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上海提erx5好屏版 ,外灰内棕。
目前已行驶1千多公里,整体感觉还不错。纯电续航里程只有50公里,满油满电的据说1千多公里,具体的也没测试过。因为续航里程并不太准确,油表剩80公里时,加满才显示384公里,后面越跑越多,最后达到500多公里,馈电情况下,跑了70多公里数,油表直接掉100多公里,问售后说是根据油耗实时变化的,一直用电,续航里程就会加,馈电情况下,油表就掉的快。再说一下内饰吧,整体内饰还是蛮不错的,简约大方,朴实无华,用料十足,唯一不是很满意的地方,就是顶配没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再说下驾驶感受吧。1.5T加上电机,日常代步完全足够了,超车也不肉,反应也很迅速,悬挂也不硬,转向助力也可自己调节。自适应巡航也蛮好用的,开高速会轻松不少,但是没敢完全放手。高速上的风噪,胎噪感觉倒还好,算目前驾驶下来最为安静的了。
用户4665747159352:你能跑900?满油满电我实打实跑500多
兰生佳儿:无线充电板给个连接呗,谢谢
旷野的风555:馈电行驶的舒适性和油耗怎么样啊
外观我是很看重车子的侧面观感,以前看轿车就喜欢蒙迪欧的侧面线条,RX5的侧面非常合我的心意,车身尺寸很大,但是侧面看一点都不显得臃肿,后尾部的设计反而有种飘逸的感觉。屁股饱满,而且因为两侧腰线的收起,后面外观整体很有层次感。前脸号称电子凤羽设计,对于密集恐惧症的我有点不感冒,但老婆说有点像毒液,我再看时发现确实像,有点可爱了哈哈。
内饰内饰非常满意了,座椅宽大,包裹也好,但长途驾驶还是会累,能配个腰靠才好。排挡处的设计也很喜欢,我开车时有时候右手会去抓着副驾那边的斜边,手指头点着玩。水晶档把第一次晚上开车点亮时很是惊讶。杯架位置放保温杯有点难受,影响右胳膊休息。大屏幕就不用说了,比起我原来的油车小屏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了。
配置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我看车前的需求基本都满足了,电动座椅,电动尾门,自动空调,气囊,ESP等等。
空间大,太大了。我之前车子比较窄,开车几年下来肩膀疼,再买车寻思着车子一定呀宽,RX5完全满足我的要求了,买时一时爽,买后一直爽,但有时候停车也会冒头汗
续航纯电55完全能跑够数的,保电用油跑的话高速7.3,市区6.3,非常满意,比较我原来的油车节能很多
智能化:L2级辅助驾驶系统,斑马语音交互系统,都非常好用。高速使用ICA,市区使用ACC,听歌导航呼叫斑马,用车体验比原来15年买的车上了一个台阶
驾驶感受提速没的说,油门跟脚,刹车前段偏软,上手需要适应。低速时发动机介入转速偏高,影响了舒适度,其他都还好
结缘“小五”半年小复盘
自从家里增加了一对“小棉袄”后,伴随我多年的高6小钢炮“地位骤降“,是辆好车但已经不适合目前的生活场景和需要。多方比较,非常快速的定位到了荣威第三代eRX5,购买的流程也非常流畅顺利。驾乘一段时间了,今天做个小小的阶段感受总结。
选择篇:
诚实地说,最初的计划是宋plus dmi,无奈6个多月等不到车;杭州外地车牌高峰期限行,于是我每天早上7点前到公司,办公室让我卷成一片焦土。所以,SUV+绿牌+无里程焦虑+不用等车+20w以内 就是我的刚选。去年8月底,能让我看到的就是荣威系列,这就是缘分!买新不买旧原则下,9月9日提车第三代eRX5 丝绒银好屏版+20寸。
外观篇:
初到4s店里看到车,第一眼对侧面线条的喜爱程度超过前脸,荣威这一代车的侧颜确实长在我审美上了;第二眼就是觉得前后灯好看,大家都是贯穿灯,但三代eRX5带上了自己的想法,设计细节有点东西;至于前脸的隔栅,黑色版本是太像毒液了,其他的我反而无感。
内饰篇:
