11.不给纸质说明书 12.一年超3万公里不给终生质保什么意思?一年没有个2万左右我买电车干嘛?买了电车再去自驾跑跑不很容易超了吗?哎,还得算着里程跑,离谱。 驾驶的问题: 1. 轮胎上限低(我现在几乎只用经济模式,不然很容易打滑) 2. 三连杆一开始没感觉太大问题。但实际缺乏高速操控性的。速度快一点弯道或超车回正,就拉不住侧倾。这次银昆高速在川滇山区高速感觉明显。 3.刹车不线性,中间力度区间缥缈,轻刹无力,过去一点就是重刹(似乎中间力度区间比前段力度反而突然小了点,然后滑重刹去了)。堵车不堵车都还好,时快时慢路况很难受 ……说再多浪费也是时间,还要一起好几年(电车确实省油),相逢是缘吧,OTA能改改,别再乱改了,谢谢!

    3.75分“良好”
    捷途山海T1 2024款 1.5TD DHT 150KM 向海捷途山海T1 2024款 1.5TD DHT 150KM 向海

    换车前有一辆合资小排量油车,油耗7左右,日常用车需求为上下班通勤65KM,休息就成都周边游,露营,一年两到三次川西自驾,油车每月加油1200左右,车后备箱小了点,很多露营设备放不了,且底盘太低,出游好多次都被碰到底盘,所以考虑换一辆预算十五万左右混动轻越野,一开始考虑的车型有大狗25款和BJ45,后来无意中看到山海系列,立刻被大气的外观吸引,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及试驾后确定这就是刚好满足我需求的车,提车到现在二十来天,行驶了两千多公里,跑了北川陈家坝看辛夷花,跑了峨眉山和成都周边游几次,说说我的用车感受。纯电标称150,实际续航120完全没问题(通勤来回65左右,可以两个来回还剩20%电),动力完全满足轻越野,在北川陈家坝那种大量180度转弯40度左右坡度,部分非铺装路,路宽不超过三米的情况下轻松驾驭(不建议新手司机去,前驱车在高坡度转急弯情况下都会出现前轮打滑情况);车内空间宽敞,所有露营装备放完,还能再放几个行李箱后排放倒铺上气垫床完全就是个双人床,对外放电功能也非常实用,可以在外面煮火锅,烧烤,烧水泡茶,享受慢生活的惬意;最后说到用车成本,目前加了两箱油,还剩半箱,油的成本700左右,还没有安装充电桩,在外充电1.2左右一度,充电花了150左右,行程2400公里,高速大部分开启运动模式,约1500公里,整个用车成本每公里3毛多一点,纯电情况下为一毛五,对一个自重两吨的家伙来说完全能接受!最不满意的一是方盒子不可避免的风噪大,很大!二就是充电功率太低了,从20%到充满要一个小时多一点,别的车这个时间可以充五六十度电了;还有就是车机系统确实有点拉胯!总之,选择山海T1,我觉得很哇塞!

    4.63分“优秀”
    钛3 2025款 501KM 后驱智驾Max版钛3 2025款 501KM 后驱智驾Max版

    ⚠️⚠️⚠️⚠️长文预警⚠️⚠️⚠️⚠️ 【购车经历】🚗🚗🚗 从去年年底开始考虑购入一台代步车,刚开始一直在看油车试驾了很多,因为各种因素最终都没有下定决心提车(车型、口碑、4s店态度、品牌力等等一大堆原因)。 直到五月份无意中刷到了钛3这款车型,突然感觉国产新能源也不错啊!于是恶补了电车乱七八糟的知识,然后又开始了漫长的看车之路,又试驾对比了好多品牌。看来看去反而越来越中意钛3,加上对象也喜欢,索性不纠结了早买早享受,直接当天下订过一周就提车了。 【提车价格】 价格就不提了,毕竟刚上的车,车价坚挺如冰山🧊。喜欢就入手吧,早买早享受🐶 【用车感受】 目前开了小一个月了,说说个人感受和优缺点! 首先说个人感受🙋♂️:之前只开过油车,各种品牌开过不少,最多的是家里的老途锐。我只能说钛3对这些老油车从各个方面真的是降维打击……太香了!(😂可能还是新手保护期,对车真的不太懂) 我不属于激进的驾驶风格,但是这台车的动力和操纵感真的很好,加上配备各种主被动安全系统,不管是高速、快速路还是各种窄路真的很让人安心!钛3智能驾驶的水准在我心中也是非常合格的了,智能领航能自动避让超车,躲避加塞,偶尔高速用用能大大降低旅程过长的耗时感受(毕竟开了智驾顶着限速跑人还得聚精会神的盯着👀时间飞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空间续航】 续航和空间这两点对我个人来说完全够用了,平常两个人用车市区通勤,偶尔周六日跨市出去玩玩,大型节假日回个家~加上各种快充站,所谓的充电焦虑目前完全没有 【车主吐槽】 吹了一大堆优点,再说下这个车还可以优化的一些地方吧! 首先是前挡视野,集成的雷达+行车记录仪+ETC一大坨,实际用车在某些路口真的会挡住一些较矮的红绿灯;还有A柱+反光镜在坐姿太高或者太低的情况下都会有较大盲区(虽然粗粗的安全感很足🐶不过有360和雷达也还好) 其次就是不同模式刹车前段虚位都很大,车重接近两吨,点刹降速的感受和之前开的油车差别很大(可能是电车特性?),踩轻了降速不明显踩重了点头很明显。 最后自动驻车和电子驻车标识,方向盘不管怎么调整都会容易挡住,且不明显,有时候偶尔忘记深踩驻车,自动开起来还蛮吓人的😂 其他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问题了,出现了一次车门打开异响,自己恢复了;前备箱机盖为了空间抬高,缝隙有点大会落杂物进去;智能化这块没啥好说的,小方勉强够用,内置导航比较差~ 最后再夸一嘴,BYD其他车型没怎么了解过;但是方程豹这个品牌我个人体验下来感觉还是很有诚意的,也是真的以用户导向;手机端APP一直在收集用户意见优化。包括购车、售后、维保整套流程,直营4S店的各种服务、工作人员态度都是极好的。所以作为车主,我也愿意为这些问题买单,相信问题会被迭代优化,也期待品牌更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