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1款Panamera E-Hybrid Panamera 4 E-Hybrid 2.9T

帕拉梅拉梦中情车,情绪价值拉满满满满满满 但是所有东西不会是完美的,不是行政加长的空间略显拥挤,因为是四座车,后排空间被压缩,乘坐体验被减少了许多,但毕竟是轿跑,够用还是够用,虽然比不是奔驰的舒适感,长途会累一点。 我就喜欢,不后悔入手这Love Car🚗
帕拉梅拉梦中情车,情绪价值拉满满满满满满 但是所有东西不会是完美的,不是行政加长的空间略显拥挤,因为是四座车,后排空间被压缩,乘坐体验被减少了许多,但毕竟是轿跑,够用还是够用,虽然比不是奔驰的舒适感,长途会累一点。 我就喜欢,不后悔入手这Love Car🚗
操控性没得说,跑过一次夜间大雨高速,超大车时信心给的很足,动力也好,就是强制充电的声音不好听。 后备箱空间实在是太小了,随便放点孩子的东西就放不下了
一群井底蛙软膝盖:你说的这些优势,现在二三十万的电车就能做到
帕拉梅拉 猎装车 在我来除了法拉利的两款猎装以外,这个外观是没有对手的。去哪都被夸有品位。当然160落地的车基本都是带点品味的。 猎装的后备箱确实很能装,所以我这种高尔夫球爱好者提着球包就能去了。 重点说一下车机,每年的几千块订阅,就三个功能: 1. 天气预报 2.金融信息 3.新闻(国内也用不了) 不过毕竟2020年的车机 现在国产车机更新换代那么快 体验过一些 确实PCM5.0已经完全不够看的了 平时就是carplay 车机基本上不用 另外说一下动力,我这台是有SC组件,零百官方是4.2秒,动力比992的普卡还要好一些 操控 姿态 没有毛病,路上基本上也是无敌手,除了个别高性能车,或者遇到不怕死的车主以外,都能蹦赢。 猎装其实很适合家用,尤其我这台混动款。帕拉梅拉混动款被远远低估了。性能和4s持平以外,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平时我自己开基本都是S+模式 打开运排还能劈劈啪啪几下,原厂运排刚刚好能炸但又不是特别炸。 带家人的时候就纯电,本身帕拉梅拉舒适度,静音灯都做的很好了,纯电模式之下就很安静舒适了。 最可惜的是新的帕拉梅拉 976已经没有猎装款 所以我这种瓦罐爱好者,接下来换什么车,就很迷茫。 正在考虑成同款turbo s e-hybrid 或者放弃保时捷 看看诸如urus这种车型。 还有传言说迈凯轮挖了不少人去研发suv 到时候看吧 至少5年内这台车个方面还是很能打的。
周日空吗:马丁的猎装不香吗
勤老湿:你要是不会拍照,就把车给我,我来拍
Spicy Hot Pot🐧:综合性能不如比亚迪·秦,跟理想L6更是相差甚远,让华为m6按到地板上摩擦,被北京小米完爆,总的来说也就比老捷达强百分之一
按之前微博说的,虽然在两天内开到了数款豪华车,但毕竟短途试驾外加处在不熟悉的道路必然是无法完善的体验车辆的表现,同时这种豪华车的选购群体应该是更加偏重感性一些,实际产品力应该不是他们特别在乎的项目,因此也就给大家简单讲讲,不构成任何选购建议,大家也是看个乐就好。 说来这也是我本人第一次真正驾驶到保时捷的车型,试驾车是一台标准轴距的混动版panamera,绝对动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毕竟也是带“电”的版本,对于这种大型轿车来说我觉得也是足够了,试驾时车辆剩余电量已经不多了,因此全过程主要体验的是sport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电机的存在感是比较低的,主要还是以发动机驱动,电机更多的是辅助加速。PDK变速箱的换挡速度确实名不虚传,换挡过程也比较连贯,不过这台车整体的动力响应速度比起一些电驱动车型倒也没那么的快,同时油门的行程和动力的释放也不算很线性,且油门本身也比较重,如果快开没什么问题,慢开相对就不太好控制了。