选择棕黑配色是对我过去几辆车全黑配色的最大致敬。之前开过的FOCUS 和 高6 ,全是标准的外黑内黑一套黑。所以厂家主推的棕我一眼相中。正T字形的布局太适合我古板的个性,各种弧线我只能接受出现在车外,车内的横平竖直是自己莫名其妙的坚持和喜爱。
那块27寸大屏对视觉的冲击力是令人惊喜的,4k分辨率和亮度自适应对于我这种长年对着屏幕的社畜来说相当有好感。硬件角度来说,8155和高分辨率高亮扁长屏我认为是非常好的选择,需不需要滑移?坦白说我保留个人意见:再向副驾方向长出20厘米,不滑移,我觉得是最佳的状态了。
驾乘篇:
基于混动的基因,车子在城市铺装路面上带电跑,是没啥好说的达标:响应、静溢、加速,有一说一都是合格的;方向盘我很喜欢调试的力度和皮质的手感,绝对不戴套;深踩唤出发动机开工,声音对我来说是真不好听,可能只是习惯。高速体验不算惊艳(跑了杭州-舟山来回),时速60公里以上的风燥和90公里以上的路噪是明显的,对,即便是20寸的新马牌胎也是明显的。不过可能也只是我的敏感区别,开音乐后(音量11-12)风噪我就无视了,路噪依旧。系统更新后,动不动3k+转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另外,智能辅助驾驶的车,除了小五我还开过特斯拉,先说实话:不在一个水平基准上。 但是小五的L2完成率蛮高的,自己跑居中的挺好,ICAA转弯也不做作,几乎90度的转弯也完成得不错;雷达识别距离一般,降速和减速有点突兀,不知道是雷达硬件还是算法的问题。
空间篇:
怎么说呢,基于我之前开的车都是没屁股的两厢车,SUV的空间感和驾驶视线给到我全新的感受。这一点我一个人说的不算,我两个女儿坐在后排2个安全座椅上,还真就不闹了;原来在高6的后排装2个安全座椅是多拥挤自行脑补一下哈哈。我太太还可以坐在两个安全座椅中间的“第五座”当保镖,我想这是空间的最佳表达。但是,后备箱中规中矩、不大不小,我的体验就是:需要整理,否则也尴尬。
能耗篇:
55公里的电池,目前很准。实际驾驶差不了1-2公里,半年来我每天上下班通勤几乎都是纯电走,对此体感深刻。但是为什么不向其他友商比一比冲100公里的纯电续航呢?这里成本的投入,可能可以带来更大的销量和品牌影响。也许,这就是商人和消费者的思维差异吧,不表。
亏电油耗我没有那么在意,因为每天能充上,印象中大概在5-6个油(市区路况)。这一段时间下来,80%市区+20%长途,自己有桩。能跑到比我之前的油车还少的油耗、差不多的总续航,我是非常满意的,没有焦虑,堵车等人空调音乐一直开着,哈哈哈。
智能篇:
首先必须承认,我喜欢“洛神”这个系统的名字。但是长期使用 CarPlay,对目前这套车机系统的使用体验并不好。优点有:对我来说学习成本不高,语音识别率高,360全景影像在通行条件很差的路况帮了我很多忙。缺点更加明显:影音相关的APP真的需要那么多吗?部分常用的功能和设置再2-3级菜单的功能语音唤不出来合理吗?一些用户设置无法保存是为什么呢?27寸4k屏幕的UI和显示分布充分利用了吗?OTA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
这些问题回避不了。上汽造车是有底蕴积累和水准以上的,但在智能化的联合设计和研发上,略微有点“懒”了。
PS:
1,车身蛮结实的,一血二血掉了点漆(好吧,掉的漆有点多),对方可是不能看。。那百分之多少的钢不是白搞的看来。。。。
2,我们的车友们很可爱的,聊得蛮好,快来进群吧~个人体感!无不良引导哈哈~
咳嗽的小鱼67077225:厂家自认为自己就是垃圾品牌。没想做多高的设计规划和投入。所以说基本上中规中矩。但是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一个南方品牌的车竟然他妹的没有座椅通风搞个座椅加热。
自己也是家里的第一辆车,虽然想体验一下轿车,但是考虑家人乘坐还是先买了SUV,平时上下班比较近,节假日可能要出去玩或者回老家,又赶上上海今年最后混动车送绿牌,对纯电有里程焦虑,就想着赶紧买一辆