平顺性没什么问题,除了前面提过的换挡连贯,特意试了一下也找不到什么顿挫的点,总体这套动力总成的表现如果快开还是相当爽的,慢开的话油门就需要比较小心的控制了。 底盘表现分开说,如果放在最硬模式下整台车的滤震确实还是比较硬的,虽然动作很干脆,但路面信息基本上会比较完全的传入车内,通过一些抛跳时整个车还是能牢牢地吸在地上的,而如果放在比较软的模式下相对滤震感受就会好很多,也能保证比较干脆的动作,当然也不要对舒适性有过高的期待,毕竟和同级的那些D级轿车在趋向上还是不太一样的。 运动性表现好评,作为一台大尺寸的轿车,这台车确实比起一些竞争对手驾驶起来要明显更加灵活,特别是最硬的模式下车身动态响应考虑到尺寸也堪称凌厉,较快的过弯和并线侧倾抑制也非常好,日常快开确实是比较爽的。当然如果放在最硬的模式下虽然开着很爽,但我作为乘客试乘时就会觉得比较有些不太好接受了,而比较软的模式下其实车辆动态表现也很不错,我觉得是更好的兼顾了操控和舒适的感受。 转向手感好评,基础力度和增益都没什么问题,车头响应和车身动态也都很不错,确实是一台运动型车的感受。 刹车脚感谈不上完美,主要前段稍微有点虚,这点可能和这是一台混动版车型有关。 NVH表现算不上很好,作为一台保时捷,发动机动静自然更应该称之为声浪,而确实在激烈驾驶时这台车的声音是比较令人喜欢的,不过这台车的路噪和风噪隔绝作为一台定位如此之高的车型也谈不上多好,比起同价位的那些D级车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静态上,这代panamera也已经进入生命末期,外观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没什么太多可赘述的了。 内饰也是保时捷一贯的风格,整个氛围还是相当高级的,做工用料到这个级别自然也不是问题,前排的坐姿确实非常低,也是少有的我觉得拉到最低有些过低的车型,后排就比较一般了,空间还可以,座椅偏硬且角度偏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店里有一台行政加长款的展车,我简单试坐了一下感觉乘坐感受倒是还可以,空间也比较宽裕,不知道那台车开起来如何。 总的来说,与我之前印象的类似,这台panamera确实是一台开着很爽很动感的D级车,乘坐感受确实不是这台车所擅长的,当然新款panamera也已经上市发布,销售表示三四月份就可以到店,因此当前这代车型也只有现车可选,至于新款表现如何我们也可以一起期待一下。
C1gar:还以为只有我拍卡宴这么丑
S1mblue:宝汁讲个笑话纯电续行不足44
听风说愁:还是纯油好
我买的是混动铂金版的,说实话纯电没有多少公里可以开,也不要指望这车能省多少油,车提速没得说,高速比较沉稳,方向不算重,超车过弯信心十足,唯一不舒服的地方就是风噪大,七八十码以上就哗啦啦的响,座椅嘎吱嘎吱的响,感觉这车对不起一百多万的价格。
没有选择运动排气,声浪不太满意。电动续航里程较短,仅上下班用,且充电较频繁
风趣麻酱WPI:放余额宝不好吗
头条用户:开这个车还上班
【外观】 外观没得说,刚开始对比的是奥迪s7和AMGGT四门,奥迪太熟悉了,整体造型也很帅,直到有一次一辆a7和一辆雅阁放一块,哈哈哈傻傻分不清哈哈哈,从此就没看过奥迪的7系,AMGGT没现车4s说等车要一年,果断放弃了,内饰毋庸置疑绝对是AMG最好看最年轻,奥迪的内饰中规中矩并且奥迪祖传的三联屏我是真的用不惯,物理按键太少也不是什么好事,保时捷的红内很高级也很年轻,虽然物理按键也少,但是他不是在屏幕里😂开车的时候找个什么东西还比较好找,按压回馈感很好,不用太分神 【操控】 保时捷的操控真的很好,方向指哪打哪并且坐姿很低,奥迪开起来就很安逸,sc20秒真男人1100公里就用了两次,涡轮20秒超增压真爽,个人感觉帕美的矩阵灯比奥迪的好用 【动力表现】 动力方面,混动的电机我的理解不是为了省油,是为了提速的那一秒,并且纯油帕美低俗会顿挫混动的用电就不会有顿挫,我的奥迪加速4.1s帕美加速4.4s,正常人坐感觉是一样的,虽然很接近,但是体感不一样,奥迪加速就很线性就跟一头没有理智的牛一样,踩油门他就窜,保时捷就很激情😂奥迪8缸感觉没有帕美6缸声音好听,8缸比较低沉,6缸比较高亢 【最不满意】 车机垃圾和中间的空调,他中间出风口不是手动的,需要在屏幕里调他的角度,反应并不是很灵敏,到现在还玩不太明白,21轮加上315的胎宽,路噪是真的大,路感很清晰,压一个小石子都能感觉到,选配很有必要,不选配这个车的塑料感太强了 【购车经历】 我在懂车帝上看车,联系的网上销售,然后他给我推了位销售的微信,简单聊了聊应该是第三天就开着试驾车来我家了😂我家距离4s有150公里,并不是吹服务,真的让我很惊讶 【驾驶感受】 纯电续航实测能跑55-60公里,正常在县城以及上下班通勤够用的,充电桩充电也很方便,晚上停车就插枪反正我不嫌麻烦😂顺手的事,我选装了运排,主打的就是一个合法,运排打开到四五千转噼里啪啦的回火,跑街拨片降挡也很爽,就我的开法70升的油箱能让我跑1000左右 【维修成本】 听说保时捷的保养挺贵的(对比奥迪奔驰)上混动绿牌竟然还要纳税,我交了11的购置税,满脑子都是问号,21寸的轮容易鼓包,我奥迪上20的轮都比较娇气,别说21的了 米其林Ps4s后轮315的胎宽,够宽,够大,但是想想那天不注意鼓包了,啧啧啧.... 最后一个网友们(键盘侠)肯定会说到,保值率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哈哈哈哈,人没必要活的那么累,您说呢? 最后祝各位老板生意兴隆,身体健康🌹
库李楠:保值率主要体现在开腻了想换车这件事上我21.7的油混170w,前两天问给了我90w真的开腻了
用户5574611235832:帕美还是建议纯油版本
gaVIn:我当时也纠结这款车 确实好看啊
第一次买油电混合的车,体验满分,每天晚上在车库充满电,日常通勤几十公里基本不耗油,纯电还很安静平顺。跑长途75升油箱可以开超过一千公里,平均油耗6.5-7升,不需要像纯电车头疼续航问题,还比纯油版油耗更低。动力方面在原有的2.9T发动机上,多了一百多匹的电机,比S版便宜,但又能达到S版的提速。最主要是还可以免费上绿牌,不用担心限行。
比起78S舒适度较差,但是操控性比较好,动力强劲,充电太慢了,混动系统加速平顺,但是动能回收效率低,还有并不省油,不充电,我开一箱油670元跑了580公里
cenomac:充满电得多久,我日常通勤30km一个来回,感觉纯电挺适合通勤的要是睡一觉都冲不好就太鸡肋了
先别轻举妄动:充电太满了
1.外观:这个外观现在都很好看,更别提2018年啦。 2.内饰:内饰完全是看自己怎么选,很遗憾那时候的车不敢选红内了,因为要交奢侈税了。 3.配置一般般,和现在新能源没法比。很庆幸当时选了方向盘加热和座椅通风,这两个是幸福度提升最牛的配置。 4.空间:我提的是长轴版本,车内空间真的好大 5.续航:如果是纯电续航,那真的太垃圾了,要是纯电续航有个150km就好了。但是油混的话真的可以跑好久 6.智能化:那时候的车基本没有智能化的东西,基本可以得0分。哈哈哈哈 7.驾驶感受:静如处子 动如脱兔。纯电就是处子;运动模式是兔子。哇靠运动模式不要太爽,一脚油门配合后改的ipe排气,啪啪啪乱响,很爽。变道超级稳。 8.可靠性:刚提车回来第一年有很多小问题,现在慢慢解决以及接受了,整体很不错的。 9.用车成本:能耗方面很省,但是轮胎好不省。哈哈哈因为在修路,所以经常鼓包。
沉默的等待444:五六年了,混动有没有啥毛病?😂我刚提23款的混动卡宴铂金版
知名午餐肉艺术家:同浙B车主 混动行政加长,有机会一起玩
先别轻举妄动:帅
车子外观无可挑剔,城市用车动力充足,跑高速也够用,舒适性不考虑,买这车还用考虑舒适性吗。地盘很扎实,道路回馈很清晰,指哪打哪。建议选配四驱恒温,座椅通风,全景天窗,SC鸡血,运动排气,亮黑包,报思音箱,其他的可选不选
外观几乎完美,动力因为有电池所以低速也没有大车的笨重感,操控在大型车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油耗也不错。就是舒适性确实非常一般,座椅非常硬!