【购车经历】
主要看了宋plus和这辆车,宋的销量比较高,也要排队,没啥优惠,还是去年上市的,感觉马上要更新有点亏,发动机也是自吸的可能有失速问题,内饰有点老,这辆RX5刚上市,外观内饰比较好看,动力更好,一直关注,参加了盲订和预售,优惠3000多,免费升级了轮胎,买了888的终身质保。
【驾驶感受】
因为是第一辆车,没有太多对比,开下来纯电起步加速还是挺爽的,低速非常安静,没有发动机的抖动,发动机起来除了停车状态下感受也不明显,看有不少人反馈高速风噪大,去售后换密封条可以解决,目前自己感觉还行,后面去检测一下看看。
【空间表现】
乘坐空间很大,前后排都可以,不会憋屈,也是选SUV的原因,座椅也很软,后备箱空间也不错,目前没放太多东西,后面回老家试试。
【续航】
纯电55现在天气跑下来基本接近1:1,纯电优先下最低跑到还剩12km发动机也没介入,慢充4h有点长,公司小区都有公共充电桩也很方便。
【最满意】
外观比较好看时尚,尤其喜欢屁股的设计。中控27寸大屏很震撼,通透感好,可以看b站,也可以投屏。门把手上的按钮短按锁车或者解锁,不用掏钥匙很方便,锁车长按还可以自动关窗。手机槽位置留了穿线孔,竖放可以正好靠在边上不会滑,买了手机支架也用不上了。油耗目前跑了几次高速还可以,比同事油车省多了,平时基本只用电,很划算。其它AR驾驶模式和车道偏离预警用着也不错,360也很清楚,对新手比较好。
【最不满意】
中控设计感觉比较浪费,可以再挖个储物槽。没有直接切换能量模式的按键,只好在屏幕里把能量管理图标拖到第一个,而且层级有点深也没记忆。后排座椅靠背比较直,不能往后躺,长途可能不太舒服。低速20左右过坎车会比较晃,速度提上来就好很多,高速还是比较稳。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
状态,打算一直开到下次加油,看看一箱满油满电到底能开多少公里。
有人说亏电是两种车,目前我开还没有那么明显,1.5T动力也是说来就来,大众1.4T都没人嫌弃。
提车到现在说几句吧:
优点:1、个人觉得外观内饰都比某某迪好看,某某迪浓浓的山寨味实在不能接受,居然还要等,呵呵。中控屏和内饰布置很大气,座椅少个通风总体舒适后排空间很大可以调节,方向盘把握感觉不错,荣麟前脸和新车标很帅气,一小点绿彰显新能源和年轻元素,越野造型虽不是四驱,十几万给你四驱你真拿去越野?加上亮条颜值瞬间飙升哈哈哈哈哈。
2、加速快,有电就是一霸,没电动力也很赞,超车不肉。
3、静音还可以,米其林轮胎胎噪很小,高速上风噪是没办法的,以前那个君威固特异简直就是马路研磨机,上了高速发动机声、风噪声、胎噪声,声声入耳,这个120左右能接受,80左右还是很赞。
4、能耗节油控制很好,1.5T只要不剧烈驾驶还是比较省油的,要知道这是一台自重1771KG的车。
5:顶配版自适应巡航真香,订好速度自动加速减速,拿好方向盘就行,自动雨量感应方便不用雨大雨小不停捣鼓雨刮器,车道偏移立即报警。
6、其他的送沪牌、免购置税、车船税就不说了,千言万语就一个字—“香”
吐槽一下缺点:1、360的倒车影像,这不是模糊,就是像素低,反应到还挺快,看个大概吧。
2、油箱再大点就完美了,毕竟现在上海ZF已经取消一些福利了,就不用再弄这么小油箱了,干嘛呢,架构和PLUS一样的,下面弄个50L油箱不好吗。
3、座椅颜色不是双色搭的,全黑的,提车我也没注意,到家啊发现不对劲。店里给我一些福利.送了5000美容卡,四千旅游卡,两个划痕面,小姐姐千道万歉,算了,哈哈哈。
4、充电桩有点慢,车牌都拿到了,充电桩据说要等,只能到处蹭电。
5、大家都说车机烂,确实是功能少了点,不过我觉得只要有导航能听音乐广播就可以了,导航流量还免费,不用夹手机挺好,就是据说plus可以投影到仪表盘,我们EPLUS就不可以,这点有点缺陷,不过也够用了。
6、音响效果嘛,听个响吧,有点重低效果,现在车都不带CD了,我存货没地用啊!