先别轻举妄动:
Misaya895:混动帕拉梅拉考虑出手吗?
沉默的等待444:实际续航有50吗
外观颜值爆表,内饰豪华对得起标价,配置选的自己需要,反正加钱按需选择,空间比较小,身材瘦小比较合适,电动续航等于没有,电池有待加大容积。智能化的车机等于没有,驾驶操控属于一流,空间和座椅的舒适度需要提高。
外观无敌,内饰也不错,舒适性一般 主要因为座椅偏硬,空间综合评价还可以,前排空间及后备箱都很充裕,主要后排空间一般,做女生孩子还可以,178以上的成年人就很局促了,驾驶感受必须满分,买混动就是因为动力充沛,给就有
里昂:电池寿命怎么样坏过吗
卖报纸的小行家啦啦:一年亏几个?
最开始考虑的是EQS SUV,因为EQ授权的问题,我们贵阳本地没车,只有轿车版本的,而且只有三辆,一辆钻石白外观灰色内饰没有柏林和主动氛围灯,一辆黑色外观,有主动氛围灯,最后一辆就是我这辆了,银色外观,黑色内饰,有柏林和主动氛围灯,只有三辆选择,最终选择了这辆选装柏林和主动氛围灯的 行驶质感确实没的说,后轮转向虽然只有4.5度,但5.2米的车子,过弯掉头都非常轻松 图1是和GLC一起的对比对比起来感觉还是挺好看的,哈哈 图2是老小区标准车位,突然发现它是真的大 图3是买车接近一年唯一升级的东西,就升级了一个空气悬挂,暂时还感觉不出来这个空气悬挂具体升级了什么 图4单独的照片看着确实不好看,前脸太短了 图5是自己最终希望的样子,希望接下来能慢慢改变它 群里大家买了EQ系列的都说香,谁买谁知道嘿嘿,最后说说大家都关心的续航,冬天贵阳空调热风26度,城区能跑六百多接近七百,上高速只有600出头,贵阳夏天城区轻轻松松750+,上高速也有700,历史最低电耗3.8,哈哈
车前脸光看图片像🐷头,实车非常大方端庄,虽然外观争议很大但却是完全独立于家族设计语言的7了。该车风格正如一位老7系车主所言:需要一定气场才能驾驭得住。RR闪灵三大件,操控优秀动力迅猛,全车多不胜数的自动化电气设备,个个都是电量续航消耗大户,净重将近2.7t,续航不出色不能光怪车,能开出16.5和50+的电耗,纯看个人脚法。入门低配和中配,关键配置相差甚远建议不要考虑低配直接上中配,花最值的钱装最大的13。迈巴赫通常需要请司机而自己不便坐上主驾位,这车坐哪都合适。还好先提车再试驾ultra,选满的ultra落地跟这车基本一个价,却是完全不同属性不是一个维度级别的车(难怪军儿说ultra对标56e而不是78s,此处应有掌声)。先试的s480再试的油7才做决定选的电7,哪怕不选魔毯,标准模式都跟s一样好坐,已经比s好开太多。更别说开了运动模式以后,整个底盘,方向盘的馈感,还有电门,就纯纯取悦主驾驶感受。一台车既有驾驶感又有乘坐感。整车基本无可挑剔了,非要吐槽的话,后排全景环绕娱乐屏居然是封闭系统!里面仅有华为商城,可供下载的娱乐应用也不多!该电视屏仅有hdmi和type c口各一个,都是输入信号源用的。u盘转换器接type c口想连接安装第三方apk行不通。总体还是一款非常优秀,好开又好坐,能充门面谈生意,也能舒适家用的一款好价好车(目前刚好落地四个月,跑了11000公里,越看越好看,越开越想开,目前稍有遗憾的话可能就是当时没憋上60和没配魔毯吧哈哈哈)
【提车价格】 地点深圳,18年底在车展上看到的现车,因为现车带有强制选装,来来回回谈了几次价格,最终落地价格106万。现车优惠10万,然后不用牌照(免了5万),不用购置税(免了10万),减免2万的选装优惠(选装是将近10万,1.2万的hud,3.6万的抬头显示,0.7万的舒适进入,2.6万的后排娱乐系统,1.1万座椅通风,1.2万后排的行政控制系统),保险1.8万+3k金融手续费+1k上牌费,所以总价是106-10-2+10+2.2=106.2万落地。 优点: 【动力表现】 优点之一:740le的动力比汽油的740li动力多70的马力,汽油版的740是百公里5.5秒,我这个是5.2s破百。 【油耗】 优点之二:因为多了套混动系统缘故,740le的油耗是8l-9l左右(可能是我平时驾驶比较温柔,毕竟自己花钱买的车),汽油版本的油耗一般是12-13l。 【配置】 优点之三:740le要比同价位的740li多了两个标配配置,一个是无线充电(不用选装),一个是液晶钥匙的汽车遥控(侧面有个p按键,人不用在车里就可以遥控汽车前进和后退) 优点之四:免购置税,省了10万,免深圳牌免了5万(19年那会深圳的牌照是5万多)。 下面是缺点 【提车价格】 740le的指导价要比740li的指导价贵8万,但是因为免购置税以及车的保有量小,所以优惠幅度较大,最终的落地价格要比740li的落地价格(包含汽油版本的购置税大概9.5万)便宜2万多。 【续航】 这个续航就没啥用处了,纯粹就是免牌照和购置税用的,充满电2.5h,而且只能跑35公里左右,唯一的好处就是省1/3的油耗(因为有动能回收),宝马油改电的试水之作。 【空间表现】 油改电的产品都懂得,后排地板都会隆起。并且后背箱空间比汽油版后备箱空间小1/3,车重比汽油版多重350kg,所以车子比较重,刹车距离和制动的惯性比较大。 【驾驶感受】 宝马操控性,你懂的,动力说来就来,这个毋庸置疑。 不满意的地方: 缺点之一:【维修成本】 我一直当汽油车开,所以保养成本跟汽油版本的车子一样。但是21年时候,宝马被召回过,但是我因为工作问题,没及时召回,然后车子出现过电池问题,导致更换电池。在质保期内6年12万公里内,所以免费更换,但是期间耽误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有些闹心。如果是自费更换电池的话,销售说大概是1.8万左右。 缺点之二: 智能化程度太低了。选修的费用太高了。(相比于23年的新能源车来看),在19年当时来看,配置用料还算豪华,但是现在确实看不过去了。不喜欢bba传统车企是因为,各种智能化设备都要选装,动不动就是选装超10万那种。不像现在的国产新能源,一次性全都给你,现在基本上四驱,空气悬挂这些30-40万的车都标配了,bba还要搞这些选装,让我失望。 图一和图二是刚提车那会原车的轮毂和颜色,图三是后期我贴了膜以及换了轮毂后的样子(黑武士帅了一些),内饰和汽油版的740li没什么区别。图九是夜景钥匙遥控控制系统。 因为19年那会,买车没什么可选,不像现在的国产新势力,大家都在卷。但是买油车方面,个人还是建议买bba里面的宝马,奔驰车动力差,颜值好难看。奥迪嘛,打折王,之前那台a6我也卖了,也是动力差和配置低,总得来说,这台740le,到现在也差不多5年了(现在公里数将近12万),我平时就当汽油车开,什么底盘,三大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耐开,就是保养成本方面比较贵,汽油车还是得看传统的品牌。但是买新能源车嘛还是建议国产的新能源或者纯电动车,现在还买bba新能源的,估计脑袋是被驴踢了。我今年也新购了两台国产车,原计划是花100多万买仰望的,后来改了方案,一台是猛士的917(大定了,全款落地87万,10.10左右全款提车),还有一台是方程豹5,到时候首批就转大定,到时候估计12月份提车,到时候再写新车的评测,图8。 (去年时候我跟家人说,我要买国产的车子,支持国产车,那肯定得支持国产,我希望这些国产车能卷起来,也希望像我这样有能力的车主来给高端的国产车买单,只有国产车品牌发展起来了,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低配高价的汽车)。 最后,说实话,买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还是得看国产车,别考虑什么bba,牌子现在没啥意义。要多看功能和配置~~