总结一下:上海上班居家用用还是赞的,偶尔跑高速也不用慌,车子看着挺耐用,毕竟国产脱保不用担心维修成本,后期如果厂家能想着我们老用户有各升级记得通知我们,比如电瓶、油箱、车机等等,哪怕自己出点钱也没事。
Jackyhq:油箱50价格就不止这点了
Danny張39:满电满油上海城市450-500,高速550-580。具体看每个人脚下
满江明月:充电桩都没有安装,就给你上牌了?这么牛逼
疫情之后,家里人说要换个深圳牌车,就考虑换一辆混动车,一是懒得花时间拍牌了,二是省油。
当时研究了各大品牌的混动车型,最后在宋PLUS和荣威eRX5这两款车之间纠结。
最终选择荣威的原因:
1、宋提车时间太久,等上个一年半载是常态,当时正好荣威ERX5第三代上市宣传,一眼看中了,马上参加了盲订和预售,除了价格上有优惠,还有888终身基础保养和整车终身质保的权益,轮毂也免费升级到20寸幻影轮毂。上汽大品牌,在上海相对有优势,服务网点也多,混动技术经过了几代市场的检验,相对成熟,中保研碰撞成绩优秀,双十佳1.5T发动机比起宋还是有优势的,特别是我喜欢出游要跑高速。
2、颜色纠结了很久,最开始看中北极蓝,但一直没看到实车的颜色(实体店展车都是丝绒银,试驾车是白色),担心踩雷,而且朋友说这个颜色以后补漆很麻烦,后来就在白色和丝绒银之间选了丝绒银,感觉丝绒银和棕色内饰更搭,整体外观有点雷克萨斯,哈哈哈,毕竟是前首席设计的,有异曲同工之妙。优点:
1、外观大气,内饰时尚,车身线条流畅,山水纹水晶档把大爱,车机是8155芯片的,屏幕巨大,使用流畅,对以前看惯了手机导航的我来说完全是鸟枪换炮,太爽了,后排空间大,中间地板基本全平。2、360全景、高速ACC、车道偏离预警,这些功能真的太好用了,现在辅助驾驶的功能真是强大,能更好的帮助司机驾驭车辆,但也不能过份依赖于科技,还得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应对突发状况。
3、油箱比二代要大(48L,但是比不过宋60L),第一次加满92在360元,平时基本都用运动+混动优先+智能,提车一个月不到充了3次电,平均油耗在6.3,还是很省油的,完全馈电油耗没测试过。
从外观上看, 荣威eRX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头造型看起来非常个性霸气,看起来非常动感活泼。 再加上时尚运动的大灯,视觉效果十分抢眼。 该车配备LED日间行车灯、大灯高度调节、自动开闭、自适应远近光、延时关闭。车身侧面采用简洁的线条,车侧呈现简约的设计风格。 搭配大尺寸的厚壁轮胎,给人一种非常简洁的感觉。 车尾方面,荣威eRX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车尾整体造型与前脸相呼应,尾灯十分前卫个性。
内饰设计非常时尚大气,提升了清洁感。 该车的方向盘在外观上看起来非常不错,采用皮革材质,视觉效果不错,配备简约的触控式液晶中控屏,让内饰设计颇具层次感,符合主流审美