【最满意】 续航和驾驶乘坐品质,刚提车跑过续航,高速120以内跑了600公里,表显还有100,可以说非常优秀了,其次就是内饰氛围,夜间氛围灯让车内氛围特别带感。 【最不满意】 豪华版柏林之声只有750w 没有电吸门,座椅通风按摩,后排座椅没有电动调节,虽然能理解这些可能都是为了有更高的续航做的牺牲,但确实不该定这么高的价格。 【电耗】 平均气温20度,城市电耗在17度/百公里,高速不超过120电耗居然还更低,这主要得益于0.2的风阻系数。 【驾驶感受】 方向非常轻盈,加上标配后轮转向,就真的S级开出了飞度的灵活性,在很多CLS停不进去的车位,eqs可以随意进出。 辅助驾驶是目前用过毫不突几的,虽然没有国产车有高精地图,但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就能做出非常拟人的辅助驾驶已经很棒了。 城市里刹车感觉略软,当然一般开eqs都会很温柔,但环线上急减速就显得有点吃力高速最大感受就是隔音,eqs在风阻上的努力确实对高速车内隔音表现有很大帮助。
今天受邀来参加宝马的活动,试驾了心心念念的宝马电动天花板——i7,看看老牌厂商,是怎么理解豪华电动车的。 试驾车是一台0-100km/h加速时间4.7秒的i7 60L,双电机四驱,配整体主动转向和魔毯智能空气悬挂,行驶质感确实非常高级,很稳、很厚实、很有韧劲,这就是睡席梦思和睡床板的区别。 原本以为后排的超宽屏幕跟脸离得太近会影响观感,但实际上距离还是可以接受的,虽然达不到爸妈让我坐远点看电视的效果,但超宽屏幕并不是只能看到一边。不过,看电影的话,电影只能显示在屏幕中间的一段位置,并不能铺满全屏,感觉还是有些浪费。最重要的是,搭配Bowers & Wilkins钻石环绕4D音响系统,拥有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3只钻石Nautilus(鹦鹉螺)圆顶高音扬声器功不可没。 车门可以跟劳斯莱斯一样,一键开启或一键关闭,连车门也电动化了,不仅功能上更高级,驾乘人员上下车也更有尊贵感。
【提车价格】 地点深圳,18年底在车展上看到的现车,因为现车带有强制选装,来来回回谈了几次价格,最终落地价格106万。现车优惠10万,然后不用牌照(免了5万),不用购置税(免了10万),减免2万的选装优惠(选装是将近10万,1.2万的hud,3.6万的抬头显示,0.7万的舒适进入,2.6万的后排娱乐系统,1.1万座椅通风,1.2万后排的行政控制系统),保险1.8万+3k金融手续费+1k上牌费,所以总价是106-10-2+10+2.2=106.2万落地。 优点: 【动力表现】 优点之一:740le的动力比汽油的740li动力多70的马力,汽油版的740是百公里5.5秒,我这个是5.2s破百。 【油耗】 优点之二:因为多了套混动系统缘故,740le的油耗是8l-9l左右(可能是我平时驾驶比较温柔,毕竟自己花钱买的车),汽油版本的油耗一般是12-13l。 【配置】 优点之三:740le要比同价位的740li多了两个标配配置,一个是无线充电(不用选装),一个是液晶钥匙的汽车遥控(侧面有个p按键,人不用在车里就可以遥控汽车前进和后退) 优点之四:免购置税,省了10万,免深圳牌免了5万(19年那会深圳的牌照是5万多)。 下面是缺点 【提车价格】 740le的指导价要比740li的指导价贵8万,但是因为免购置税以及车的保有量小,所以优惠幅度较大,最终的落地价格要比740li的落地价格(包含汽油版本的购置税大概9.5万)便宜2万多。 【续航】 这个续航就没啥用处了,纯粹就是免牌照和购置税用的,充满电2.5h,而且只能跑35公里左右,唯一的好处就是省1/3的油耗(因为有动能回收),宝马油改电的试水之作。 【空间表现】 油改电的产品都懂得,后排地板都会隆起。并且后背箱空间比汽油版后备箱空间小1/3,车重比汽油版多重350kg,所以车子比较重,刹车距离和制动的惯性比较大。 【驾驶感受】 宝马操控性,你懂的,动力说来就来,这个毋庸置疑。 不满意的地方: 缺点之一:【维修成本】 我一直当汽油车开,所以保养成本跟汽油版本的车子一样。但是21年时候,宝马被召回过,但是我因为工作问题,没及时召回,然后车子出现过电池问题,导致更换电池。在质保期内6年12万公里内,所以免费更换,但是期间耽误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有些闹心。如果是自费更换电池的话,销售说大概是1.8万左右。 缺点之二: 智能化程度太低了。选修的费用太高了。(相比于23年的新能源车来看),在19年当时来看,配置用料还算豪华,但是现在确实看不过去了。不喜欢bba传统车企是因为,各种智能化设备都要选装,动不动就是选装超10万那种。不像现在的国产新能源,一次性全都给你,现在基本上四驱,空气悬挂这些30-40万的车都标配了,bba还要搞这些选装,让我失望。 图一和图二是刚提车那会原车的轮毂和颜色,图三是后期我贴了膜以及换了轮毂后的样子(黑武士帅了一些),内饰和汽油版的740li没什么区别。图九是夜景钥匙遥控控制系统。 因为19年那会,买车没什么可选,不像现在的国产新势力,大家都在卷。但是买油车方面,个人还是建议买bba里面的宝马,奔驰车动力差,颜值好难看。奥迪嘛,打折王,之前那台a6我也卖了,也是动力差和配置低,总得来说,这台740le,到现在也差不多5年了(现在公里数将近12万),我平时就当汽油车开,什么底盘,三大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耐开,就是保养成本方面比较贵,汽油车还是得看传统的品牌。但是买新能源车嘛还是建议国产的新能源或者纯电动车,现在还买bba新能源的,估计脑袋是被驴踢了。我今年也新购了两台国产车,原计划是花100多万买仰望的,后来改了方案,一台是猛士的917(大定了,全款落地87万,10.10左右全款提车),还有一台是方程豹5,到时候首批就转大定,到时候估计12月份提车,到时候再写新车的评测,图8。 (去年时候我跟家人说,我要买国产的车子,支持国产车,那肯定得支持国产,我希望这些国产车能卷起来,也希望像我这样有能力的车主来给高端的国产车买单,只有国产车品牌发展起来了,才能让更多的中国人享受低配高价的汽车)。 最后,说实话,买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还是得看国产车,别考虑什么bba,牌子现在没啥意义。要多看功能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